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靈感來自於陳綺貞的一首歌叫做「我喜歡上你時的內心活動」,但其實這首歌跟今天想分享的事情沒有什麼關係,只是我很喜歡「內心活動」這個詞。對於一個腦袋常常在想很多有的沒有的人,內心活動真的是一個非常具體,能夠或抽象為具象的一個詞彙,它是流動的、時刻在變化的~
從日本旅遊回來後的這兩週多了一些新的工作和目標,跟以前比起來實在有點小忙,沒有每天上來更新。今天剛好週五,給自己小小放鬆一下,整理整理這兩週波濤洶湧的「內心活動」,下個月就要26歲了,想寫個紀念,25歲的我在想這些事啊。
一、報名了日檢
什麼?這也當成一個標題嗎?趕在日檢報名的最後一刻,牙一咬心一橫,把原本安全牌的級數再往上加一級,決定在剩下的時間內,再挑戰更高難度的一個等級。算了算時間,剩下兩個多月有點吃緊,但非常有挑戰性,也算是送給自己的一份禮物:第一,給自己一次全力以赴的完成一件事的挑戰;第二、如果沒過,也當作一次學習接受失敗的機會。
說起來很不好意思,但是以前到現在,我好像都沒有「全力以赴」做過一件事,我總是在找CP值最高的努力途徑,靠著小聰明一路上既不突出但也不平庸的過來了。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放棄的時刻,「或許可以做得更好,但就這樣吧」這樣的聲音,出現在過去很多選擇的時刻。但從今年開始下定決心減肥後,突然就有點想看看自己的極限在哪例,想要嘗試一次像個「熱血笨蛋」一樣全力以赴一次看看。讀書、減重都是最簡單、粗暴的實驗,因為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穫,算是熱血笨蛋的初級班吧!
二、游刃有餘的人
記得大學的時候,我一直很希望可以當一個游刃有餘的人,尤其是在社交上,可以自在的跟別人相處,不需要顧慮太多、不需要永遠內耗。結果這陣子跟一些老朋友見面,發現過程竟然很輕鬆,也算是實現了以前游刃有餘的這個目標。我可以自在的說我想說的話,也可以無腦的放空、保持安靜。第一次我以為是因為對象的關係,因為這個朋友我很熟,但是一次、兩次,跟熟悉程度不同的人見面、聊天,發現都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這種自在的感覺,真的很好!
仔細回想,為什麼現在可以做到游刃有餘呢?我想最大的差別是,在這些時刻,我專注在當下,專注在眼前的這個人,我們一起做的事,他說了什麼話,我腦袋裡出現什麼念頭。當過去的記憶、相處回憶不再成為預設前提的阻礙,此時此刻,我正在認識最新版本、最真實的他。而我,也一直在變化,展現此時此刻最真實的自己給對方。
另一個原因,可能也是因為我慢慢開始接受自己的尷尬,還有一些不想回想起的黑歷史,更在意這些人還願意出門碰面、聊天、一起吃個飯的這份情義。越長大越能體會大,所有的感情都需要刻意經營啊。順其自然,有時候太自然,漸漸的就消失了。
三、婚姻與未來的想像
是因為到了適婚年齡嗎?最近跟朋友的話題很常聊到結婚。我有一個穩定交往的男朋友,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還很難想像自己走入婚姻的任何畫面。這點讓我有點難過,我很喜歡對方,很喜歡我們在一起相處的所有時刻,但是對於走入婚姻的代價,可能會需要做的犧牲,我並沒有最好心理準備。這個困惑時常盤旋在心頭,尤其是遠距離的關係,有時候想像我們的未來,我想我可以為他放棄在台灣的一切,到另一個國家生活,但是我心裡一定會有超多怨言,應該也很容易吵架,但人在異鄉的我,拿什麼跟人吵架,有什麼放心跟對方吵架的底氣呢?就算我做了一份可以到處飛的工作,薪水都要花在機票上嗎?如果有了小孩,我還可以說走就走嗎?那如果在台灣的家人需要我怎麼辦?我有錢回家嗎?如果因為我居家辦公,而也需要承擔做家務、做飯的工作呢?想到這樣的生活,我就趕快停下來,不敢再想了。
寫到這裡竟然眼框泛淚,大概是生理期吧,多愁善感的好脆弱喔。

新宿御苑的櫻花倒影
生活還是充滿小確幸,還是常常因為吃到美食而感謝老天爺。生活可以很簡單嗎?是我想得太複雜嗎?可以不用想這麼複雜的嗎?🌸
小小的後記
這篇寫得非常隨心所欲,沒有什麼文章的邏輯架構,也有點擔心是不是太多的自我揭露,寫到一半哭了一場,回來接著寫,情緒起伏很大。寫這篇的時候,一直想著一個很久沒聯絡也不再聯絡的朋友,有點希望讓對方知道我的近況,就當作是在跟她聊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