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華人教育圈喜討論為何猶太人如此優越,很多人以為猶太人愛閱讀,
因此認定閱讀就是成功教育的基本。事實並非如此,閱讀固然重要,問
題是你究竟讀了些甚麼?有關猶太人的613 條誡命,悉數深入淺出,為
你一一解讀。
現代人頗受古希臘文化的學術影響,公元前四百年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創立了形式邏輯體系,提出排中律與矛盾律,是簡簡單單「非黑即白、非是則非」的道理,被稱作「邏輯層面的二值思維」,這種學說深深影響了西方哲學、科學、法律甚至科技的發展。
然而東方人及猶太人的思維模式不屬二值思維的那一套,中國儒家思想強調「中庸」,不尋求極端的左,或極端的右,猶太人則強調「討論」、「探究」與「多元真理」,不像希臘邏輯追求唯一正確的公式答案,這是猶太民族長期研讀摩西五經的一種覺醒,因為很多經文裡都表達出 神是公義又是憐憫、 神是烈火又是親近。
十誡上其中一條誡命「不可殺人」便是最佳的一個例子,近代有某西方教會以此為上方寶劍,拒絕參軍,就算因國家法例的緣故被強徵入伍,卻因這誡律而拒絕「射擊」。
然而在 613 條誡律裡面,除了包含「不可殺人」外,還有一些誡律是關於戰地上的:
申命記第二十章
1 你出去與仇敵爭戰的時候、看見馬匹、車輛、並有比你多的人民、不要
怕他們、因為領你出埃及地的耶和華你 神與你同在。
2 你們將要上陣的時候、祭司要到百姓面前宣告、
19 你若許久圍困攻打所要取的一座城、就不可舉斧子砍壞樹木、因為你可
以喫那樹上的果子、不可砍伐.田間的樹木豈是人、叫你蹧蹋麼。
從這些經文可以看出,出去與仇敵爭戰卻不可殺人,這是甚麼樣的道理邏輯?所以聖經裡面本來就有很多重疊、糾纏不清、甚至有所矛盾的經文內容,因為「文字」本身有其局限性,寫作的人亦常常碰到同樣的簡單文句,卻因不同的人的心思解讀出不同的意思,正如猶太民族希伯來語特性與希臘文的比較:「希伯來文語義曖昧,溶合著象徵性,很多詞語含義開放、多層疊加,而希臘語則是邏輯嚴格,缺少中間著墨點。」
猶太拉比(導師)將舊約聖經摩西五經有關所有上帝所命令的內容,歸納成為 613 條誡律,分成接近三十個歸類類別,這種歸納的人為結果,當然是以越重要的放在越前面。
之前已經查察了頭四個歸類如下:
歸類一:《GOD 上帝》共十條誡律
歸類二:《The Law 律法本身》 共六條誡律
歸類三:《Signs and Symbols 標記和符號》 共五條誡律
歸類四:《Prayer and Blessing 祈禱和祝福》 共五條誡律
現在進入歸類五:《Love and Brotherhood 愛你的鄰舍如同愛你自己》,前面的四類,只是個人對 神的認識、尊敬以及信仰上的「修心」,當進入人際關係的律法時,這是社會公平、穩定的共同價值,最需要和諧的首要便是鄰里關係,被編在第26條 至 第38條 ,一共 13 條誡律,有關的經文如下:
第26條 利未記 19:18 (下)要愛人如己.我是耶和華。
第27條 利未記 19:16 (下)不可與鄰舍為敵、置之於死.我是
耶和華。
第28條 利未記 25:17 你們彼此不可虧負、只要敬畏你們的 神
、因為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第29條 利未記 19:16(上)不可在民中往來搬弄是非.
第30條 利未記 19:17(上)不可心裏恨你的弟兄
第31條 利未記 19:18(上)不可報仇
第32條 利未記 19:18(中)不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
第33條 利未記 19:17(下)要指摘你的鄰舍、免得因他擔罪。
第34條 利未記 19:14(上)不可咒罵聾子
第35條 利未記 19:14(下)不可將絆腳石放在瞎子面前.只要
敬畏你的 神.我是耶和華。
第36條 利未記 19:17(中)要指摘你的鄰舍、免得因他擔罪。
第37條 出埃及記 23:5 若看見恨你人的驢壓臥在重馱之下、不可
走開、務要和驢主一同抬開重馱。
第38條 及 第39條 申命記 22:4 你若看見弟兄的牛、或驢、跌
倒在路上、不可佯為不見、總要幫助他拉起來。
猶太導師把這些經文簡化成最簡單的內容意思:
歸類五 愛你的鄰裏如同愛你自己 Love and Brotherhood
26 愛所有屬於聖約的人類 利未記 19:18 (下)
27 當人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時,不要袖手旁觀 19:16 (下)
28 不要在言語上冤枉任何人 利未記 25:17
29 不要傳播謠言 利未記 19:16(上)
30 不要心懷仇恨 利未記 19:17(上)
31 不要報復 利未記 19:18(上)
32 不要懷恨在心 利未記 19:18(中)
33 不要讓任何猶太人蒙羞 利未記 19:17(下)
34 不可咒罵其他以色列人 利未記 19:14(上)
35 不要給頭腦簡單的人機會在路上跌倒 利未記 19:14(下)
36 責備罪人 利未記 19:17(中)
37 減輕鄰居的負擔並幫助卸下牲畜 出埃及記 23:5
38 幫助更換鄰居牲畜的負載 申命記 22:4 (上)
39 不要讓倒在重擔之下的牲畜無人幫助 申命記 22:4 (下)
這十四條誡律內容並不艱深,是我們最平常稀鬆的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人際關係,鄰舍之間就算產生極致的衝突,怎麼樣也有一個底線,就是不能互相砍殺,畢竟是鄰里,矛盾的起因始終是有緣由的,息事寧人的寬容之度最可取,用不著心懷仇恨,而「不要報仇」也是一種「命令」,對猶太人來說這些命令是心領神會的, 神既然作出如此嚴厲的警誡,現實中的誰對誰錯, 神自會出手,用不著我們心懷不平。
這就類同於華人的某些思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不報,時辰未到。」唯一不同的,華人對此並不有所把握,而猶太人的誡律是神喻,壞人必遭報應,就算不在今生,死後也必審判,這是猶太教、基督教絕對肯定的真理。
本節完,待續
如有人在高雄想找尋福音派教會主日聚會
基督教標竿教會歡迎您
地址:高雄市鼓山區大順一路439號11樓之2
(輕軌C24, 捷運凹子底站1號出口)
敬拜講道時間:星期日早上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