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想去旅行,一直想買一個後背包。我鎖定了兩個款式,但始終無法做出決定——要嘛價格太高,要嘛顏色或樣式還需要斟酌。左思右想就是下不了手。最後索性放空自己,乾脆去操場跑步。跑著跑著,我才慢慢體會到:人生中其實沒有「完美的決策」。
現在的我是由過去一連串選擇所組成的,而我也常常會把自己拿來和那些青春時期一起努力的同學相比。說實話,我覺得自己輸得一塌糊塗。仔細想想,這樣的結果或許來自於我的保守、不敢冒險、習慣性地拖延的選擇傾向,導致了現在的狀況。
不過在當時,可能因為現實壓迫、情感束縛不願放棄、自己的見解視野太窄或是時間急迫等總總原因,當下所做的,對那時候的自己來說,也許就是最好的決定,只是它永遠不會是所謂「完美的選擇」!就像大學指考時,我的分數從來無法讓我自由地選擇自己真正想讀的科系,總是得妥協於現實。這時候能倚靠的,就只有平時的努力累積、多方面的學習涉獵,以及心態的調整,來減少那些因選擇帶來的傷害。
「過去事已過去了,未來事不可預知。」我希望自己能真正認清現實,並且懷抱着「希甦(sisu)」的精神—這是一種來自芬蘭的神秘力量,一種每個人心中都有的超能力。它能讓人穿越難以承受的逆境與痛苦。當生活變得艱難,當一切看來都無法克服,我也要告訴自己:我仍然值得一試。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