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稱職幹部?你需要的不只熱情,還要有方法
即時精選

想當稱職幹部?你需要的不只熱情,還要有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社團幹部的5大關鍵能力,全力培養未來就業競爭力!

你可能當初只是想熱血一點、多交點朋友才加入幹部行列,

但當上幹部之後你會發現:這根本是小型職場,甚至比職場還現實。

身為幹部,你面對的不只是活動、報帳、時間管理,還有協調人際、對外溝通與突發危機。

這五大關鍵能力,就是讓你從「會做事」變成「帶人做事」的成長飛躍。



一、接下任務時:釐清「期待」,不是「感覺差不多」

不論是老師交辦、社員提案還是社團幹部群討論決議,永遠不要含糊帶過。你需要問清楚:「這件事做到什麼程度才算完成?效果要長什麼樣子?」

SMART 明確化任務五原則

  • S - 明確性(Specific):任務具體內容為何?
  • M - 可衡量(Measurable):有沒有量化標準可參考?
  • A - 可實行(Achievable):可行嗎?時間與人力足夠嗎?
  • R - 相關性(Relevant):與社團目標或年度計畫有關嗎?
  • T - 時效性(Time-bound):什麼時候要完成?是否有階段任務?

📌 確認目標,是每個幹部最該練好的基本功。


二、遇到問題時:帶著選項,請益而非丟包

在實際執行中,突發狀況幾乎天天發生。但你不能只說「現在怎麼辦?」

真正成熟的幹部,是這樣開口的:「我們遇到困難了,目前有兩個可能的做法,想請大家一起評估。」

四步式溝通法(問題說明+解方對比)

  1. 明確說明狀況(我們目前遇到的問題是?)
  2. 釐清目標不變(我們還是要讓活動順利進行)
  3. 提出替代方案(可考慮A方案或B方案)
  4. 比較利弊,請大家一起討論(兩者有何不同、風險是什麼)

📌 重點不是「遇到問題」,而是「能不能冷靜思考並組織溝通」。

三、報告事情時:抓重點說,讓人一聽就懂

無論是對社長報告進度、開會發言、寫會議紀錄或整理公文,

都應該先講重點,再補細節。

PREP 結構化報告法

  • P - 重點先講(Point):這次我處理的是什麼任務/成果。
  • R - 原因補充(Reason):我這樣做的考量與理由。
  • E - 舉例佐證(Example):有實際例子或成果可分享。
  • P - 結論重申(Point):再次聚焦成果與下一步建議。

📌 幹部不是講話最多的,而是最能讓人聽得懂你在做什麼的那一位。

四、分享經驗時:不是嘴砲,是交接與傳承的責任

幹部任期有結束的一天,別讓你學到的經驗停在你這一屆

如果你只說「反正當時就照感覺來做」,下一屆會怎麼辦?

7個面向拆解經驗(5W2H法)

  • What:這是什麼活動/專案?
  • Who:對象是誰?參與者特性?
  • Why:為何辦理?目的是什麼?
  • Where:場地與空間條件?
  • When:時間點與時程安排?
  • How:具體怎麼執行?
  • How much:花費多少時間、人力、金錢?

📌 會做很棒,會教更強。懂得傳承,你才是關鍵幹部。

五、活動結束後:做檢討與回顧,才是真的做完

每次活動結束,除了拍照打卡、發限動之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檢討與歸納。

這不只是反省錯誤,更是記下「有效的方法」與「可以改進的細節」。

任務結案回顧架構(GRIA)

  • G - 目標回顧(Goal):這次原訂目標為何?
  • R - 結果分析(Result):成果與原本預期差異在哪?
  • I - 問題分析(Issue):流程中有什麼突發狀況、執行問題?
  • A - 學習收穫(Actionable Insights):有哪些可轉化為 SOP 的經驗與改善方向?

📌 沒有「反思能力」的團隊,只會原地打轉。

📌 真正的成長,來自每一次任務後的整理與沉澱。



🎯 最後想說:

社團不只是你青春的回憶,

更是你人生第一次學會「帶人做事」的戰場。

會做事固然重要,但能讓別人一起完成目標、讓下一屆比這一屆更好,才是真正的幹部價值。

🌱 從現在起,學會表達、協調、解決問題與總結經驗,

這些能力會跟著你,一路走到畢業後的人生與職場。


raw-image

Tired woman sleeping on laptop keyboard by Scopio from Noun Project (CC BY-NC-ND 2.0)


avatar-img
蘇千尋的讀書筆記
2會員
19內容數
最後的讀書筆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蘇千尋的讀書筆記 的其他內容
💡 如果這些行為只發生一兩次,可能只是巧合,但如果三條以上同時出現……大概就是「有鬼」了。
每到年關,尾牙這場“職場大戲”總少不了飯桌上的敬酒環節。一杯又一杯的酒,往往傷身。根據醫學證據,不管喝多少酒,對身體的影響都是負面的!因此,喝酒不如喝好酒,喝好酒不如不喝酒!那麼,如何在尾牙這個“酒池肉林”中靈活閃避,讓自己既不失禮又保命?以下是幾招既實用的閃酒策略,讓你輕鬆過關!
當我們在使用電腦、玩遊戲或訓練 AI 模型時,CPU 和 GPU 這兩個名詞經常出現。它們是電腦中的兩大處理核心,雖然名字相似,但功能和特點截然不同。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們可以把它們分別比喻為「定性分析專家」和「定量分析高手」。 CPU:大腦中的定性分析專家 CPU,全名為「中央處理器」(C
💡 如果這些行為只發生一兩次,可能只是巧合,但如果三條以上同時出現……大概就是「有鬼」了。
每到年關,尾牙這場“職場大戲”總少不了飯桌上的敬酒環節。一杯又一杯的酒,往往傷身。根據醫學證據,不管喝多少酒,對身體的影響都是負面的!因此,喝酒不如喝好酒,喝好酒不如不喝酒!那麼,如何在尾牙這個“酒池肉林”中靈活閃避,讓自己既不失禮又保命?以下是幾招既實用的閃酒策略,讓你輕鬆過關!
當我們在使用電腦、玩遊戲或訓練 AI 模型時,CPU 和 GPU 這兩個名詞經常出現。它們是電腦中的兩大處理核心,雖然名字相似,但功能和特點截然不同。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們可以把它們分別比喻為「定性分析專家」和「定量分析高手」。 CPU:大腦中的定性分析專家 CPU,全名為「中央處理器」(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