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風暴看似平息?錯!聯準會褐皮書揭驚人真相:「不確定性」才是扼殺經濟的隱形殺手!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今天我們要來聊聊一個看似緩和,實則暗潮洶湧的議題。 關稅風暴看似平息?錯!聯準會褐皮書揭驚人真相:「不確定性」才是扼殺經濟的隱形殺手! 很多人可能覺得,最近關稅的風風雨雨好像稍微停歇了,市場是不是該反彈了? 股市基友在這裡要給大家潑一盆冷水。根據美國聯準會(Fed)最新公布的褐皮書報告,表面的平靜之下,隱藏著更深層的憂慮。 結論先講: 聯準會褐皮書顯示,關稅引發的「不確定性」正廣泛瀰漫,嚴重打擊企業信心與經濟前景,這比關稅本身更可怕。 市場短期內或許有喘息空間,但只要「不確定性」這個幽靈不散,經濟的根本壓力就難以解除,投資理財需更加謹慎。 一、 褐皮書的警訊:關稅陰影下的經濟實況 數據會說話: 首先,我們來看幾個驚人的數字。在這份最新的褐皮書報告中,「關稅」這個詞被提到了 107次!這是上一期報告的兩倍多。而「不確定性」相關的詞語,更是出現了 89次。 經濟活動停滯: 報告直言,自上次報告以來,美國整體經濟活動「變化不大」。這聽起來好像沒事? 錯了!報告緊接著指出,由於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特別是關稅方面的不確定性,好幾個地區的前景已經「顯著惡化」。 股市基友認為: 這就像開車遇到濃霧,就算路況本身可能不差,但你看不到前方,自然會放慢速度,甚至停下來。現在美國經濟就籠罩在這樣的濃霧中。 報告背景: 這份褐皮書是由亞特蘭大聯準銀行彙編,收集了截至今年4月14日的資訊,涵蓋全美12個聯準會地區的商業狀況。這些資訊將是聯準會官員在5月6日至7日召開下一次利率決策會議(FOMC)的重要參考。 二、 成本轉嫁與消費緊縮:關稅的連鎖效應 漲價壓力鍋: 報告顯示,美國各地的物價普遍上漲。許多企業反應,他們的供應商已經發出成本上漲的通知,預計是關稅導致的投入成本增加。 轉嫁消費者: 大多數企業表示,計劃將這些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怎麼轉嫁? 報告提到,有企業已經開始加徵「關稅附加費」,或者縮短產品的定價週期,來應對不確定的貿易政策。 股市基友提醒: 這意味著,你我這樣的普通消費者,未來可能會感受到更明顯的物價上漲壓力。這對於消費意願絕對是個打擊。 消費行為改變: 報告也觀察到一些現象: 消費者趕在關稅相關價格上漲前購買汽車和非耐久財(例如食品、服裝)。 國際遊客數量下降(波士頓地區特別提到,擔心美加關係和歐洲遊客因關稅卻步)。 非汽車類的整體消費支出呈現下降。 費城有餐廳因為無法負擔折扣成本,選擇不參加當地的美食週促銷。克里夫蘭的餐飲和飯店業者也表示,客流量減少與經濟和政治不確定性有關。 三、 企業縮手縮腳:招聘放緩與投資停滯 就業市場觀望: 雖然整體就業情況看似變化不大或略有上升,但報告點出幾個隱憂: 美國政府職位和依賴政府資金的機構職位出現下降(可能與川普政府縮減聯邦人力有關)。 好幾個地區的企業在招聘方面採取「觀望態度」,在經濟情勢更明朗前,暫停或放緩了招聘。 甚至有零星報告顯示,企業正在為「裁員」做準備。(明尼阿波利斯地區甚至報告裁員的公司多於增員的公司) 投資計畫擱置: 股市基友認為,這點非常關鍵。企業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現金為王」,並且暫緩投資。 堪薩斯城地區發現,近期多家企業採取行動提升流動性和現金儲備,包括擴大信用額度、打折清庫存、出售長期資產。 聖路易斯地區有聯繫人表示,因為持續的不確定性,他們不願意執行原本的資本投資計畫,也不願啟動新計畫。一家波本威士忌酒廠更直言,在貿易規則不斷變化的情況下,「提前規劃幾乎是不可能的」。 亞特蘭大地區的木材和木製品製造商也表示,因為關稅相關的不確定性,需求放緩,有公司甚至對未來六個月的預測「完全沒有信心」。 舊金山地區提到,由於聯邦政策變化和私營企業減少支出,非營利組織的資金短缺,迫使他們削減服務和裁員。 四、 股市基友總結:為何「不確定性」比關稅本身更可怕? 核心結論: 各位朋友,股市基友想再次強調,聯準會這份褐皮書最重要的訊息,不是關稅本身,而是關稅所引發的「極度不確定性」。 川普政府的關稅計畫變來變去(一下子說要對幾十國課徵「對等關稅」,後來又暫停,但仍維持統一的10%關稅,再加上之前的鋼鋁、汽車關稅),讓需要進口產品和原物料的企業無所適從。 規劃癱瘓: 就像那位波本酒廠老闆說的,當規則隨時可能改變,你根本無法做長遠規劃。無法規劃,就不敢投資、不敢擴張、不敢請人。這種「停滯」效應,對經濟的傷害可能比關稅的直接成本更大。 投資理財的啟示: 對於我們做投資理財的人來說,這代表什麼? 企業獲利前景蒙上陰影:不確定性會抑制投資和消費,最終影響企業的營收和利潤。 市場波動可能加劇:只要不確定性存在,市場情緒就容易受到消息面影響而起伏。 避險需求可能提升:在前景不明朗時,資金可能流向更安全的資產。 股市基友的建議: 不要被市場短期的反彈或關稅暫緩的消息沖昏頭。褐皮書揭示的「不確定性」才是潛伏的巨獸。在投資理財的路上,現階段更需要保持冷靜、分散風險,並且密切關注後續的經濟數據和政策變化。 最終結論: 聯準會褐皮書清楚地告訴我們,關稅風暴的核心影響是「不確定性」,它正像濃霧一樣籠罩著美國經濟,讓企業不敢前進、讓消費者縮緊荷包。 雖然關稅壓力看似暫時不在高壓區,但只要這片不確定性的濃霧不散,經濟的根本挑戰就依然存在。各位投資理財的朋友,務必將這個關鍵因素納入考量,謹慎應對未來的市場變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股市基友同學會
26會員
299內容數
熱愛研究產業基本面,熱於分享有前景的好公司,「遛狗理論」,股價終究回歸基本面,不僅要培養擇股的實力,更要學習擇時的能力! 希望透過我的分析,能幫助您在投資路上走得更穩、更遠。讓我們一起努力,創造雙贏!
股市基友同學會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曾經的 AI 伺服器大紅牌-超微電腦 (SMCI),竟然在公布初步財報後,股價一度像坐了自由落體一樣,盤後跳水將近 20%!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 AI 熱潮的泡沫要破了,還是只是短期的逆風? 這對我們的投資理財策略又該有什麼啟示?讓股市基友帶你深入剖析。 AI 榮光不再?超微電腦財報驚天一
2025/04/29
曾經的 AI 伺服器大紅牌-超微電腦 (SMCI),竟然在公布初步財報後,股價一度像坐了自由落體一樣,盤後跳水將近 20%!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 AI 熱潮的泡沫要破了,還是只是短期的逆風? 這對我們的投資理財策略又該有什麼啟示?讓股市基友帶你深入剖析。 AI 榮光不再?超微電腦財報驚天一
2025/04/28
今天我們要來聊聊科技巨頭 Meta (META.US) 即將公布的財報。最近科技股風風雨雨,Meta 股價也從高點回落超過 24%,這次財報究竟是利多出盡還是新的起點?讓股市基友帶你深入剖析。 結論先講:Meta 前有埋伏、後有追兵,挑戰重重! 股市基友認為,雖然 Meta 在 AI 領域野心勃
2025/04/28
今天我們要來聊聊科技巨頭 Meta (META.US) 即將公布的財報。最近科技股風風雨雨,Meta 股價也從高點回落超過 24%,這次財報究竟是利多出盡還是新的起點?讓股市基友帶你深入剖析。 結論先講:Meta 前有埋伏、後有追兵,挑戰重重! 股市基友認為,雖然 Meta 在 AI 領域野心勃
2025/04/27
最近市場上的風風雨雨,很多都圍繞著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打轉。 他老兄最近可是鐵了心,擺明了就是要硬頸到底,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讓股市基友帶你鉅細靡遺地剖析。 結論先講: 股市基友認為,鮑爾目前「寧慢勿錯」的鷹派立場,雖然可能讓期待降息的市場感到失望,甚至引
2025/04/27
最近市場上的風風雨雨,很多都圍繞著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打轉。 他老兄最近可是鐵了心,擺明了就是要硬頸到底,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讓股市基友帶你鉅細靡遺地剖析。 結論先講: 股市基友認為,鮑爾目前「寧慢勿錯」的鷹派立場,雖然可能讓期待降息的市場感到失望,甚至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近期債券市場的變化正在向股市發出一個不容忽視的警告信號。這個信號源自上週疲軟的就業報告,導致收益率曲線出現重大突破。作為投資者,我們需要密切關注這一趨勢及其可能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近期債券市場的變化正在向股市發出一個不容忽視的警告信號。這個信號源自上週疲軟的就業報告,導致收益率曲線出現重大突破。作為投資者,我們需要密切關注這一趨勢及其可能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美國巿場近日來遭遇亂流,股巿債巿波動劇烈,連帶著台股也受重創。 當前巿場擔心的已經不是降不降息了,因為降息已成為共識。當前的巿場更關心的則是降息的幅度。
Thumbnail
美國巿場近日來遭遇亂流,股巿債巿波動劇烈,連帶著台股也受重創。 當前巿場擔心的已經不是降不降息了,因為降息已成為共識。當前的巿場更關心的則是降息的幅度。
Thumbnail
大家好!好久不見,默默來到6月,上半年來到尾聲,首先關注全球最大資金號令者聯準會的動作。 有關心的朋友已經知道結論是美國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不是意外的結果,該留意的是點陣圖修正降息幅度,對於通膨數據依舊不夠放心。
Thumbnail
大家好!好久不見,默默來到6月,上半年來到尾聲,首先關注全球最大資金號令者聯準會的動作。 有關心的朋友已經知道結論是美國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不是意外的結果,該留意的是點陣圖修正降息幅度,對於通膨數據依舊不夠放心。
Thumbnail
在經濟遭遇挑戰時,央行採取的政策舉措至關重要。我們來探討量化寬鬆(QE)、通膨和升息等重要概念,並深入分析這些政策對投資者的影響。
Thumbnail
在經濟遭遇挑戰時,央行採取的政策舉措至關重要。我們來探討量化寬鬆(QE)、通膨和升息等重要概念,並深入分析這些政策對投資者的影響。
Thumbnail
台股加權指數在跌破了十日線之後,短暫的一個交易日,因為黃仁勳先生的演講,有了短暫的激情。在美國經濟情勢的不明朗和台灣政治的紛擾,台股要上攻的力道比較好。美國現在會非常謹慎地使用「降息」題材,因為一旦使用了降息,這表示所有的利多出盡,若經濟情勢沒有相對的好轉,那就代表著絕對的衰退來臨。
Thumbnail
台股加權指數在跌破了十日線之後,短暫的一個交易日,因為黃仁勳先生的演講,有了短暫的激情。在美國經濟情勢的不明朗和台灣政治的紛擾,台股要上攻的力道比較好。美國現在會非常謹慎地使用「降息」題材,因為一旦使用了降息,這表示所有的利多出盡,若經濟情勢沒有相對的好轉,那就代表著絕對的衰退來臨。
Thumbnail
美國聯準會「褐皮書」(Beige Book):美國經濟成長放緩,整體經濟展望稍微略加悲觀! 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波斯提克則表示:若事態按照預期方向發展 — 通膨放緩、勞動力市場放緩、經濟有序穩定的成長,第四季就可能考慮準備降息! 倘到第四季,美國的通膨情況若真已減緩,聯準會便非無可能會考慮降息。
Thumbnail
美國聯準會「褐皮書」(Beige Book):美國經濟成長放緩,整體經濟展望稍微略加悲觀! 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波斯提克則表示:若事態按照預期方向發展 — 通膨放緩、勞動力市場放緩、經濟有序穩定的成長,第四季就可能考慮準備降息! 倘到第四季,美國的通膨情況若真已減緩,聯準會便非無可能會考慮降息。
Thumbnail
透過新聞,可了解市場的潛在風險。 與其期待降息,不如思考萬一升息會帶來的可能衝擊! 藉由通膨,我們更該認真檢視理財的重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zw07HG_bZU
Thumbnail
透過新聞,可了解市場的潛在風險。 與其期待降息,不如思考萬一升息會帶來的可能衝擊! 藉由通膨,我們更該認真檢視理財的重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zw07HG_bZU
Thumbnail
在當今這個全球化的經濟體系中,美國聯邦儲備局(Fed)的每一次政策調整都會引起世界範圍內的波瀾。許多投資者誤以為只要在美國聯邦儲備局(Fed)降息前投資資產,再在加息前出售,就能白手登黃金。然而,事實並不是如此單純,盲目信奉這種快速獲利的理論,可能落入財務陷阱。
Thumbnail
在當今這個全球化的經濟體系中,美國聯邦儲備局(Fed)的每一次政策調整都會引起世界範圍內的波瀾。許多投資者誤以為只要在美國聯邦儲備局(Fed)降息前投資資產,再在加息前出售,就能白手登黃金。然而,事實並不是如此單純,盲目信奉這種快速獲利的理論,可能落入財務陷阱。
Thumbnail
針對美國金融市場近期變化狀況總結,包括國債、股票市場、經濟回顧、金融體系穩定性和經濟展望等方面的情況。
Thumbnail
針對美國金融市場近期變化狀況總結,包括國債、股票市場、經濟回顧、金融體系穩定性和經濟展望等方面的情況。
Thumbnail
24.01.17 財經皓角 *目前市場的共識不一致,市場的情緒混亂,所以還是盤整、漲不多也跌不多。 共識一致的時候、才會大漲或大跌。(例如確定經濟硬著陸了,就會大跌)。 *歷史來看,FED首次降息之前,股市會比較弱, 宣布降息之後,股市平均漲幅有20%。通常都會漲,只要降息之後、沒有發生經濟
Thumbnail
24.01.17 財經皓角 *目前市場的共識不一致,市場的情緒混亂,所以還是盤整、漲不多也跌不多。 共識一致的時候、才會大漲或大跌。(例如確定經濟硬著陸了,就會大跌)。 *歷史來看,FED首次降息之前,股市會比較弱, 宣布降息之後,股市平均漲幅有20%。通常都會漲,只要降息之後、沒有發生經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