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做了ILR (心臟監測器植入術) ,他的保險會給付「手術」的部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麻切縫就是手術嗎?

麻切縫就是手術嗎?


臨床上,一般認為只要有寫手術紀錄的、或是需要進手術室處理的,就是手術。


然而在保險業界常常聽到一個說法:「只要有麻醉、切開、縫合,就是手術。」


所以你幫病患做的手術,他的商業保險真的會被認為是「手術」而給予理賠金嗎?答案是不一定,因為要看保單條款而定。


舉例來說,最近即將納入健保給付的心臟監測器植入術(Implantable loop recorder),術式過程確實包含局部麻醉、皮膚切開、器材置入與傷口縫合,符合「麻、切、縫」三個條件。


然而,依健保支付標準,這個被分類於2-2-6「處置」篇章,而不是2-2-7「手術」篇章。(如下圖)

心臟監測器植入術,被歸類在2-2-6

心臟監測器植入術,被歸類在2-2-6


從商業保險給付角度來說,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還在販售中的)醫療險商品,手術的理賠標準仍依賴健保支付標準中的「手術篇章(2-2-7)」。只要健保分類在處置章節,仍有可能不被認列為「手術理賠」項目。(也就是,那些已經停賣的保單,沒有手術定義的、或是手術範圍沒有限制2-2-7的,可能才有賠)

健保支付代碼分類,如下圖:

支付標準目錄

支付標準目錄


這就是為什麼,在協助病患了解保險理賠或自身保單規劃時,

必須回歸以下三個客觀依據來判斷:


【判斷手術理賠的三大重點】

  1. 保單條款中對「手術」的定義
    是否明文限制於健保2-2-7分類,或另有列舉條件,請他問他的保險員
  2. 該醫療行為的健保支付分類
    是歸在2-2-6,或是2-2-7,或是其他地方,看你申報了什麼代碼
  3. 健康存摺申報紀錄或診斷書上的文字記載
    除了申報代碼很重要之外,診斷書及病歷的描述,也必須一致


保險不是買了就好了,懂規則,才能真的保得住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醫醫守護的沙龍
1會員
7內容數
想到什麼,寫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只要有麻醉、切開、縫合,這樣就算是手術哦!」 但,其實這個說法不完全正確。為什麼呢?
Thumbnail
「只要有麻醉、切開、縫合,這樣就算是手術哦!」 但,其實這個說法不完全正確。為什麼呢?
Thumbnail
他娓娓道出,由於創造金錢的導向,使整個醫療系統走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生態,仰賴手術、創造醫療表面上的需求,而不去幫助病人根本解決的問題,相反的,真正能療癒的「飲食、運動和壓力管理」等生活因子對於患者的康復遠比手術更有效,這些因與果構成不好的循環。
Thumbnail
他娓娓道出,由於創造金錢的導向,使整個醫療系統走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生態,仰賴手術、創造醫療表面上的需求,而不去幫助病人根本解決的問題,相反的,真正能療癒的「飲食、運動和壓力管理」等生活因子對於患者的康復遠比手術更有效,這些因與果構成不好的循環。
Thumbnail
最近遇到的一個DNR迷思,就是家屬/患者簽署了DNR,到底遇到甚麼樣的情況,我需要如何面對,因為遇到很多類似問題,所以我大概把我臨床遇到的情況,大致解說一番!
Thumbnail
最近遇到的一個DNR迷思,就是家屬/患者簽署了DNR,到底遇到甚麼樣的情況,我需要如何面對,因為遇到很多類似問題,所以我大概把我臨床遇到的情況,大致解說一番!
Thumbnail
回家後都待在一樓店面坐著居多,每個老顧客來都會問我怎麼了,每天要講好幾次發生經過的心路歷程,講著講著就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還沒說過這次開刀住院的花費,打了三根骨釘一根一萬三,在醫院住了健保房11個晚上加上手術費零零總總共四萬八千多,輔具一千八,看
Thumbnail
回家後都待在一樓店面坐著居多,每個老顧客來都會問我怎麼了,每天要講好幾次發生經過的心路歷程,講著講著就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還沒說過這次開刀住院的花費,打了三根骨釘一根一萬三,在醫院住了健保房11個晚上加上手術費零零總總共四萬八千多,輔具一千八,看
Thumbnail
Photo by calvin, Bali 我與一般計劃性開刀的人不同,計劃性開刀通常多於退化、先天不良、運動磨損,所以能夠提前去了解髖部構造、手術方式及術後照護,甚至可以提前安排在什麼醫院給那位醫師動刀⋯⋯等等。 於是,我的急性意外狀況反倒是太突如其來了,根本沒時間去多加了解,即便是出院了還是
Thumbnail
Photo by calvin, Bali 我與一般計劃性開刀的人不同,計劃性開刀通常多於退化、先天不良、運動磨損,所以能夠提前去了解髖部構造、手術方式及術後照護,甚至可以提前安排在什麼醫院給那位醫師動刀⋯⋯等等。 於是,我的急性意外狀況反倒是太突如其來了,根本沒時間去多加了解,即便是出院了還是
Thumbnail
「那是一個70歲的男性患者,罹患慢性肺病,且被診斷出二尖瓣逆流與心房顫動,需要手術治療,但是患者、家屬都擔心開胸手術傷口過大,而猶豫不決。」陳紹緯教授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不停跳二尖瓣人工鍵索植入術及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來治療。
Thumbnail
「那是一個70歲的男性患者,罹患慢性肺病,且被診斷出二尖瓣逆流與心房顫動,需要手術治療,但是患者、家屬都擔心開胸手術傷口過大,而猶豫不決。」陳紹緯教授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不停跳二尖瓣人工鍵索植入術及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來治療。
Thumbnail
分享一個癌症病人的故事,或許可以間接看出一些台灣醫療的照護問題。
Thumbnail
分享一個癌症病人的故事,或許可以間接看出一些台灣醫療的照護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