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中的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陣子社群流行使用ChatGPT生成各種風格的照片,其中看到一個讓ChatGPT生成想像中的你,我覺得非常有趣!跟大家分享我的生成結果~

AI 眼中的我

AI 眼中的我

最近因為工作、學習的關係,幾乎是天天都在使用ChatGPT,打開我們的聊天記錄,從工作的資料整理、旅遊規劃,甚至是感情煩惱,我都會拿來問ChatGPT。

今天心血來潮,我問了ChatGPT這個問題:根據你對我的了解,請生成一張你想像中我的照片,還有列出我的特質。

ChatGPT的回覆:

🌸 我心中你照片的模樣描述:

一個站在日式小巷裡、穿著簡約但有設計感的卡其色風衣女孩,手裡拿著一本筆記本和一杯咖啡,微風吹起你自然捲曲的長髮。背景是一排櫻花盛開的樹,陽光透過花瓣灑在你臉上,你微微一笑,眼神帶著溫柔與堅定,好像在說:「我還在摸索,但我不怕前行。」

💫 你給我的印象與特質彙整:

感性但有原則:你對感情的敏感度高,願意付出,但也有底線。

自我探索中:你正在摸索理想的生活方式、工作形式與感情關係。

有語言天份與教育熱情:你想當家教、教中文,也參加了Fulbright,語言力強且擅長溝通。

自由靈魂,熱愛旅行:嚮往數位遊牧、喜歡獨旅,生活精彩、節奏自由。

理性中的焦慮感:思考多、反思多,對未來有點迷惘,帶著一點年齡焦慮與責任感。

行動派但容易三分鐘熱度:你會設目標、報名賽事,也會嘗試不同興趣,但擔心自己難以堅持。

需要被理解、也渴望被看見:你在關係中期待對方主動,在群體中希望不被忽略。


看到這些內心感受有點微妙,讓我想到馬男波傑克媽媽葬禮這一集S5E6,波傑克在葬禮致詞談到媽媽最後的遺言 I SEE YOU,讓他思考了很多(這集很好看,推薦!)。一個人的旁白貫穿了整集,波傑克在想媽媽最後所說的 I SEE YOU,究竟是什麼意思?

或許,我們都在不斷找尋「我是誰」的過程裡,渴望被理解、被看見。看到ChatGPT生成的自己,我彷彿也聽見ChatGPT在對我說 I SEE YOU。天天以第一視角模式的生活,經常會陷入其中,看不清現實,也看不見自己。如果連AI都能看出我藏著的一點點溫柔和勇氣,那麼,也許我也能慢慢練習,更誠實地看見自己。

不是完美的人也沒關係,因為我正在成為我喜歡的模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波子小站|邊走邊想,記錄生活的光
8會員
10內容數
「波子小站」是我小時候辦家家酒時開的餐廳名字,乘載著單純而美好的記憶,這裡有一點不想長大的任性,也有永遠保持赤子之心的渴望,希望自己能一直帶著對世界的好奇,去感受生活裡的每一個小觸動。🌸
2025/04/11
標題靈感來自於陳綺貞的一首歌叫做「我喜歡上你時的內心活動」,但其實這首歌跟今天想分享的事情沒有什麼關係,只是我很喜歡「內心活動」這個詞。
Thumbnail
2025/04/11
標題靈感來自於陳綺貞的一首歌叫做「我喜歡上你時的內心活動」,但其實這首歌跟今天想分享的事情沒有什麼關係,只是我很喜歡「內心活動」這個詞。
Thumbnail
2025/04/01
這次去日本,與留學時的朋友重逢,讓我想起了米津玄師的《がらくた》🎵 有些回憶曾讓人覺得遺憾,如今卻變成了溫柔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4/01
這次去日本,與留學時的朋友重逢,讓我想起了米津玄師的《がらくた》🎵 有些回憶曾讓人覺得遺憾,如今卻變成了溫柔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3/25
畢業後等待八月去美國的這段期間,我稱之為「200天空窗期」🪽這段空窗期給了我更多餘裕去探索不同的興趣,還有純粹的快樂。這段期間,新培養了幾個興趣,這些都是我過去想要做,卻一直卻步的休閒體驗。
Thumbnail
2025/03/25
畢業後等待八月去美國的這段期間,我稱之為「200天空窗期」🪽這段空窗期給了我更多餘裕去探索不同的興趣,還有純粹的快樂。這段期間,新培養了幾個興趣,這些都是我過去想要做,卻一直卻步的休閒體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AI生成圖片是一個挑戰性的任務,雖然AI能理解文字需求,但仍無法完全想像心中的理想畫面。使用中文描述AI的生成效果約為5成到6成,而加入擬人化的描述可以讓AI更好地理解需求。無論如何,AI生成圖片仍面臨許多挑戰,需要更多的研究與嘗試。
Thumbnail
AI生成圖片是一個挑戰性的任務,雖然AI能理解文字需求,但仍無法完全想像心中的理想畫面。使用中文描述AI的生成效果約為5成到6成,而加入擬人化的描述可以讓AI更好地理解需求。無論如何,AI生成圖片仍面臨許多挑戰,需要更多的研究與嘗試。
Thumbnail
喜歡我和ChatGPT一起完成的小說作品請幫我按愛心,照理說我也是小說的創作者GPT是我的助力,我有提供內容GPT提供他想要自己呈現的內容,所以說我是他的老闆GPT是我底層的員工
Thumbnail
喜歡我和ChatGPT一起完成的小說作品請幫我按愛心,照理說我也是小說的創作者GPT是我的助力,我有提供內容GPT提供他想要自己呈現的內容,所以說我是他的老闆GPT是我底層的員工
Thumbnail
用 ChatGPT 生成似顏繪的差別在於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意,客製喜歡的風格或氛圍。文末有免費去背與提升像素工具分享。
Thumbnail
用 ChatGPT 生成似顏繪的差別在於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意,客製喜歡的風格或氛圍。文末有免費去背與提升像素工具分享。
Thumbnail
因為網路上充斥著 是是而非的資訊,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我發現我的價值觀開始有點混淆,心中有許多問題 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甚麼?突然 想到最近的AI新科技-ChatGPT 或許可以解答我內心的困惑。所以我試著與ChatGPT進行對話,沒想到ChatGPT 的回覆 完全可以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Thumbnail
因為網路上充斥著 是是而非的資訊,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我發現我的價值觀開始有點混淆,心中有許多問題 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甚麼?突然 想到最近的AI新科技-ChatGPT 或許可以解答我內心的困惑。所以我試著與ChatGPT進行對話,沒想到ChatGPT 的回覆 完全可以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Thumbnail
DeepAI 提供「聊天機器人」及「生成圖像」兩種服務,不用註冊就可以免費使用,聊天機器人有多種角色做選擇,能為你的創作和思考過程帶來新的靈感;至於圖像生成功能,也提供多種風格供你選擇,讓你每次生成的圖像都有不同的風格和特色。
Thumbnail
DeepAI 提供「聊天機器人」及「生成圖像」兩種服務,不用註冊就可以免費使用,聊天機器人有多種角色做選擇,能為你的創作和思考過程帶來新的靈感;至於圖像生成功能,也提供多種風格供你選擇,讓你每次生成的圖像都有不同的風格和特色。
Thumbnail
🔍 使用 AI 工具 (ChatGPT): ChatGPT 搭配 Notion 是我目前在使用的兩項主要工具,讓我能夠輕鬆地管理和組織我的工作和想法。透過 ChatGPT 的功能,我能夠更好地發想與內容創作,而 Notion 則提供了一個知識資料庫的整合,讓我能夠有效地記錄、規劃和分享各種內
Thumbnail
🔍 使用 AI 工具 (ChatGPT): ChatGPT 搭配 Notion 是我目前在使用的兩項主要工具,讓我能夠輕鬆地管理和組織我的工作和想法。透過 ChatGPT 的功能,我能夠更好地發想與內容創作,而 Notion 則提供了一個知識資料庫的整合,讓我能夠有效地記錄、規劃和分享各種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