自我懷疑

含有「自我懷疑」共 21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到了晚上十點,端出咖啡、打開書本、告訴自己「這次一定要拼了」。結果半夜兩點,書讀了沒幾頁,腦袋昏沉、眼神空洞,隔天上課連聽講都像在做夢。 長久下來,我們好像被灌輸一種錯覺:只有犧牲睡眠的人才叫努力。 但事實是——熬夜學習,往往只是效率低下的另一種形式。
Thumbnail
有一段時間,我的日子像在跑一場沒有終點線的接力賽。 每個人都速度很快:搶到熱門的跨域計畫、社團裡被點名的幹部、實習名額釋出三分鐘就被搶光。 那時我常有一種感覺:我不是在前進,而是在追趕一個看不見的背影……
我們活在一個崇拜「效率」的時代。 待辦清單上每一個打勾、時間軸上每一個完成的任務,都像是在為自己證明——我有在進步,我在掌控生活。 但是不是有那麼幾天,你明明完成了所有代辦事項,心裡卻一點都不輕鬆?
我們都被教導要「快」,學得快、反應快、進步快。 快似乎成了這個時代的安全帶——讓我們在被比較、被追趕的路上,心裡稍微踏實一點。 可慢慢地,我開始懷疑,那些被速度包裹的安全感,是否正在一點一滴地耗損我們的內在?
有時候我真的希望自己是個特別的人。 可現實總會輕易戳破那些幻想。 考試不能不讀書,體力也沒有很好,身高沒再長高,長相只是普通。 好不容易發現自己的「特別」,卻發現那是一種特別難熬。 特別焦慮、特別害怕、特別容易陷入負面。 壓力稍微大了點就開始顫抖、想吐; 出門困難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個人觀點#人生#情緒
我們好像都活在一個「過度思考」的時代。 手機沒放好會想:「是不是忘了帶?」 傳訊息沒回會想:「是不是我哪裡講錯話?」 甚至連一個普通的日子,也會被腦袋裡的聲音切割成無數碎片。 現代人的焦慮,不一定是來自做太少,而是想太多。
有時候,我們不是太敏感,而是被「羞愧感彈珠球」打中了。 那顆球藏著舊有的痛與未被理解的自己。 當你學會看見它、接住它,你就能從無止盡的內耗中,重新拿回情緒的主導權。 一篇溫柔又深刻的心理文章,帶你理解羞愧、內耗與自我和解的真相。
Thumbnail
真正讓你脫穎而出的,不是避開人多的地方,而是發揮自身獨特優勢。
Thumbnail
自我懷疑是一個想迅速統包這些難搞情緒的糊揉式打包法。 你急了、慌了,太多的情緒積累,一口氣簇擁而上,來不及感受及消化,想做點什麼卻又無力做點什麼,乾脆一次性統包這些雜亂無章,就像打包垃圾一樣,自我懷疑讓人可以輕輕鬆鬆丟掉這包「垃圾」。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