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年來全球性通膨,物價與房租上漲,中產階級薪資吃緊,在台灣惡化了護理人員出走潮、醫師紛紛轉進自費與醫美。我正好看到「澳洲聯邦政府提供26億澳元給長照護理人員加薪」的新聞,就順手整理一下:這兩三年,澳洲政府為提高護理薪資、留住護理人員,做了什麼努力。
澳洲的聯邦政府做了這些事情:
- 2022 年,對養老院和居家護理人員提供最高 800 澳元的一次性獎金。
- 2023 年,聯邦預算投入 113億澳元,為長照部門的護士和看護人員提供15%的歷史性加薪,以提高薪資水準、抵消近年通膨影響。這相當於每位長照註冊護士年薪增加約 10,000 澳元,其他長照員工年薪增加約 7,000 澳元。
- 2022–2023年,聯邦政府推出「長照註冊護士技能與領導獎勵計畫」。該計畫對於在同一長照服務單位連續服務滿6個月或12個月的註冊護士發放獎金,全職護士服務滿12個月可獲 3,700 澳元(滿6個月者則半額)。另有最多 2,300 澳元的附加獎金。
- 護理學生實習補助(2024 年預算,2025 年起實施):為減輕護理學生在強制實習期間面臨的經濟壓力,在 2024–25 年度聯邦預算中宣布自 2025 年7月起,對正在進行臨床實習的護理、大眾健康(助產)等學生提供每週 $320 澳元的「實務實習津貼」。
至於各州政府,我們以昆士蘭州為例:
- 昆士蘭州在2022年的「護士與助產士公部門協約」,確立了每年一般加薪 4%左右,並加入「生活成本調整(Cost of Living Adjustment, COLA)」條款。若該年度的通貨膨脹率(CPI)高於約定的加薪幅度,州政府將一次性補薪。
- 為鼓勵護理專業學生赴偏遠地區實習並減輕其生活開銷,昆州衛生廳自 2024 年1月起實施「偏遠地區護理學生實習生活津貼」。
- 昆士蘭州於2022年推出「醫療人力吸引計畫」(Workforce Attraction Incentive Scheme),提供跨州或海外引進的醫護人才一次性獎勵。有報導指出,極偏遠地區的醫護高階職位獎勵可高達 70,000 澳元,普通地區註冊護士則約 10,000–20,000 澳元。
- 昆士蘭州為新畢業護理人員提供轉入獎金與就業支持計畫。例如在指定年份畢業並進入公立醫院工作的護理畢業生,可獲一次性獎勵金,以協助其職涯起步並應對生活開銷。昆州公立醫院的護士一直享有部分「薪資包裝」(salary packaging)福利,可用稅前收入支付房租或房貸等開支,實際提高可支配所得,這在高房租時期也成為留任誘因之一。
兩年前的新聞報導,澳洲註冊護士的起薪上限僅為 65,000 澳元,平均年薪也只有略高於 80,000 澳元。現在一澳元約等於20.6台幣,這收入在台灣人來看算高,但還無法在澳洲過好日子。所以持續有數千名護士因為薪資和工作條件問題而發動罷工。這是對「生活成本壓力」的強烈控訴。
澳洲生活壓力之一是房租暴漲。2023年時,房租網站刊登的租金中位數一年內上漲了 11.5%,來到每週 580 澳元。
現在每個出租房,可能可以收到兩、三百份申請,三、四十人看房。租房網站鼓勵房客高價搶房。但一般上班族更不想高價買房,即使房租高漲,如果用房價來算投報率,並不划算。
生活成本大增,讓一些人徬徨,要不要投入OnlyFans?澳洲因此興起一波「政府是否可以管制護理人員拍攝OnlyFans」的討論。
也有專家主張:「我們必須迅速考慮拖車住宅(caravans)。美國大約有 6% 的人口住在活動屋社區(mobile home villages),但澳洲不到 1% 的人口住在拖車公園。我們應該把現有拖車地點的數量加倍或三倍,迅速用預製住宅填滿」。
好啦,因為聯邦政府與州政府的積極加薪,澳洲的護理人員,絕大多數應該不於要去拍OnlyFans或買露營車、拖車去住公園。看看澳洲的例子,台灣應該如何降低醫護的生活成本,穩定健保醫療體系?而年年調漲的物價,對一般市井小民,也的確會帶來沉重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