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生而為山,何必是朵花?》優美的書名讓我在心中反覆唸了兩三次。光看書名,我第一個想法是,應該是要你做自己的一本書吧,不要去活成別人心中想要的樣子及期待。
《你生而為山,何必是朵花?》
這是一本談內耗的書。對作者而言,外婆的存在如同一股巨大的力量,在作者的成長路上,帶給她內心的平靜及安定感。她的外婆一生坦蕩,不內耗不自責也不取悅別人,活出對得起自己的人生哲學,不時的帶給作者關於親情、工作、人際關係、金錢及心理層面的開導與智慧。讀這本書時,會讓人覺得自己好像也上了一堂人生成長課。
從原生家庭談內耗
有「人」的地方就容易有爭執,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是最容易消耗我們內心能量的關係系統。我們最直接接觸到的原生家庭,很多時候也是最容易引起我們內耗的來源之一。與家庭成員相處帶來的自我消耗,通常難以解決。對小孩而言,父母是上位者,自己是處於弱勢的一方,倘若今天這個孩子,性格上是比較軟弱溫和的,這樣的孩子會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有時候光是一句話就會在腦袋裡面反覆排練好幾回,更別說是提出反抗,他們會全盤接受父母給予的一切教育方式,包含打罵、言語上的否定攻擊,更嚴重一點甚至還會覺得:父母這樣做是為我好,父母永遠都是對的,一定是因為我不好,父母才會用這種方式對待我。
隨著時間一久,孩子在這樣負能量的環境底下生存,他會自然而然地認為這樣的管教方式是對的,形成父母越來越強,孩子越來越弱的循環,長久下來,孩子變得更加難以反抗,孩子會認為跟父母溝通沒有用,與其跟父母衝突,不如委屈自己接受現況,反正不改變就沒有事,養成一種:只要我順從,我就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
這樣的孩子其實是很害怕衝突發生的,一旦他們表明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心情,勢必會跟父母大吵大鬧一番,孩子不想要看到這樣的局面,於是繼續退讓,一直退讓,退讓到讓父母以為自己的小孩就是這麼沒主見、這麼軟弱。
這就是為什麼原生家庭的影響對一個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作者的父母,當一件事情或一個問題發生,他們從來都沒有想要更深入的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總是繞著問題表面去教育他們的小孩,如果遭遇到不好的事情,她的父母都會要她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被別人欺負了,她的父母只會認為是自己的小孩有問題,不然為什麼只找你麻煩而不是找別人。長久下來,得不到父母的支持與理解,孩子會活得越來越畏縮膽怯,甚至會把「就是因為我不好,別人才會欺負我,我才會遇到不好的事情」的念頭輸進腦袋,當一個孩子被否定久了,他自然就會認為自己就是父母口中說的那樣子。
作者的父母跟外婆的教育理念完全不同,遇到事情,外婆會站在作者的角度去關心及分析,有錯就想辦法改正,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下次若再遇到就會知道如何應對,而不是一味的責罵、否定、挖苦、講道理。孩子要的其實只是理解,你能不能站在我的角度思考,你能不能跟著我一起分析,你能不能讓我有學著自己做決定的權利,而不是總用自己的觀點強行灌輸給孩子,還認為這樣做才是對孩子最好的。說穿了,在某種程度下,父母只是想用這樣的方式控制孩子。這也就是為什麼,她喜歡與外婆相處,遇到問題就會去找外婆訴說並尋求解決方法,因為跟父母說也沒有用,反而會削弱她的自信心。
你是最珍貴的存在,你唯一要取悅的人是你自己
生活已經不容易了,我們實在不需要也不必要為了其他人消耗自己的內心能量,那對自己是很不好的,久了是會生病的。今天這個其他人,可以是你的同事、朋友、另一半、家人,甚至是一個陌生人。你唯一要取悅的人是你自己,試著每天都問自己今天好嗎?今天我有怎樣的感受?我過得快樂嗎?
「做自己」並不是要你肆無忌憚的挑戰別人、違反社會道德,而是你能學會在任何處境下都不要讓自己有絲毫委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你得先好好照顧自己,蓄滿內心的能量,才有餘力應對生活帶來的各種難題與黑暗。
從今天起,以自己的感受為優先,學會欣賞及善待自己。感覺餓了就好好吃飯、感覺累了就好好睡覺、感覺天冷了就幫自己添衣物、感覺想出門走走就起身出發去散散步、感覺今天慵懶了就什麼事都不做也沒有關係,這些都是你可以善待自己的方式,而且不需要花很多錢。在你的世界裡,你要記得,你是最珍貴的存在,沒有任何人可以控制你的世界要怎麼運行。
Info
書名:你生而為山,何必是朵花?
分類:大眾心理學
作者:理微塵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01
#你生而為山何必是朵花 #圓神出版社 #閱讀 #書評 #閱讀心得 #閱讀治癒所 #心理勵志 #大眾心理學 #內耗 #自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