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你意識到工作替你帶來健康上的問題,那就是一個要你停下來的訊號。不管我們從事任何工作或任務,若犧牲掉健康,健康不僅包含身體上的病痛,壓力、憂鬱、焦慮、失眠等這些心理層面也是。而最容易被我們忽略的,是心理上、情緒上的健康問題。首先你要健康,其他都是其次。擁有健康,我們才有體力工作賺錢,也才有餘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請叫我遊民小姐》作者曾經在廣告界沒日沒夜的為工作奉獻,長期的作息不正常再加上追求效率的工作高壓下,她的身體開始出了狀況,讓她意識到自己必須停下來審視自己與工作之間的關係。這本書透過她生動及幽默的文字,寫下她在職場上的遭遇以及為什麼嚮往遊民的生活。
我沒有待過廣告業,但想像中的廣告業是每日跟各種不同的文案相處,絞盡腦汁為客戶為品牌設計出最適合的廣告文案。會進入廣告業也許多半都是對廣告有點興趣,可能還有些對這份工作的期待及熱情。但若像作者一樣,這份工作迫使你必須犧牲自己的生活及身心健康,沒日沒夜的加班時,再多的熱忱,會不會有燃燒殆盡的一天?
我很喜歡她說:「當我們對理想生活產出更強的欲望,才會放下那些自以為很重要的人事物。」這句話我反覆讀了好幾遍。有的人覺得我就是要賺很多錢,在事業上一路往上爬,住超級好的房子,追求高品質生活;有的人覺得我的收入只要能夠支付我的基本開銷,還有點餘錢可以留下來去做投資之類的這樣就好,更嚮往的是成為時間富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管我們是哪一種人都沒有對錯。任何的選擇都會帶來取捨,你選擇了什麼,必然就會捨棄另一個什麼。沒有哪個選擇是最好的,你所做的每個決定,都是在那個時間點下,你覺得最能接受的,而且最適合你的。
我可能是更傾向後者的那類人。當我漸漸放下他人對我的期待,甚至是自己給自己的設限,意識到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是怎樣的模式,我才慢慢地放下我一直認為就是要在職場晉升,到了一定年紀該是要主管的定義才是所謂成功的樣子。可是人本來就有不同的個性及特質,對於成功的定義並不能用同一套標準。現在想想,我覺得那時候的我,更在意別人怎麼看待我。
我曾經也是在職場上停不下來的人,那時候幾乎不太會去想,甚至是覺得自己沒有多餘的心力去從事對自己好的方面,比如運動、閱讀這一類的,如果有,通常也都維持不久。還沒離職之前,我認為離職就是不好的,直到公司出了一些狀況,迫使我不得不面對早已走到盡頭的工作。離職之後,一開始都會很焦慮,每日習以為常的動線突然沒了,我還以為我真的驗證離職就是不好的,曾經也有想過到底為什麼要離職(笑)。順著時間流逝,我的心情及心態也跟著慢慢調整:原來離開不適合的地方,感覺真的會很好。原來在我心底深處一直有我嚮往的理想生活,只是暫時被為了生計忙到焦頭爛額的我給擱置了。
「遊民」這兩個字也許多半帶有負面的意味,在普遍的眼光底下,這類人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就跟暫時離開工作崗位的人,在家人、朋友、鄰居眼中,只會覺得你很懶散。各種關心的言語此起彼落:「你到底要耍廢多久?為什麼還不去找工作?整天看你也沒在幹嘛?你還要休息多久?」別人的擔心指數似乎都比當事人來的多。然而,這些困惑都只是從表面看你這個人,鮮少會有人真正去關心你之前辛苦了多久,在職場上做出多少豐功偉業。只覺得你千萬不能停下來,停下來就是不好的。倘若我們沒有適時地替自己踩煞車,我們又怎能知道什麼才是對我們最好的?
《請叫我遊民小姐》作者用自身的經歷,呈現了除了在職場工作以外還有其他選擇。像遊民精神那樣的人生哲學,獲取時間跟身心最大的自由度,你也能過上自己喜歡的日子,活得更自在更快活。
Info
書名:請叫我遊民小姐
分類:心理勵志、大眾心理學、人生哲學
作者:遊民小姐
出版社:今周刊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23
#請叫我遊民小姐 #今周刊 #閱讀 #書評 #閱讀心得 #閱讀治癒所 #心理勵志 #大眾心理學 #自我成長 #人生哲學 #工作 #職場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