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對即將畢業的學生或是在職人士,這個選項似乎都會短暫地列入你職涯發展的清單上,接著就取決於自己繼續念研究所的目的與理由是什麼了。
回想當年畢業時,我不知道自己可以從事什麼工作,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沒能力也沒自信,為了逃避就業,就跑去報考日文研究所,當時日文相關筆試科目與面試都通過門檻,那年正取總名額19名,但是我英文分數連門檻沒達到,所以官方正取名額變18名,缺額1名,到現在我都還在想那個缺額會不會是我。
爾後的職場來來回回,繞了一圈,突然意識在30歲時想再提升自己的價值的能力,並考慮轉換其他的領域發展,
如果是以大學畢業後繼續就讀研究所的文科畢業生,亞洲的企業多半會因為你沒有該產業工作經驗或社會經歷,而不考慮碩士學歷該有的基本薪資。
然而,最有機會拉高身價的解法,就是如果在學生時期累積與該產業相關的實習經驗﹑創作,甚至是創業,那麼薪資談判上是一個很有利的籌碼。
另一方面,如是跟我一樣,曾有工作經驗而繼續在研究所深造的畢業生,雖然目前的現象是文科生念碩士,對薪資成長的幫助可能沒有工科生來的明顯,但是當與企業面談時的論述邏輯與思考深度,相對地比學士有條理且有深度,這也會是一個可以談薪資的機會,再以長期來考慮的話,升遷與薪資成長多半會是成正比前進。
如果是就讀台灣較知名科系的研究所,該校的校友會經營得有聲有色,資源強大的校友會不僅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等相關資訊,也時不時會有各個產業發展優秀的學長姐回母校演講。
如果想進一步深造成為管理階層,就讀 EMBA或MBA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僅會影響薪資的成長幅度,也會跨溫層認識到不同產業的高階主管或是老闆。
不僅能交流到不同經營思維,也能提升自身價值,培養自己在職場上的領導力。
有些老師在成為教授之前,曾有相關業界經驗,因此在教學上不只是理論的傳授,連同實務上的教學也相當重視,這對於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來說,相當有幫助。
基於這種教學展望,研究所提供了機會參與學術研究項目,對於有些在職人士也想從事知識與經驗的傳授,或是想要進行學術或行業研究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整體來說,儘管外在薪資與職業上有可能取得更多的成就和機會,但對我來說讀研究所是一個訓練自己觀察﹑思考與寫作邏輯的一個內在學習過程與方法。只要能夠精進你的個人目標、興趣和職業規劃的方法,都會是好的方法,不必拘泥是否一定要讀研究所這件事。
Photo by Ken Theimer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