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巨30年來的併購案
1. 2000年:飛利浦被動元件事業群
產品與技術:此次併購使國巨取得飛利浦在陶瓷電容(MLCC)和電阻的技術,奠定其在被動元件領域的基礎,並擴展歐洲市場。2. 2018年:普思電子(Pulse Electronics,美國)
產品與技術:專精於無線通訊元件(如5G天線模組)、高階變壓器、整合式連接器模組及車用電子技術。普思的併購強化國巨在車用、工業規格及5G領域的佈局。
金額:以7.4億美元(約220億台幣)全現金收購。
3. 2018年:君耀電子(BrightKing,中國)
產品與技術:專注於電路保護元件(如TVS二極體、氣體放電管),補強國巨在電源管理與防護元件的產品組合。
4. 2020年:基美電子(KEMET,美國)
產品與技術:全球領先的鉭質電容、陶瓷電容、電磁元件及感測器製造商,尤其以高階車用、工業用被動元件技術聞名。此次併購使國巨躍升為鉭質電容市占率全球第一,並整合基美的磁性材料技術。
金額:540億台幣。
5. 2021年:奇力新電子(台灣)
產品與技術:台灣唯一全系列電感及磁性材料供應商,主力產品包括一體成型電感、繞線電感及網路變壓器。併購後,國巨整合電阻、電容、電感三大被動元件,形成「一站式購足」服務。
方式:以換股方式取得100%股權,溢價約10%。
6. 2023-2025年:感測器事業擴張(德國、法國)
德國賀利氏(Heraeus)溫度感測器事業部**:專精高階溫度感測技術,應用於車用、工業自動化及AI伺服器。
法國施耐德(Schneider Electric)工業感測器事業部:強化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感測器解決方案。
7. 2025年(進行中):芝浦電子(Shibaura Electronics,日本)
產品與技術:日本NTC熱敏電阻領導廠商,技術應用於車用、家電及醫療設備。此收購旨在擴大國巨在感測器市場的市占率,但近期因日本企業美蓓亞三美(Minebea Mitsumi)競購而出現變數。
爭議:涉及技術外流疑慮與政治因素,收購案尚未完成。
併購策略分析
國巨的併購核心在於:
1.產品線整合:從電阻、電容、電感到感測器,形成完整被動元件生態系。
2.市場擴張:透過併購歐美日企業,打入車用、工控、5G等高階市場。
3.技術升級:取得關鍵專利(如基美的鉭電容、芝浦的熱敏電阻),縮短與日廠(如村田)的技術差距。
透過上述併購,國巨集團不僅在傳統被動元件(電阻、電容、電感)領域鞏固領先地位,更一路擴展至電路保護、射頻與功率模組,以及感測器與封測產業,並通過子公司凱美與同欣電,進一步深耕高階電容、磁性元件與 CMOS 影像感測封裝等利基市場。
PS
2018年帛漢與凱美的合併案
合併方式:帛漢以1股換發凱美0.8747股的方式進行股份轉換,成為凱美電機100%持股的子公司。
合併完成後,帛漢於2018年11月29日下櫃,而凱美繼續維持上櫃地位。
策略意義:此次合併旨在整合雙方資源,擴大產品線與市場布局。帛漢主力產品為乙太網路濾波變壓器,而凱美則專注於鋁質電解電容、風扇等產品,合併後可強化被動元件領域的綜合競爭力。
合併背景與影
a.帛漢的市場地位:帛漢成立於1992年,是全球最大乙太網路濾波變壓器製造商,產品包括濾波器、變壓器、電源供應器等,廣泛應用於網路通訊設備和消費電子領域。
b. 合併後的整合:合併後,凱美透過帛漢的技術與客戶基礎(如明泰、和碩、三星等),進一步切入網通與工業電子市場,同時帛漢則藉由凱美的生產規模與財務資源提升營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