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神廟後,我們一行人走在一條狹小的小馬路上。沿路的環境說不上好,破敗的建築、灰塵四起的街道,加上不斷穿梭的摩托車與小貨車,讓人不禁皺起眉頭。

然而,當視線望向道路兩側,仍可看見一片翠綠的田野,給人一絲慰藉。


許多販賣水果或小吃的攤販,大多是針對遊客而設,只是路上的外來旅客稀稀落落,真正會停下來購買的,其實並不多。

我們搭乘將近兩小時的車,終於來到一個休息站。

這裡的設施相對完善,有遮蔽的休息空間,也有幾家小賣店和簡單的座位區,讓人總算能稍作喘息。

在印度,能有這樣條件的休息站,實屬難得。

不過真正讓整團情緒陷入低點的,卻是隨後發生的一件「小事」——安全帶。

這已經是我們旅行的第五天,早在前幾天就有團員反映車上的安全帶無法順利鬆開,然而問題至今仍未解決。當天有位團員在下車時再度被安全帶卡住,怎樣都無法解開。最後還是司機的小弟拿著螺絲起子來幫忙解開。更令人無言的是,小弟竟然對那位團員說:「你可以不要繫安全帶啊。」這句話立刻引爆了大家的情緒。
那位團員氣憤地說:「你們第一天就逆向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了,這麼危險的事都做得出來,還要我不繫安全帶?我還要命啊!」她的語氣中既有怒氣,也有無奈。其他團員聽了也都表示無法接受。導遊這時說:「他沒有不弄啦,不用擔心,一定會幫你們弄好的,我保證。」但讓人更無法忍受的是,坐在車另一頭的領隊,從頭到尾一句話都沒說。這樣的冷漠,讓整團人更加不滿。
那位團員氣到隔著七八個位置,對著導遊講了十多分鐘。老實說,我參加過這麼多團,從來沒有遇過這樣尷尬的場面。這種事情本應是最基本的保障,怎麼會連「安全帶能不能解開」都成為問題?
其實大家並非無理取鬧。每一次上車,每個人都默默地繫上安全帶,沒有人催促,卻也沒有人敢忽略。因為我們真的感到害怕,不知道這台車是否真的安全。

窗外,無數的煙囪冒出濃煙,那是燒磚頭的窯廠。簡陋的設施、黑壓壓的煙霧,把空氣染得沉重。難怪印度的空氣污染問題會這麼嚴重,一切都有跡可循。

路上,小貨車、人力車、牛車在馬路上交錯穿梭,一切混亂卻又充滿生氣。終於,我們漸漸靠近下一個參觀點,大家總算稍稍鬆了一口氣。但正當大家準備下車時,那位團員的安全帶又卡住了……

這趟旅程,每一天都有驚奇與挑戰,也許正是這樣的體驗,才讓人印象深刻。

雖然抱怨與不滿交織,但這也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不同的文化與生活方式。

這或許,就是旅行的真實這是什麼?
這是甚麼?大家可以猜一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