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華人教育圈喜討論為何猶太人如此優越,很多人以為猶太人愛閱讀,因此認定閱讀就是成功教育的基本。事實並非如此,閱讀固然重要,問題是你究竟讀了些甚麼?有關猶太人的613 條誡命,悉數深入淺出,為你一一解讀。
猶太人 613 誡律的第一條:「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猶太導師概括了它的意思:「人必須相信上帝的存在」。
筆者試圖以華人的文化習慣,去比對出其中的差異。
千百年來華人承傳儒家思想,高舉孔孟之說,「人生道德價值」成為最主流最倡議的一種標準。而千百年來猶太人卻有摩西五經,內容包羅萬有,其中的誡命、律例、典章廣為人知,並將其歸納成 613 條誡律。
猶太人對自己的文化既充滿自信,並且十分自滿,自詡為上帝所揀選的子民,公元七十年左右,使徒保羅給羅馬教會寫的一封書信內容,足以清晰地、準碓地反映出他們在這課題上的態度:
羅馬書第二章
17 你稱為猶太人、又倚靠律法、且指著 神誇口.
18 既從律法中受了教訓、就曉得 神的旨意、也能分別是非、
〔或作也喜愛那美好的事〕
19 又深信自己是給瞎子領路的、是黑暗中人的光、
20 是蠢笨人的師傅、是小孩子的先生、在律法上有知識和真理的模範。
華人敢說這樣的話嗎?曉得 神的旨意、也能分別是非、深信自己是給瞎子領路的........,還有,當時的猶太人被羅馬帝國統治,是沒有自己國家的。
華人以「百行孝為先」,每一個民族都會認同這樣的行為,但不一定認同這樣的「排位」,從猶太人將 613 條誡命的次序之中,顯然地在他們在所研判的優先排序中,諸行中以「上帝」為最重要、為最大。因此頭十條誡命的「主題」,就是「God 上帝」,在摩西五經中,整個民族必須先認同一個事實,就是每個人都「必須相信上帝是存在的」。
所以第一條誡律,經文出於出埃及記 20章2節
2 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
華人最古的「聖賢書」,全寫於公元前 720年春秋時代之後,沒有「上帝」的話語,當論說到鬼神靈界之事,只有三句經書:「未知生、焉知死?」「舉頭三尺有神明。」「不語怪力亂神 。」這樣的論述,人跟「神」無關,不但不去尋求,甚至「不語」,不提及方為上上之道。這樣的人生方向,只尋求世俗的成就,爭取功名利祿,在「孝道」之下,營營役役的最大目標,為的是光宗耀祖,保家為國,努力維持官威家望,「家道中落」是一年很丟人的事。
華人民間有很多廟宇,但都不是拜「神」,而是拜仙佛,連小說裡的猴王孫悟空和豬精豬八戒都位列眾仙,就好比鋼鐵人跟蜘蛛俠都可以位列正義聯盟一樣。
猶太人有從神而來的直接話語,摩西在公元前 1300 年左右記載,那時的中國人還未發明甲骨文,其中的誡律部份經整理後,歸納出 613條,諸行中為首的,開宗明義「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這跟華人的人生目標截然不同。
猶太人的歷史從盛極而衰,亡國後被流散的日子裡頭,超過二千多年沒有自己的「國家」,卻是全世界凝聚力最強大的群體,自己既曾為奴的,會奴役別人嗎?整個民族都知道,萬惡並非淫為首,而萬惡卻是以「驕傲」為首,既曾是為奴的,就是抬舉仰賴靠著 神的民族優越而非高舉「人為」的民族主義。
要理解這個群體的韌性是困難的,因為他們的民族有「神」,在信仰方面的堅持,我們可以理解,但這個民族還有確實的末世觀,歷世以來,有哪一個國家的先知比以色列多?他們不但相信先知,還相信先知所宣示有關整個民族的未來,他們將來會統治全球,並且以這 613 條誡律成為全球的祝福。
要注意一點,在以色列統治全球的事實以前,以色列是要經過「萬國圍攻」的,那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場景,在猶太整個民族面對最後一次岌岌可危的情況下,「神跡奇事」到來,猶太人才能跨越這次災劫,正如猶太的拉比(導師)為這第一條誡律所作出的概括標題:「人必須相信上帝是存在的」,神掌管這一切,猶太人才活得有意義。而上帝的存在,亦必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每個地上的人都看得見。(看情形,這一天為期不遠了,大概在廿年之內。)
以色列統治全球絕不會勞役別國,而是要建立一個人類從有文字歷史以來,曾夢想構見的地上樂土,過去二千年西方世界曾瞥見其中的真實,人人生而平等這些概念,最先進最公平的「法律」都源於摩西五經的精神,就讓我們慢慢去發掘這 613 條誡律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