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方塊字|我係喱民,我談藝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英文方塊字|我係喱民,我談藝術


.

◖◖ (|||゚д゚)


「英文方塊字」,不美,很醜,一眼聯想到內地中英混雜的門面、餐牌。簡體字下面的字母不是洋文,而是中文的拼音字母,極具鮮明的排外觀感,不僅無助非華文人士理解,更堆疊內銷的文化圍牆。不過一銀兩面,即使不符合語言邏輯,卻像保留了 50 年代掃盲改革的恩典。這些淺淺愚見是來自香港人身份的「我」。「我」看徐冰的「英文方塊字」時,聽聞藝術精英和品味嗜好者嘖嘖稱奇,而百姓撻伐其作,「我」偏向後者。理由極為淺白、通俗,且具本土主義色彩。


.

第一是「溝埋一齊蒞做瀨尿牛丸啊笨」,效果是四不像,難閱讀。


.

第二是「方鍾 SIR 的典故」太貼地,為甚麼在港產喜劇電影入面,演員許紹雄開「方鍾 SIR」的玩笑,是無厘頭和搞笑,而藝術家徐冰沒有搞笑?


.

第三是「打卡位」肉酸,一說到早期由區傑棠提筆的地鐵毛筆字,就勾起屬於香港人的記憶,合上眼都想起好幾個。這份記憶是無價的,是經歲月洗禮的,是備受認同的,是難以撼動的,是共同的文化資產。


.

第四,香港開埠近兩世紀,需要憑「這幾件頭」表現中西文化薈萃的特色嗎?這難免只有藝術的高端人口「有反應」,甚至再多的論述,也難免令藝術的低端人口貽笑大方。


.

◖◖ (*´∀`)~♥


「美」和「美學」不同,談論「美」的好處,理所當然是主觀的自由。其二,同等重要的,是獲得愉悅感,再勾勒自身的生活感受和經歷,而不需要埋首書包,尋找知識文庫,再丟書包。


.

至於「美學」,是複雜的,也包含研究的樂趣,但不在題旨,多寫都是附贅懸疣。簡言之,普羅用語的美學,大多剝離脈絡,排除時代文本,再把「美學」的專題用語性質,變成情感的形容詞。總之,要如何說美而不失霸氣?通通冠以「學」名狀。如何解釋一小時片集帶來行雲流水的感受?用「長鏡頭美學」。如何解釋受社會的鐵則蠶食下,以血為墨,以暴為筆,留下吶喊?用「暴力美學」。或者,這些都是前衛的語言偽術、流量美學。


.

諳練藝術的文化人,如真需要實施高壓的藝術教育,先分青紅皂白為佳,後問「我」是甚麼為品。這也是貼地、脈絡的一部分。大家欣賞的是藝術的靈光,不是賞庶民耳光。


.

◖◖ 撰文:錫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溜瞋瞋
2會員
18內容數
❝ 溜瞋瞋 ❞ 電影札記 由香港九○後影視雜工打理,字裡行間,夾雜粵語,偶有老套修飾。 /IG @ Lcccocc 
溜瞋瞋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 《黑鏡》自涉足 Netflix 以後,銳度難以再見高峰。新一輯第一集《凡夫俗女》(Common People)在故事開展後,矛頭陸續開岔,失去過往批判科技的力度,也沒有深入資本背後:明明妻子是自然患病,但醫局和科技公司的深謀遠略,把生死抉擇轉嫁到主角手上,自此被迫活在資本家設下的良心牢籠底下。
Thumbnail
2025/04/29
◖◖ 《黑鏡》自涉足 Netflix 以後,銳度難以再見高峰。新一輯第一集《凡夫俗女》(Common People)在故事開展後,矛頭陸續開岔,失去過往批判科技的力度,也沒有深入資本背後:明明妻子是自然患病,但醫局和科技公司的深謀遠略,把生死抉擇轉嫁到主角手上,自此被迫活在資本家設下的良心牢籠底下。
Thumbnail
2025/04/02
◖◖ 墨鏡屈指一算,給懷春的觀眾開了道新妙方——《三個關於食物的故事》。內地的宣傳風向放在廚房:「在上世紀,電飯煲、方便麵和 24 小時便利店的發明徹底改變了男女關係。電飯煲把當時一部分女性從廚房中解放了出來。」本地映後迴響,有多重視這個電飯煲呢?拭目以待。
Thumbnail
2025/04/02
◖◖ 墨鏡屈指一算,給懷春的觀眾開了道新妙方——《三個關於食物的故事》。內地的宣傳風向放在廚房:「在上世紀,電飯煲、方便麵和 24 小時便利店的發明徹底改變了男女關係。電飯煲把當時一部分女性從廚房中解放了出來。」本地映後迴響,有多重視這個電飯煲呢?拭目以待。
Thumbnail
2025/03/30
◖◖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包羅時勢紛爭的立場,沒有廉價地醜化「天動說」的擁護者或視為寇讎,特別令人深刻。最後的問號,除了延續求知的真理,同時為結局那個 16 世紀始茁壯的資本主義和民主制,留下備註——往後的歷史,為求真理要淹沒多少「地」、「知」、「血」?
Thumbnail
2025/03/30
◖◖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包羅時勢紛爭的立場,沒有廉價地醜化「天動說」的擁護者或視為寇讎,特別令人深刻。最後的問號,除了延續求知的真理,同時為結局那個 16 世紀始茁壯的資本主義和民主制,留下備註——往後的歷史,為求真理要淹沒多少「地」、「知」、「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 近日,徐冰的「英文方塊字」進駐香港地鐵站內,聽聞藝術精英和品味嗜好者嘖嘖稱奇,而百姓撻伐其作,「我」偏向後者。理由極為淺白、通俗,且具本土主義色彩。從香港「貼地」的文化略寫幾點評論。
Thumbnail
◖◖ 近日,徐冰的「英文方塊字」進駐香港地鐵站內,聽聞藝術精英和品味嗜好者嘖嘖稱奇,而百姓撻伐其作,「我」偏向後者。理由極為淺白、通俗,且具本土主義色彩。從香港「貼地」的文化略寫幾點評論。
Thumbnail
昨天去開幕不久的東南亞秀泰(前身東南亞戲院),大概講一下心得,順便跟比較常去 的梅花做個比較。
Thumbnail
昨天去開幕不久的東南亞秀泰(前身東南亞戲院),大概講一下心得,順便跟比較常去 的梅花做個比較。
Thumbnail
整理影視文學講座「我成為了專業填詞L」的重點內容。講者黃綺琳和朱耀偉,從影視改編作品出發,討論粵語流行曲歌、流行文化、歌詞創作等方面的話題。對談內容淺顯易懂,部分觀點納入行內人的經驗分享。本文除了複述講者意見,也加入個人詮釋,挑選幾個話題再作評論,當中包括詞大於曲的現象。
Thumbnail
整理影視文學講座「我成為了專業填詞L」的重點內容。講者黃綺琳和朱耀偉,從影視改編作品出發,討論粵語流行曲歌、流行文化、歌詞創作等方面的話題。對談內容淺顯易懂,部分觀點納入行內人的經驗分享。本文除了複述講者意見,也加入個人詮釋,挑選幾個話題再作評論,當中包括詞大於曲的現象。
Thumbnail
作品融合了當代藝術和電影語彙,發掘圖像創作過程背後的複雜生產機制。參與過亞太、愛知三年展與各大國際雙年展;也曾在森美術館、尊彩藝術中心、北師美術館、鳳甲美術館等舉行個展。身兼策展人的展覽包括亞洲藝術雙年展(2019)、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2018)等。
Thumbnail
作品融合了當代藝術和電影語彙,發掘圖像創作過程背後的複雜生產機制。參與過亞太、愛知三年展與各大國際雙年展;也曾在森美術館、尊彩藝術中心、北師美術館、鳳甲美術館等舉行個展。身兼策展人的展覽包括亞洲藝術雙年展(2019)、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2018)等。
Thumbnail
近年香港電影人以戲明志似乎已成習慣,但我更樂見《九龍城寨之圍城》這套港產IP改篇商業作能於兩岸三地跑出 (下有劇透)
Thumbnail
近年香港電影人以戲明志似乎已成習慣,但我更樂見《九龍城寨之圍城》這套港產IP改篇商業作能於兩岸三地跑出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大膽探索臺北的藝廊,感受藝術家張曜昌不同展覽中的獨特創作。動物擬態的陶片作品讓人為其色彩、觸感,及聲響驚艷不已。
Thumbnail
大膽探索臺北的藝廊,感受藝術家張曜昌不同展覽中的獨特創作。動物擬態的陶片作品讓人為其色彩、觸感,及聲響驚艷不已。
Thumbnail
近年最熱門的電影非九龍城寨莫屬。精彩嗎?演員好嗎?動作勁嗎?通通都不需在這裡討論,因為網上已有無數,背景也不再重複,如有需要請自行查看。反而觀後最大的感觸卻是一鼓無形的吊詭 。
Thumbnail
近年最熱門的電影非九龍城寨莫屬。精彩嗎?演員好嗎?動作勁嗎?通通都不需在這裡討論,因為網上已有無數,背景也不再重複,如有需要請自行查看。反而觀後最大的感觸卻是一鼓無形的吊詭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