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結論:
‧沒有經濟壓力推薦去
‧有經濟壓力建議先直接入行
職訓局理論教比較多,實務上主要是一些額外技能和考證照。
考證照很著重在自動控制,自動控制是對於老師傅來說有點難度的東西。
但因為這是水電很後期、也不常接觸的部分,一開始學水電不太會碰到這個。
而穿管配線都只有教一些基礎或觀念,不過有觀念上手速度還是會比較快。
畢竟職訓局不是一棟房子從頭開始蓋,教不了實際配管配線。
這就是為什麼即使職訓局畢業也還是要從學徒開始做,因為流程還是要跑過才懂。
不過去考個證照、學習知識,算是物超所值。
另外就是證照到手後可以解鎖機電路線。
雖然工時比較長、薪水比較少,不過相對水電來說工作比較穩定。
現在可能也有不少課程刪減了,十幾年前馬桶課程被刪到只剩下三天。
不過當時我學的時候還有氧乙炔焊接的課程,臨時遇到需要還算可以應付。
三路開關或是四路開關的教學也有,據說四路開關還是比較難弄到的、不能弄丟。
不過這些都小事,考證照的學科主要就是電工法規和自來水法規。
無論是老師或是我遇到比較資深的師傅,都是講會電工法規和自來水法規就會水電的一半了。
因為裡面很多東西都是實作上會碰到的狀況,實作上就需要按照法規進行作業。
像是要向台電申請電路,這個不懂法規就會被電到爆炸,依據法規嚴謹作業才能夠安全第一。
當然也有些比較會偷吃步,像是電線纏接的部分,一般師父和標準纏接的方式會有落差。
而多大的電的電線要多粗什麼的、雖然這些有算式,但其實不用算,法規裡面通通有表格。
我覺得要不要去職訓局主要就是喜不喜歡學習以及有沒有經濟壓力。
以前職訓局有非自願離職保障名額,所以有一半都是能夠領津貼的。
也可以看一下報名資料上面,也有不少資格可以領津貼,像我是用身心障礙身分領的。
看到比較常見的資格有個長期失業好像兩年以上就可以領津貼了。
最後的話,我覺得兩邊都好,因為這不是什麼無法挽回的選擇,上了職訓局再去做水電,或是先做水電慢慢學習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