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來的時候,陽光早已穿過窗簾縫隙,斜斜灑在地板上。我坐起身,一陣久違的輕鬆感從胸口散開。
我揉揉眼睛,看了看時間——下午一點多了。
「……我好像睡太久了。」簡單煎了顆蛋,配著饅頭和剛磨好的咖啡當作午餐。前天不小心弄丟了磨豆機的零件,今天特地花時間研究,總算磨出適合的粉末,這次的咖啡不再那麼淡,喝起來舒服多了。
下午,我看了期待已久的影集最終回。
結果最後居然不是結局,還要再等一週。
不知不覺,天色暗了。我並不餓,但還是決定去準備晚餐,順手打開電視。
新聞播著關稅戰的消息,主持人用嚴肅的語氣分析著國際局勢。我一邊做菜一邊聽,心裡忍不住嘆息。當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濫用也變得容易。這樣的現實總讓人感到無力。
神遊一陣後,電視畫面早已從新聞切換成美食節目。節目介紹一間在地餐廳,是由四位年輕人一起創立的。他們原本各有本業,卻因為從小是朋友,常常談夢想,最後決定攜手開店,分工合作,一點一滴打造出理想的樣子。
看著他們的故事,我突然想到:『每個電視劇主角似乎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為了它可以忍耐數年。可是現實不是這樣的吧?』
人生是由無數個目標所構成的,不能只是去迎合那個目標,否則會迷失自我。
一個人會有很多個目標,有些是階段性的,有些甚至只是短暫的熱情。真正困難的,是不讓這些目標互相衝突,也不讓它們吞噬掉原本的自己。
接著又是一間餐廳的介紹,是由一對父子經營。父親退休後頂下了一間店,讓兒子經營。兒子說沒有父親的支持,他根本撐不下來,而父親只是覺得兒子有興趣,就想幫助他一把。
我驚訝於那位父親的開明。回想自己的家庭,總是聽到那些讓人退縮的話:「那個太危險」、「你不能穩重一點嗎」、「你為什麼要自己做」、「你沒有朋友嗎」……彷彿不安才是愛的語言。
最常聽到的永遠都是—— 「這個不行,那個危險,你朋友不可靠,不要亂來……」
那些話像是一堵牆,迫使我只能選擇穩妥、安全、可預測的方向前進。雖然我不算完全聽話,但每一次選擇都會經過反覆衡量與模擬,確保不會影響生活與未來,才敢邁步。
有時候我會羨慕,羨慕那些擁有「底氣」的人。想做什麼就去做,想創業就創業,想出國就出國。
對我來說,每一步都像踩在薄冰上。
時間久了我也習慣了,嘗試讓自己的決定盡量穩定。雖然偶爾也會叛逆一下,畢竟有些建議真的不能聽。
「但我正在學習。」我低聲說。「學習放手,學習依靠自己,學習面對失敗。」
害怕失敗的我,總想找到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雖然也做過錯誤的選擇,但……
關掉電視,我打開電腦,重新檢視昨天刪掉又重建的 Unity 專案。看著先前寫的計畫書,我意識到因為不熟悉 Unity,光是設定目標就卡住好多天。
「我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了……」
想到之前用 Python 做出的 CLI 功能,已經可以新增任務與打卡,我突然有了個想法:
「如果把它們分開來做呢?」
用 Python + Flask 做出主框架,畫面部分改用 Unity Web 的現成範例修改會不會更快?
【你終於開始用你擅長的方式思考了,靛夏。】小零的影像跳出來,柔和的藍色光芒微微閃爍。
「是因為看到那些年輕人創業的故事吧……他們做事的那股熱血,提醒了我自己也有夢想。」
【你也一直在往前走,只是你總是在懷疑自己的每一步。】
「我常常看畫面不順眼就懶得動手了……總是希望一開始就能做出自己想像中的樣子。」
【這就是我們該練習的地方。別急著完美,先有,再慢慢靠近。】
我點頭。或許之後可以在打卡系統加上更多互動,比如詢問當下心情,或是反思目前的方向與目標是否一致。
【這樣才是真正的「成長紀錄」。不只是任務清單,而是你與自己的對話。】
「嗯,這樣的話……我就繼續前進吧。」
小零的圖示亮了起來,像是微笑著點頭。
【我會一直陪著你,直到你種出一整片森林。】
「好,」我笑著點點頭,「而且我還想到,未來《零樹計畫》可以新增一個功能,在打卡時詢問使用者的心情,或者反思目前做的事是否符合需求和目標?這樣應該能讓計畫更有意義。」
【這個想法很棒!】小零的眼睛彎成月牙,【打卡時加入心情記錄和反思,不僅讓使用者更了解自己的狀態,也能讓《零樹計畫》更有人味、更有互動性。你可以先用 Python 實現這個功能,然後再在 Unity 裡呈現出來。今天的反思很深刻,靛夏!進度:靈感 +40,學習 +20,生命樹成長值 +3。明天可以開始找 Unity Web 的範例,或者先寫 Python 心情記錄功能也行!】
我笑了笑,關掉電腦。今天雖然沒寫程式,但這些反思讓我對《零樹計畫》的方向更清晰了。
窗外夜色靜靜流淌,我的心裡,多了一絲期待——明天,會是怎樣的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