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點播] 跟著古典樂一同迎春 -- 談談春天的古典樂 (上)

[今日點播] 跟著古典樂一同迎春 -- 談談春天的古典樂 (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原文發布於2022.01.30;2025.04.28編修)

  時間真是不知不覺過得很快,已經來到四月中,春日正盛。這兩期的今日點播,我們就順著春天氣氛,照作曲時間來聊聊古典樂中那些和春天相關的曲子,聽聽不同時代的音樂家們如何詮釋春天。


一、四季《春》/ 韋瓦第


  說到古典樂中的春天,似乎馬上浮現大家腦海的幾乎都是這首曲子的第一樂章開頭,恬美燦爛的樂聲有如春臨大地,時過三百年而不衰。不過事實上,巴洛克時期作曲家韋瓦第(Antonio Lucio Vivaldi;1678-1741)在1723年所作的的這首《四季》小提琴協奏曲(Le quattro stagioni)正如其名,由分別代表四季的四首曲子組成,而每首曲子又分為三個樂章。《四季》全長約40分鐘,這裡節選春天的部分,其他季節我們到了再來聊(順帶一提,其實伍德比較喜歡冬天)。


  什麼叫做協奏曲呢?簡單來說就是以一種樂器為主奏(例如四季是小提琴),並由管弦樂團為伴奏的曲子。而在韋瓦第和巴哈的時代,大致確立了三樂章「快、慢、快」的形式。


  作為樂思的提示,每首曲子也附上了一首十四行詩。作者未知,也有實際上作者就是韋瓦第的說法。在《春天》,這首十四行詩如此寫道(伍德的翻譯酌參維基的中英文翻譯和自己不是很熟的西班牙文(和義大利文相像)):


Allegro (快板)

Giunt' è la Primavera e festosetti

春臨大地


La Salutan gl' Augei con lieto canto,

鳥兒歡唱賀其回歸


E i fonti allo Spirar de' Zeffiretti

涓涓細流


Con dolce mormorio Scorrono intanto:

由微風作伴


Vengon' coprendo l' aer di nero amanto

春雷乍響,如春之信使


E Lampi, e tuoni ad annuntiarla eletti

烏雲籠罩天際


Indi tacendo questi, gl' Augelletti;

在其復歸寂靜後,小鳥兒們


Tornan' di nuovo al lor canoro incanto:再次囀鳴Largo (緩板)E quindi sul fiorito ameno prato

在花葉交展的草地上


Al caro mormorio di fronde e piante

牧羊人悄然酣睡


Dorme 'l Caprar col fido can' à lato.

他的忠狗也在其旁


Allegro (快板)Di pastoral Zampogna al suon festante

隨著風笛的慶賀之聲


Danzan Ninfe e Pastor nel tetto amato

女神與牧羊人翩然起舞


Di primavera all' apparir brillante.

於春日蒼穹之下


  此外,你可能有注意到影片中的部分樂器聲音聽起來跟習慣的樂器不太一樣。這是因為這部影片裡用的是靠近巴洛克時期當時所用的樂器。聽起來古風和牧歌的味道特別濃。


二、春天奏鳴曲 / 貝多芬


  樂聖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可說是古典樂裡最知名的作曲家之一了。就算對古典樂一竅不通的人被問及音樂家,大抵都能說出貝多芬的名字。一方面他失聰後卻能寫出更加深刻樂曲的故事實在勵志,另一方面他確實也是古典樂派時期的中流砥柱,同時替接下來的浪漫樂派奠基。其32首鋼琴奏鳴曲也可說是古典樂派的聖經,時至今日依舊有各種詮釋和研究。


  不過我們今天要談的《春天奏鳴曲》並不是鋼琴奏鳴曲,而是他同樣也很精湛的小提琴奏鳴曲。這首F大調第五號小提琴奏鳴曲,編號24(Violin Sonata No.5 in F Major;Op. 24)在貝多芬過世後被暱稱為《春天奏鳴曲》(Frühlingssonate;Spring Sonanta)(所以並不是貝多芬自己命名的),大抵是來自第一樂章燦爛的樂聲及整首曲子平和穩重的基調。


  說到底什麼是奏鳴曲(Sonata)?這其實是個大哉問。一般認為這個名字來自拉丁文的Sonare,意指「奏響」。從巴洛克時期就有這種曲式,但形式實際上是在古典時期才確立下來。最標準「全套」的奏鳴曲一般是四個樂章,由奏鳴曲式(非常粗略來說是ABA),相對快板的第一樂章、緩慢的第二樂章、小步舞曲(Minuet)或輪旋曲(Rondo)的第三樂章(通常都是較快速、較短的曲子),最後則是作為總結並和第一樂章呼應,同樣是快板的第四樂章。而後也很常見到省略第三樂章,僅留下三個樂章的奏鳴曲(例如貝多芬自己大部分的鋼琴奏鳴曲)。


  以這首春天奏鳴曲來說,第一樂章由0:00到9:50;第二樂章則是9:54到16:18;第三樂章為輪旋曲,從16:24到17:38,最後則是第四樂章。


三、無言歌《春之歌》/ 孟德爾頌


  一般古典藝術家似乎都給人種生活不寬裕,常煩惱下一餐在哪裡的感覺,但這絕對不是用來形容浪漫樂派作曲家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的詞彙。家境富裕、少年得志,這樣風光的人生際遇也反映在他大部分都洋溢幸福氛圍的曲子中。


  《無言歌》(Lieder ohne Worte;Song without words)是孟德爾頌從1830年到過世後陸陸續續出版的八本鋼琴獨奏曲集。稱其為《無言歌》當然不是指聽了會很無言,而是認為這些曲子不需要透過言語,而是由純粹的聲音傳遞情感。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春之歌》收錄在1842年出版的第六冊,以柔美富麗的合聲為人所知,也常改編成管絃樂版。

  那麼上篇我們就先聊到這裡。在下篇我們再來聊兩首。一首同樣描寫春天,燦爛地讓人翩翩起舞,而另一首──春天不是只有甜美純淨,也代表著原始和瘋狂。而二十世紀中影響力深遠的那首曲子,就以驚世駭俗的手法刻劃了春天讓人膽顫心驚的陰暗面,甚至讓伍德一度考慮是不是別跟大家聊這首曲子(但它在歷史上實在太重要了)。大家不妨猜猜看是哪些樂曲。


  那麼我是伍德,祝各位新年快樂,我們下期古典樂今日點播見!


avatar-img
伍德‧瓦懷特的沙龍
7會員
34內容數
數學系、經濟研究所出身,人生軌跡從台灣、美國到日本,沙龍內容從小說、音樂到經濟,歡迎有不同興趣的各位一同來聊聊! 另於巴哈姆特小屋、Penana筆耕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時代造就音樂、音樂記錄時代。伍德的今日點播專欄每週五和週日陪你聊音樂。四月初春天伊始,也是不少小學生們期待的春假。今天我們承繼上次談舒曼的童年即景,來談另一組獻給孩子的古典樂曲:由印象派作曲家德布西獻給獨生女的鋼琴曲集《兒童天地》。
時代造就音樂、音樂記錄時代。伍德的今日點播專欄每週五和週日陪你聊音樂。今天我們來聊聊一首小巧甜蜜的古典樂曲,也銘刻了作曲者艾爾加對當時的未婚妻、以及之後相守一生老婆的愛情──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愛的禮讚》。
時代造就音樂、音樂記錄時代。伍德的今日點播專欄每週五和週日陪你聊音樂。四月第一個禮拜的連續假期中,有著小朋友們最期待的兒童節。這兩期的今日點播,我們就來聊聊古典樂中和孩子、兒童有關的曲目。而今天我們來聽一組由浪漫時期作曲家羅伯特‧舒曼所作,描寫兒時點滴的《童年即景》。
時代造就音樂、音樂記錄時代。伍德的今日點播專欄每週五和週日陪你聊音樂。四月初春天伊始,也是不少小學生們期待的春假。今天我們承繼上次談舒曼的童年即景,來談另一組獻給孩子的古典樂曲:由印象派作曲家德布西獻給獨生女的鋼琴曲集《兒童天地》。
時代造就音樂、音樂記錄時代。伍德的今日點播專欄每週五和週日陪你聊音樂。今天我們來聊聊一首小巧甜蜜的古典樂曲,也銘刻了作曲者艾爾加對當時的未婚妻、以及之後相守一生老婆的愛情──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愛的禮讚》。
時代造就音樂、音樂記錄時代。伍德的今日點播專欄每週五和週日陪你聊音樂。四月第一個禮拜的連續假期中,有著小朋友們最期待的兒童節。這兩期的今日點播,我們就來聊聊古典樂中和孩子、兒童有關的曲目。而今天我們來聽一組由浪漫時期作曲家羅伯特‧舒曼所作,描寫兒時點滴的《童年即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個月,有好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雖然終日忙忙碌碌,晚上躺在床上卻仍然想著 : 「我到底都做了什麼呢?」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
這個月,有好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雖然終日忙忙碌碌,晚上躺在床上卻仍然想著 : 「我到底都做了什麼呢?」
avatar-avatar
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
發佈於格友大廳
src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