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還在跟朋友聊到,今年的我很認真記帳,並且開始執行「不消費的一年」,也就是不購買慾望清單上的“非生活必需品”。然而,四月也是我的生日月,才剛展開四月的生活,還沒到月中,就發現記帳表上的累計金額不斷升高,完全就是「超支」兩個字的代表。
而事情是這麼發生的....
早在四月之前,用了十年的電動打蛋器鋼絲終於在某次打發鮮奶油的過程中斷裂,瞬間高速旋轉的打蛋器失去穩定的軸心,飛濺的鮮奶油將廚房噴得“滿室生香”,我在廚房裡邊罵髒話邊清掃,詛咒鮮奶油、詛咒打蛋器,然後火速地把壞掉的打蛋器丟進垃圾桶裡,開始上網找桌上型攪拌器(順便凹了另一半的生日禮金來贊助)原以為,這份買給自己的生日禮開銷,就此結束了。沒想到過了幾天,手機收到無印良品的生日點數通知(其實有點遺憾品牌方針對聯名卡的優惠在2026年要取消了)。
沒關係,因為是生日啊!
我再一次印證了人類的腦波與心智能夠有多弱,就有多弱,衝著好幾百塊生日點數的加持,幫自己買了小白鞋、孩子的褲子、洗臉巾,隔了兩天,趁著這股「生日啊沒關係」的氣勢,又刷卡買了兩瓶生日酒、給自己的珍珠耳環、喜歡的玫瑰花,在購物當下的我好開心,殊不知每一次的消費都是在打臉年初發下的豪語,而且打得好腫好腫。
接著,下一場意外開銷來得很快。
我的16歲老貓貓生病了。
貓齡16換算成人類的年紀也合該是高齡70幾歲的老爺爺了,即便是小感冒都不能太過輕乎,因為病程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演變成肺炎或產生其他併發症。
月初兩週的診察費、藥費+X光檢查(懷疑是否轉肺炎),總計就花了2800。
原以為療程走完之後他的感冒就好了。沒想到四月中還在一下冷、一下暖的變化溫差,讓貓咪在月中又再度感冒。這回更慘,半夜急診為了排除併發心臟病或肺炎的生化檢驗,一下子就飛了7000多元(開始紀錄這篇文章的時候仍在第二次療程中)
結論是:動物沒有健保,真的好貴。而生命中的意外,總是會無預警的發生。
這個四月給我的反省與教訓是:
■每個年底都該好好規劃「年度預算」
無論是年底或年初,我都沒有做年度預算的習慣,當然就無法預想到生日、節慶(例如父親節、母親節、XX紀念日)會需要開銷的費用。等真的碰到想消費的狀態時,就會變成預支下個月薪水、進而壓縮到次月生活費或零用金的惡性循環。
「年度預算」的功能有點像是一年金錢的導航,透過事先安排好“路線”(可能會有的開銷,例如生日禮金、母親節聚餐、年底的旅遊金等等),不僅有個存錢的小目標,也比較不會“亂走岔路”。
當然,如果可能有汰換家電、家具的需求,也應該要納入「年度預算」表中。
而我認為放在年底開始規劃的好處是:當領到尾牙或年終獎金,就不會一股腦熱而莫名的花掉。等到7-8月,這時候該繳的稅金也差不多繳完了,預期的股息分潤也知道了,則可再次看看下半年年度預算表是否需要調整的地方。
■有寵物,就該存“醫療準備金”
老實說,收入不高且想多存錢的朋友,真的要好好考慮養寵物的可能性,因為除了日常的食物開銷,當心愛的寵物生病時,所需付出的不只有金錢還有照顧心力及時間成本,當需要時,你是否能隨時請假帶毛孩子去看醫生?當工作忙碌時,你是否有支持系統來好好照顧生病的孩子?當醫生說診療需要多驗這個那個(都是$$$$),你是否能當下就點頭說「好,沒問題,都做」?
另外,摒除掉意外、生病產生的醫療費用,毛孩子至少一年一度的健康檢查(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貓貓狗狗)、洗牙都是上述年度預算的固定支出,至少得估上3000-5000不等的金額。
飼養毛小孩是一輩子的愛與責任,我們都不希望毛孩生病,但生命中的老、病、死無法避免,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最大的努力來陪伴他們好好度過一生。
■存緊急預備金的重要性
這回,我沒預料到可怕的感冒病毒會接連來兩次,再一次見證了平日存緊急預備金的重要性,也因為有一筆緊備金的存在,我才有底氣對醫生的建議都說好,給毛小孩最妥善的照顧。
一般來說,緊急預備金建議至少準備3個月的薪水,若能存到6個月薪水更好,會更有餘裕一些,萬一不小心有急用花掉了,日後也要想辦法再存回去。
總之
這個四月的開銷雖然有點瘋狂失控,但至少我們和貓兒都還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了,錢錢雖然花掉了,但也還有下個月可以繼續努力,也祝福大家平安且健康。那麼,不消費計畫下個月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