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考到大型重機駕照,心中那匹蠢蠢欲動的野馬,終於合法放風。
等了幾個月,等一個涼風不躁的日子,也等一個讓人心甘情願返鄉的理由—— 今天,母親大人生日,我們出發了。
不是開車,而是騎車;不是逃離城市,而是奔向家鄉。
(天氣熱衣服裝備差,但安全裝備可沒少)
戴上安全帽,雙手握住把手,我騎上岳父大人的重機——
這輛酒紅色 Kawasaki Concours 14,像一頭沉睡的野獸,重達300公斤,只要輕擰油門,就會吼出風的節奏。
照片裡那位坐後座的是老婆,下一張則是母親—— 人生的騎乘,最想載的,永遠是最愛的人。
從板橋出發,鑽出巷口、穿過都市,準備接上快速道路,回我的故鄉大甲。
重機不能走國道,所以我們走西部濱海公路——那是一條風景也是考驗。
一上西濱快速道路,那瞬間的感受如同進入另一個維度。
汽車在左右咆哮掠過,重機騎士只能保持精準的線條與距離感。 每一次換車道、每一次被超車,都是一次身體與機械的共鳴測試。
這不是緊張,而是一種高度專注所帶來的清醒感。
腦中沒有雜念,只有轉速與風阻、路況與感知。
而這時你才會懂:開車是用眼睛看路,騎車是用全身「讀路」。
心中想的是,我的乖乖,三百公斤時數100多公里,一個不測,我們全家團滅...
從板橋下來,先經過林口的高架段,進入八里的丘陵邊緣,
接著來到新屋與觀音,風景開始由水泥轉向綠意, 西濱的沿海段,一邊是整排的風力發電機,一邊是遠遠的田與海。 你會發現:風景不是目的地,是路自己在不斷變化成故事。
照片中那座高聳的風機,就是在苗栗後龍附近的濱海段,
藍天、白雲、紅車、黑影,是旅程的一瞬,也是回憶的一頁。
旅程約莫兩個多小時,沿著濱海的氣味一路向南。
抵達老家,紅磚矮牆、水泥庭院還在,媽媽也早已準備好要合照。
我讓母親坐上後座,不是為了兜風,而是為了讓她知道:
兒子真的長大了,這一次換我載妳回憶。
那一瞬,陽光在她額上灑下,我在油箱前握著平衡,
我們沒有發動車,卻像騎進了時光—— 騎進她帶我長大的日子,也騎進她今天驕傲的眼神。
重機返鄉,是速度,也是情感。
是用熱血換親情,是用公路換心路。
不是帥氣的騎士照,也不是破百的速度記錄, 而是把「路」這件事,重新理解為「我與家之間的聯繫」。
當你真的上路,你會明白:
不是每條回家的路都能這麼騎, 但只要騎過一次,你就會想一直記得這樣的風—— 帶著想念,奔馳不止。
(原文圖片首發於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