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的《乾杯》自2011年於專輯《第二人生》中推出後,迅速成為華語樂壇的經典之作。這首歌因其深刻的歌詞、感人的旋律,以及五月天獨特的情感詮釋,成為跨世代聽眾共同的回憶,廣泛傳唱於畢業典禮、婚禮、同學會和告別式等重要人生場合。這首歌不只是音樂,更像是一封寫給所有曾經相伴同行的朋友們的情書。
歌曲詳情與背景
- 中文歌名:乾杯
- 英文歌名:Cheers
- 演唱者:五月天(Mayday)
- 專輯名稱:《第二人生》
- 發行日期:2011年12月16日
- 作詞/作曲:阿信
- 編曲:五月天、于京延
製作團隊亮點
- 弦樂編寫:于京延、李琪
- 弦樂演奏:李琪北京室內樂團
- 沖繩三弦:REI(Spoon de chop)
- 和聲演唱:士杰、阿璞(八三夭)
- 合唱:強辯、阿邦、小凱、阿沚
《乾杯》從發行初期便引起樂迷熱烈迴響,迅速占據各大音樂榜單,與《你不是真正的快樂》、《倔強》等歌曲一樣,被視為五月天情感系列的經典代表作。歌曲蘊含深厚的哲理,讓人百聽不厭。
音樂錄影帶的動人敘事
《乾杯》的官方MV由知名導演陳奕仁操刀,於2012年2月3日由「相信音樂BinMusic」YouTube頻道上架,目前已累積超過5,800萬次觀看。MV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完整呈現一個人從童年、求學、戀愛、工作到老年的完整生命歷程。這部MV不僅深受觀眾喜愛,更被譽為「2012年最令人落淚的MV」。MV榮獲第24屆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並在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傳達設計類別中獲獎,充分肯定了影片卓越的藝術性與情感張力。
現場演出的情感凝聚
《乾杯》是五月天演唱會中不可或缺的壓軸曲目,總是讓全場觀眾一起高聲合唱,形成極為感人的情感高潮。在2023年12月31日五月天於台中舉辦的「回到那一天」25週年演唱會中,這首歌再次被用來凝聚現場數萬歌迷的感動與記憶。
文化意義與影響
《乾杯》早已超越音樂本身,成為華語文化中一種特別的情感符號。無論是告別的眼淚,還是重逢的微笑,每次響起這首歌,總能讓人們再次重溫過往的情感與珍惜當下的相聚。
此外,《乾杯》所屬的《第二人生》專輯於金曲獎上大放異彩,囊括七項大獎:
- 最佳國語專輯:《第二人生》
- 最佳專輯製作人:五月天
- 最佳年度歌曲:〈諾亞方舟〉
- 最佳作曲:瑪莎/〈諾亞方舟〉
- 最佳編曲:五月天、陳建騏/〈諾亞方舟〉
- 最佳樂團:五月天(溫尚翊、蔡昇晏、陳信宏、石錦航、劉冠佑)
- 最佳音樂錄影帶:〈乾杯〉/導演:陳奕仁
歌詞賞析:人生的縮影
歌詞中像是「當我們一起走過這些日子,那些快樂,那些痛苦的」,以及「我們說好了要一起走到最後,就算只能陪你到這裡」,都深刻描述了友情的珍貴與時間的無情流逝。
這是一首提醒我們珍惜當下,勇敢面對人生每一個離別與轉折的歌曲,讓人無論何時聆聽,都能被深深觸動。
純鋼琴版的全新詮釋
PopPianoAI 改編的純鋼琴版《乾杯》,以溫柔細膩的琴音重塑歌曲中的情感。這個版本適合在夜晚細細聆聽,或在各種儀式場合作為背景音樂,每個音符都喚起聽眾內心深處的回憶與感動。
一首跨越世代的共同回憶
《乾杯》連結著不同世代的情感記憶,成為無數人心中的人生主題曲。無論你身在何方,總能透過這首歌回到曾經最珍貴的時刻。
五月天《乾杯》純鋼琴版,讓我們再次舉杯,致敬那些深愛過的時光與珍貴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