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規的答案,當然是「不可以」。不過,當專業的薪資越來越難負擔「中產生活」,也就不斷會有人挑戰專業倫理。然後現在有一種聲音出現,認為護理人員並不是「有公眾形象、常對社會大眾發言」的人,如果匿名拍攝OnlyFans,沒有理由接受公眾檢視。
美國高中老師:28歲的布莉安娜・科佩奇原是美國密蘇里州一所高中的英文教師,她的年薪約為 4.2萬美元。2023年,她的丈夫遭遇裁員,家庭財務陷入困境。為了維持生計,科佩奇在瀏覽好友的 OnlyFans 頁面後決定嘗試經營成人內容副業。起初她匿名上傳與丈夫共同拍攝的私密影片,每月帶來約 5千美元的額外收入。收入激增使她得以勉強支付房租。
義大利幼兒園老師:29歲的特雷維索任職於當地一所天主教幼兒園,也因薪資微薄而在 OnlyFans 平台上出售個人性感照片,沒想到幼教師每月約 1,300歐元的微薄薪水,在該付費平台上僅需一天即可賺到。英國救護技師: 英國諾福克郡26歲的凱莉・溫特森是緊急救護技術員(EMT),但接連不斷的超長工時和創傷現場讓她身心交瘁。她苦澀地發現,自己疫情期間冒險救人,每小時薪資僅約 11英鎊,還不如咖啡店店員。離職後,她經營 OnlyFans,發現只需上傳20分鐘內容,就能賺到原本一天工資。
美國律師:有位27歲的律師以「Jazmen Jafar」為名在OnlyFans上活躍。她在2021年通過司法考試並進入律師事務所工作,但不到半年便因嚮往自由和幸福感而決定辭職轉行。Jafar強調,外界往往美化律師職業,而不知許多律師其實並不快樂;“以前大家認為當律師、工程師或醫生才有錢途和穩定,如今互聯網時代機會無限”。
有許多案例,最後都被停職了。護理、警官、教師,真實身分被發現後,就被停職或自動辭職。
2023年,澳洲新南威爾斯州護士與助產士管理委員會曾發出內部郵件,警告護理人員勿在OnlyFans上曝光個人身分。該舉措被一些公共政策專家抨擊為「不合理的性羞辱」,認為在當前高漲的生活成本與薪資糾紛下,此類警告等同苛責護理人員。當地新進護理人員年薪僅約6.5萬澳元,平均也只有8萬出頭,而近年來有數千名護理師因薪資和工作條件問題罷工。「可以理解為什麼有護理師會想去做OnlyFans來補貼收入。如果長期爭取加薪成果不佳,我們有什麼立場剝奪他們謀生的機會?」
搭配澳洲的爭議,我們來看看澳洲的房價:不是房價高不高的問題,而是澳洲人漸漸負擔不起。
2023 年底,澳洲主要城市的房價中位數為 93.3 萬澳元,是澳洲成年人平均年薪約 7.3 萬澳元的 12.8 倍。
相比之下,2000 年左右,房價中位數約為 17.8 萬澳元,是當時 平均年薪(27,600 澳元)的 6.5 倍。
這個比例的翻倍變化已清楚顯示房價遠遠脫離一般收入水準,住房的可負擔性已大幅惡化。過去五年澳洲房價總體上漲了39.1%,而工資水平未能跟上這一增長步伐。
如果按照澳洲主要政黨提出的「可持續成長解方」房價每年依照澳洲央行的通膨目標 2.5% 成長,而工資每年成長 3.5%,那麼要讓房價與收入的比例從目前的 12.8 倍回落至 6.5 倍,將需要整整 70 年。
而澳洲的租屋危機也很嚴重,房源越來越少,有房子要出租,瞬間湧入上百人搶租,房租越墊越高。伯斯的中位數租金達到629澳元,佔中位數收入的31%,這一比例在四年前僅為20%。緊隨其後的是雪梨,中位數租金達到720澳元,佔中位數收入的30%。
澳洲的調查數據顯示,58%的受訪者將超過30%的家庭收入用於住房開支(如租金或抵押貸款還款)。為了應對高昂的住房成本,52%的受訪者減少了水電開銷,約三分之一會減少餐費,近五分之一不得不尋求食物銀行或慈善機構的支持。許多年輕人認為購買房屋是遙不可及,中低收入的女性如果沒有跟伴侶合租,甚至連租房都有困難。
類似澳洲的問題,在歐美國家普遍出現,「可負擔危機」(affordability crisis)成為熱門關鍵字。也就在這氛圍下,出現了「護理人員匿名拍攝OnlyFans沒有違背專業倫理」的聲音。
台灣各專業公會,是否也要為未來可能出現的爭議做些準備呢?
最後還是提醒一下,拍攝OnlyFans不代表「致富」,許多工作者付出漫長工時,但收入還是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