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想開這樣的內容是因為覺得前面幾篇好像有點沉悶......
想想用輕鬆一點的方式,來寫點跟小說創作有關的事情。
因為很久以前學習的資料都留在老家,加上我實在不善於系統性整理、而且網路搜尋就有很多整理歸納很好的教學分享文章,所以這篇的相關系列就是亂無章法地記錄,想到什麼寫什麼。(標題的亂拳就是我亂七八糟的寫,老師傅看了可能會吐血的意思XD)
寫在前頭。
也許很多人對於寫小說或創作抱持很嚴肅的心理,這沒有什麼不好,不過或許是因為年紀增長,以前很多想法跟觀念有些轉變。現在的我會對感興趣的人說,把創作輕鬆當成一個你想快樂地做的事情,會是最好的入門。
如果我的標題是:假如做不到這些事項,那你沒天賦,別創作了。
這種說法感覺會很沉重。對我來說這跟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就開始用否定的方式去表達、要求孩子的感覺沒有什麼不同。也許看起來是求好心切,但其實,否定跟負面詞語更容易讓原先感興趣的人們,從此對某件事情產生排斥。
甚至,這樣的主旨本身就隱含一種,這是權威性的闡述,你得聽我的。彷彿達不到就不夠格,這樣的界定可能無形中抹煞掉,也許未來很有潛力的創作者。
人有時候在初步涉獵一個自己不熟悉、或是感興趣但不會的議題時,查了太多資料,有可能造成心理負擔、或是內心不經意升起:啊,我做不到這樣,那我是不是就乾脆放棄算了?的壓力出現。
有鑑於不想讓初期接觸創作的作者感到嚴肅的壓力,因此我想用輕鬆鬆散的方式記錄一些,現在我可能還想的起、但雜亂無章的寫作概念。(雖然我當年是做了一堆功課也看各前輩分享的文章,但我現在什麼都記不起來XD)
我的啟蒙是愛情小說,所以不同類型的創作者請自行斟酌。
關於大綱。
我的朋友之中,恰好有人寫,有人不寫。
所以看個人。而且也看故事長短。我自己的話,寫跟不寫的情況都有,看心情。
寫大綱的好處是可以釐清故事脈絡與進程,不寫的話,故事走向彈性較多,但考驗篇章之間的串聯度。
如果是初次或還在練習寫大綱的創作者,我會建議一個簡單的方法:以終為始。也就是先想好故事結局,接著想開頭,這樣就構成了兩個點,可以拉出一條線,也就是故事進程。
知道頭尾,再去安排故事內容,會相對只有開頭,但沒有想到結尾的大綱,更容易看到盡頭,也更容易篩減所需的篇幅與情節。
然後這之間再利用起承轉合去想出故事走向,大綱基本上就有雛形了。(作文的起承轉合真的很好用)
於是,大綱要點結束了。
有沒有很簡單?有沒有很平易近人?寫故事其實沒有那麼難。
不用一下子給自己設立高標準,會發現很多事情執行起來並沒有那麼痛苦。很多時候,完美主義恰恰是讓你裹足不前的理由。
現在就可以動筆/敲敲鍵盤寫下你的大綱囉。
P.S.假設目前平台多數是8-15萬字,那就起承轉合平均分散到這些字數/章節裡。以前述字數來說,我習慣1萬字一章,再去標出每幾章要做的四大要點。
例:
假如我想寫8萬字小說,分8章,約每兩章做一次四大要點。(然後每一章平均拆分成四到五節,也就是一篇平均2000-2500字,這點可以從平台簽約作者的連載去推估,他們很多也是這樣去分章節的)
1起(主角相遇/互相吸引)
-1(分四到五節以下不贅述,想挑戰精細一點就是每章之內再做起承轉合,不過我不習
慣這樣-起)
-2(承)
-3(轉)
-4(合)
2
3承(情感萌芽/曖昧/好感,承的階段,這之間的篇幅順便為後面的轉折埋下伏筆)
4
5
6轉(情感波折/困難/難題/障礙)
7
8合(解決問題,結局)
這是以平台連載慣性要求去列出的初步大綱表。(我自己寫沒按照這個來的,假如我用這一套可能就是考慮參賽,否則我的彈性很大,私心更喜歡用在姊妹淘時練出來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