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訊】
日期:2022/03/28~04/07
摩托車:YAMAHA JOG 125
訂房網站:Booking.com
路線規劃:Google Map
地圖:交通部觀光局 免費提供的「台灣觀光路網圖」
緣起
新冠肺炎(COVID-19)的疫情期間,經歷過了三級警戒(後來也曾經居家隔離),那段期間時常在Youtube看到騎機車環島的影片,自己活到了五十多歲未曾有過這個想法,很是佩服且心嚮往之。剛換了新摩托車,工作上安排好一個空檔,拜託好友們幫忙照顧家裡的毛小孩。趁著一股衝動,出發吧!
Day 1 (2022/03/28)
行程:高雄→屏東→車城→貓鼻頭→恆春


早上剛出發時是灰濛濛的陰天,沿著台17線、台1線、與台26線,從高雄一路騎到車城,迎來陽光燦爛的晴天。一個人踏上這趟未知的旅途,心情難免有些忐忑不安。隨著騎車的里程數慢慢累積,心也慢慢篤定,哼著電影《七匹狼》主題曲〈永遠不回頭〉,一直往前騎。
距離民宿辦理入住的時間還太早,於是繞路繞了整個恆春半島。買門票到貓鼻頭公園一遊,璀璨的寶藍色海洋就在眼前。海風真的很大,手機都快拿不住,停留大約半個小時,正準備要離開時,一隻貓兒悠哉悠哉走來,一躍而上了石牆,抓準時機趕緊拍下了貓兒看海的畫面,在貓鼻頭遇見貓。
入住「墾丁淺水藍」民宿,其實並不在墾丁而是在恆春鎮的北門附近。特別感謝民宿老闆,直接幫我升等到有私人衛浴的房間。黃昏時分,在恆春古城牆上的步道來回走一趟,發思古之幽情,靜靜感受當下的氛圍。Right here, right now.
Day 2 (2022/03/29)
行程:恆春→鵝鑾鼻燈塔公園→台灣最南點→風吹沙→旭海→台東

在墾丁大街的麥當勞(註:此店已經於2023年10月初結束營業)吃早餐,順便確認今天的行程,同樣在Booking.com預訂今晚在台東的民宿。2000年4月時曾經在恆春鎮附近的教會活動中心住一個星期,那時偶而會帶著待辦案件來這家店待幾個小時。這趟旅行沒有夾帶任何工作,甚至也沒有帶本書,眼睛就用來閱讀這旅途吧。

鵝鑾鼻燈塔公園是今天停留的第一個景點,感謝停車場的收費小姐,讓我寄放有些沉重的背包。走到燈塔拍照時,現場氣氛很是熱鬧,幾位老師帶著一群學生來參觀燈塔,像是戶外教學。園區很大,我逛了太久,還在「滄海亭」午睡片刻,附近的天然景觀「親吻石」,差點觸碰到的二塊巨石,視角感覺像是臉對臉貼近要親吻的瞬間。
接著到鵝鑾鼻燈塔公園不遠處的「台灣最南點」拍照。感謝在停車場遇到的陌生人,讓我換銅板才能夠投幣入場停放機車,還幫我拍照留念。
整個下午就是馬不停蹄的騎車,沿著台26線、屏東200縣道、199縣道、與台9線,在山海之間,連續的彎路一段又一段,一陣雨一陣陽光。在天黑前,終於抵達台東「魔法奶油飛」民宿,店名很有趣:奶油飛(butter-fly)—蝴蝶(butterfly),可能是原住民的幽默。另外,公路的路牌也有可愛的諧音哏:台9線的425公里路牌(9425:就是愛我)、台9線的420公里路牌(9420:就是愛你)。
Day 3 (2022/03/30)
行程:台東→卑南遺址公園→成功花海→長濱金剛大道→北迴歸線界標→花蓮

今天可能是這次環島最有文化教育性的一天。昨晚的民宿在卑南遺址公園附近,本想走到在原地矗立三千多年的「月形石柱」看一眼就走,結果逛遍整個公園的各景點且聽了完整的導覽。感謝卑南遺址展示廳的導覽大哥專業且生動的解說。(註:卑南文化是台灣東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史前文化,以卑南考古遺址來命名及代表。)

下午騎在花東海岸公路:台11線,今天預定要騎行的路程將近200公里,考量時間管理而捨去許多景點。懂得適度的節制,也是人生旅途必修的功課。在成功花海附近的全家便利商店喝杯咖啡,路過台11線的111公里路牌,五個1的排列真的是獨一無二,不論是在學業、工作或愛情,「第一名」都是大家想要追求達到的境界。
今天騎車時,回想起在民國80年農曆年前,我從花蓮的壽豐鄉走到台東成功鎮,三天兩夜的健行。那時既沒有Google Map,也沒有Booking.com,拿著一本旅遊書就出發,原來自己也曾經很年輕很熱血。
特別要提醒的是,如果在台東市區加滿油出發,最好在花蓮縣豐濱鄉的加油站再把油箱加滿,因為下一個加油站—水璉加油站相隔一段距離。下午就碰到這個狀況,看著油箱指示已經掉到紅色區塊,卻遲遲沒看到任何加油站,還好有驚無險,剩下的油還夠騎到水璉加油站。之後,一路騎到花蓮市區,已是天黑,用手機的Google Map導航,找到了在Booking.com訂房的「雅砌美學公寓」民宿。
Day 4 (2022/03/31)
行程:花蓮→七星潭海岸風景區→清水斷崖→宜蘭羅東

早上出發前,在花蓮市區先找到機車行換機油和齒輪油,順便檢查輪胎的胎壓和煞車。感謝花蓮的國蓮機車行的老闆,熱心提醒我騎長途的機車保養與注意事項。來到七星潭海岸風景區,停留二個小時,我沿著沙灘一直走,腳下的大小石頭各異其趣。七星潭的名稱由來有其典故,眼前是一片海洋—太平洋。藍色的天空,藍色的海。

沿著台9線一路往北,差點騎過了頭而錯過被列為「臺灣十景」之一的清水斷崖,幸好跟著其他遊客的腳步走,如願見到了壯闊的美景。如果讓我選擇整趟環島旅行最難忘的景點,那非此地莫屬,後來每次騎車環島最期待的也是來這裡舊地重遊,多麼令人驚嘆的大山大海。
比起前二天,今天預定要騎的路程較短,卻是環島這幾天來最驚險的路程:蘇花公路。真心感謝當年蘇花公路的開路先鋒們,可以想像當初的開路工程有多危險多艱辛。有些路段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懸崖,也有連續的彎路與下坡,還有鑿山建造的隧道。午後的水氣增加,有段路籠罩在雲霧中,能見度不到幾公尺。提醒自己,騎車的同時,務必要留意後方及對向駛來的大卡車、貨運車、油罐車等等,時時刻刻保持專注。
提早抵達宜蘭羅東,找到位在羅東夜市附近的「戀戀夜市」民宿,感謝民宿老闆娘給我一間有二張雙人床的四人房。馬上洗個熱水澡,意念放鬆才感覺到身體的疲倦。小睡片刻,外出覓食,羅東夜市的人潮不多,或許是平日的關係。下過一陣雨,頗有涼意。
Day 5 (2022/04/01)
行程:宜蘭羅東→新北貢寮→萬里→石門→台北

下雨天,幾天來首次穿上長袖長褲和雨衣,在忽大忽小的雨勢中,沿著蘭陽平原環線與台2線,繼續騎車北上。今天的目標是收集在台灣本島的二個極點,都在新北市的範圍。
首先來到極東點:位在貢寮區的三貂角燈塔。將摩托車停放在公車站牌旁的停車格,穿著雨衣,一步步踩著步道的階梯往上走,到達燈塔才發現可直接騎車上來。煙雨濛濛的天氣,眺望遠方,看不太清楚。但願下次來時是晴天。

幾個小時後,來到極北點:位在石門區的富貴角燈塔。摩托車停在燈塔園區入口一旁的停車格,陰雨的天氣,既來之則安之,走了15分鐘左右來到黑白相間的燈塔。雨勢稍減,海風很大,雨衣底下的衣褲有些淋濕,很想洗個熱水澡。
經過三芝淡水,繼續騎往台北市區,遇到了下班的尖峰時刻,久未在台北騎車的我,一度不小心騎到禁止白牌機車行駛的環河道路。今晚就借宿在台北的二姊家。
Day 6 (2022/04/02)
台北→新北板橋→桃園龜山
在二姊家一夜好眠,吃了有媽媽味道的豐盛午餐。下午在新北市板橋新埔捷運站附近的路易莎咖啡,和好友喝咖啡聊聊天,因為疫情與其他因素,我們已有二年多不曾見面。別來無恙,各自安好。趕在天黑前,雨中騎車回到桃園龜山的家。雨天實在不方便使用手機的Google Map來導航,於是就在每次等紅綠燈時開口問路,感謝在新莊、泰山、與龜山一路上的陌生騎士們,謝謝你們指引迷途的我一條回家的路。
Day 7 (2022/04/03)
Day 8 (2022/04/04)
在大台北地區停留了二天。清明節。掃墓。
Day 9 (2022/04/05)
行程:桃園龜山→西部濱海公路→台中
On the road again…

風和日麗的早晨,整理好行囊,機車加滿油,再度在路上。沿著西部濱海公路往南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矗立在岸邊的一座又一座風力發電機。許多車友們都說西部濱海公路的風景單調無奇,當然有其道理,台灣的東岸和西岸本來就是不同的地形,我自己是蠻喜歡看那些巨大的風力發電機,很像是在大地插上了許多支的特種竹蜻蜓,轉著轉著就會飛上天。

一路通行無阻,在桃園的永安漁港稍作停留。天氣還不錯,有風有陽光,在漁港周邊走走逛逛,走上了景觀橋也逛了展示館。旅途至此,已經開始想念高雄的家了。
在7-11便利商店休息上廁所,吃茶葉蛋喝燕麥飲,補充體力,並且在Booking.com確認今晚要入住的台中「御旅Inn」民宿。
環島到今天為止,我和我的摩托車小藍—YAMAHA JOG 125已經騎了1100公里的里程。
Day 10 (2022/04/06)
行程:台中→彰化鹿港→嘉義布袋→台南

今天主要沿著西部濱海公路:台17線,經過了彰化鹿港、雲林麥寮、與嘉義布袋。到嘉義布袋的高跟鞋教堂拍照,得知原來這個華麗教堂的興建背後有一個悲傷的由來。時常在網路新聞看到網友票選全台最不值得旅遊的景點就在此,百聞不如一見,我個人覺得還不錯啊。一來又不收門票,二來可散步可拍照。

黃昏時分,終於來到台灣極西點:位在台南七股的國聖燈塔。夕陽餘暉將海面、沙丘、和草叢都染上了金黃,海風呼呼地吹拂臉龐。一瞬間,我突然意識到騎車環島的這趟旅程即將告一段落。(註:照片中的燈塔,後來經過維修,隔年前往時已是全新的樣貌,還在燈塔下方設置一個集希【極西】郵筒。)
Day 11 (2022/04/07)
行程:台南→黃金海岸→高雄

行百里路半九十。 返回高雄家的最後一哩路,平穏地騎在台17線。路過台南黃金海岸,在此停留片刻,調適心情,後來也成為我的習慣。如果是在黃昏時刻,可以看到日落。哼唱著陳淑樺的〈夕陽伴我歸〉,慢慢騎車回到可愛的家。
有些捨不得就要結束這趟旅程,同時很想念十天沒見到的愛犬。平安回到家,整理行囊,物歸原處。心中滿是感謝,一切一切。
後記
順利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機車環島旅行:2022/03/28~04/07。除了在大台北地區停留三天,前後大約騎了七天半,總共騎了1365公里。這趟採用「逆時針」路線,主要是沿途的海在右手邊,方便將摩托車停靠路旁、看海、拍照,可減少跨越過馬路的風險。因為是初次騎車環島,儘可能繞最大圈,多半沿著濱海公路或海岸線而騎,也按照計畫依序造訪台灣本島的四極點:位在屏東恆春的鵝鑾鼻燈塔附近(極南點)、位在新北貢寮的三貂角燈塔(極東點)、位在新北石門的富貴角燈塔(極北點)、與位在台南七股的國聖燈塔(極西點)。另外,台灣(公路)極低點,已經騎過無數次,就在高雄往來旗津的過港隧道。還有一個懸念,尚未前往的台灣(公路)極高點,就在南投仁愛的武嶺。
最後,特別感謝許多YouTuber分享親自拍攝的環島影片,對我來說是相當有用的參考與莫大的激勵。旅程已經結束,日常生活還是要繼續。 心中默默開始計劃下次旅行,因為「環島」真的是會上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