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伴)高山百岳的畢業禮:幼兒園獨特的挑戰與成長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有時候,孩子的成長,不是從學會一件事情開始,而是從「走過一段挑戰」啟程。

這次,我想記錄一場特別的挑戰——

我家兩個小朋友就讀的幼兒園有一個傳統,就是準備畢業時,不單會領到證書,還會有一場「高山上的畢業典禮」。

raw-image



爬山,不僅是體驗,也是人格的淬鍊

幼兒園的理念很不同。

沒有強調雙語教育、才藝活動或是小學前的「知識儲備」,而將重點聚焦在「人格發展」。

為了畢業前的挑戰,學校每年都安排畢業班的孩子,攀登一座台灣百岳,沒錯,不是家裡附近的郊山,是百岳。並在山頂上,完成練習已久的「太鼓儀式」。

這聽起來或許不可思議,尤其對不到六歲的孩子來說,更是不簡單的挑戰。

正因為不簡單,才顯得這段旅程的意義非凡。


訓練,讓挑戰變成可能

這不是突如其來的活動,學校會從升大班暑假五歲出頭開始,為期一年的訓練,並設計完整的訓練計畫。

每個月至少一次的登山活動,從簡單的小山開始,慢慢增加距離與難度。

每一次行程,不單單只有爬山,更包含沿途植物的導覽、戶外大自然環繞的共食、遊戲化的大地活動與驚奇的美食饗宴。 孩子在「玩」的過程中,自然而然認識了山,也學會累積。

學校從來不會因為天氣而取消登山。

無論晴天、陰天、小雨或大雨,只要排定了日期,就會準時出發。 這樣的堅持,讓孩子們不把爬山當成「特殊活動」,不因為氣候的變化而提心吊膽,反而可以很平靜與期待的期待這大班的日常生活。


裝備,是對挑戰的尊重

學校每一次活動除了幼兒園的園長、當班老師、也會聘請兩位以上的高山嚮導一同前往,並於出發前根據一份詳細的裝備表,準備到位的裝備。

同時要求孩子和家長,一起檢查與準備所有物品,更有趣的是,必須由一個五歲多的小孩自行打包,因為他自己需要知道東西放在哪裡,需要學會照顧自己。

  • 具備胸扣與腰扣的登山背包、背包雨套
  • 標準登山鞋
  • 排汗衣、中層保暖、外層防風外套,外加羽絨衣
  • 兩件式雨衣,禁止攜帶小飛俠
  • 頭盔、登山帽、手套
  • 兩個水壺、香蕉雨香蕉盒、零食包、垃圾袋
  • 擦汗毛巾、面紙、被用口罩
  • 登山杖

這些細節,讓孩子從小習慣:未來面對挑戰,將應證這些準備的效果。

raw-image



特別的一年,特別的山

每年,學本會選擇「合歡山主峰」作為挑戰的地點,難易適中且山頂平台寬廣適合打鼓。

但去年地震後,合歡主峰步道受損,修復至今仍未完成,原本規劃合歡東峰,但考量打鼓空間,改由鄰近的「石門山」替代。

石門山是台灣百岳中難度最低的一座,但對孩子來說,依然困難重重。


家長的心態,比孩子更難調整

這樣的活動,對學校來說,是一種風險與責任的承擔,對很多這樣的類似的幼教機構都會避之唯恐不及。

對家長來說,更是一次心態的洗禮,雖然招生時都會進行說明,大部分家長也是被這樣的教育理念所吸引。

但每年,都會有一些家長主動選擇放棄,甚至轉校。

另一方面,有些家長雖然參加,但心裡始終存有怨言——

「小孩子那麼小,要背那麼重,還要裝兩大瓶水,會不會影響發育?」

「小孩的表情看起來好苦,真的要繼續嗎?」

「天氣這麼差也要去爬山?不能改時間嗎?」

「為什麼小孩爬山,大人也要準備完整裝備?」

「這些東西買了可能以後也用不到,好浪費。」

問題包含但不限於這些,且可能存在抱怨的同溫層~~

我知道,這些反感,是來自於對「挑戰」本質的不理解。


登山過程中,我學會的兩件事:面對挑戰的真實態度

第一件——準備,是對挑戰的基本尊重

哥哥四年前完成過這個挑戰(當時爬合歡主峰),加上國小一年級時,跟著他一同準備練習,完成從戒茂斯上嘉明湖四天三夜的歷程。

我明白,面對高山,寧願「備而不用」。

因為高山的變數,不是誰可以預期的。

  • 海拔超過3000公尺,氣溫比平地低了將近20度,沒有做好防護可能都會有失溫的風險。
  • 氣壓低,容易有高山反應,身體狀況隨時變化,甚至引發高山症的可能。
  • 天氣變化劇烈,可能前一秒風和日麗,後一秒風強、霧濃、雨大,任何天氣都有可能瞬間轉變。

裝備,不是為了形式,而是為了安全,比裝備更重要的是安全意識。

寧可帶了不用,也不能需要時沒有。

第二件——不帶預期,才能寬心接受變化

我們出發的前一天,先到清境住一晚,這安排一來是讓身體一步步適應高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大家多睡一點。當天,清境的天氣很好,陽光舒適,雲層柔和。

很多人以為,這會是一場輕鬆愜意的登山之旅。

但真正到了山上,風很大、霧很濃、雨斷斷續續地下著,體感溫度不到5度。

raw-image


這樣的天氣,讓所有人措手不及。

如果原本心裡一直期待「好天氣、好風景、好體驗」,

那這些都會被打破,情緒也會久久不能釋懷。

真正的心態是:不期待不設限,只對過程努力。正所謂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

這些,都是高山教會我的事。


練習慢下來,是一種成長

在山上,我的心情是輕鬆的,因為我有充足的準備,也知道如何應對。

身旁較沒經驗的其他家長,在緊張、焦躁時,也能適時開開玩笑給予建議,協助調整大家的心情。

爬山,不是比誰快,也不是為了所謂大景。

而是在過程中,試著慢一點,感受呼吸,練習欣賞。

哪怕是強風吹打在臉上,雨水滲透進衣服,

這些不舒服的當下,也是一種珍貴的體驗。

raw-image



看見他們,也看見自己

因為哥哥經歷過幾次挑戰,在過程中顯得相當淡定,讓人感到開心。

再看著妹妹與同學一群走在最前(學校刻意讓孩子與家長隊伍分開,避免小朋友的依賴心理),一步步前進、努力,更覺得欣慰。

選擇一個對的環境,讓他們在如此小的年紀,有機會應對風險、練習準備自己、相信過程。

這樣的經驗,在不遠的未來,有機會堆砌出心理燈塔,引領著他們持續向前。


爬山,是孩子的畢業禮,太鼓表演更看到近一年辛苦練習的成果。

對父母來說,或許走在前面6歲的小孩,心裡還在擔心爸媽跟不跟得上,需不需要停下來等待。

你是否也有類似的陪伴體驗,也會帶小朋友一起妥善的冒險呢?歡迎與我分享你的故事,把內容分享給需要的人,從過程中,我們需要練習照顧自己,免得在前進路上,反而讓小小朋友擔心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啃談』Ken's Talk
4會員
32內容數
2025/04/29
服務業該不該對客戶分級?在「以客為尊」的款待精神下,我們是否仍能實施資源的策略性配置?這篇文章從課堂上的商業案例出發,延伸至房地產與飯店業的實務經驗,深度探討「制度上的公平分級」與「態度上的真誠款待」如何並存,並提出透明、可監督的機制設計,讓每位客戶都感受到被尊重,同時讓企業資源運用達到最佳效益。
Thumbnail
2025/04/29
服務業該不該對客戶分級?在「以客為尊」的款待精神下,我們是否仍能實施資源的策略性配置?這篇文章從課堂上的商業案例出發,延伸至房地產與飯店業的實務經驗,深度探討「制度上的公平分級」與「態度上的真誠款待」如何並存,並提出透明、可監督的機制設計,讓每位客戶都感受到被尊重,同時讓企業資源運用達到最佳效益。
Thumbnail
2025/04/25
在職場協作中,認知差異往往被誤認為是溝通問題。本文從一段魚骨圖的討論出發,拆解「事實 vs 問題」的本質差異。透過下雨的生活比喻與認知機制解析,提醒我們:許多痛苦來自於「解錯問題」。接受事實,是修養;解決問題,是能力。只有釐清,才能在職場中真正高效,也才能停止不必要的抱怨,專注於行動。
Thumbnail
2025/04/25
在職場協作中,認知差異往往被誤認為是溝通問題。本文從一段魚骨圖的討論出發,拆解「事實 vs 問題」的本質差異。透過下雨的生活比喻與認知機制解析,提醒我們:許多痛苦來自於「解錯問題」。接受事實,是修養;解決問題,是能力。只有釐清,才能在職場中真正高效,也才能停止不必要的抱怨,專注於行動。
Thumbnail
2025/04/24
在職場裡,總有一些夥伴與人為善、樂於順手補位,看似是合作力強的人選。這樣的「合作」,真的是高效團隊的養分嗎?從一段真實對話出發,以籃球防守比喻,深刻揭示「合作≠補位」,而是責任清晰、訊號同步與互相信任的節奏。幫忙,其實是一種無聲的干擾。真正的合作,是讓每個人都能站穩自己的區域,並勇於發出訊號。
Thumbnail
2025/04/24
在職場裡,總有一些夥伴與人為善、樂於順手補位,看似是合作力強的人選。這樣的「合作」,真的是高效團隊的養分嗎?從一段真實對話出發,以籃球防守比喻,深刻揭示「合作≠補位」,而是責任清晰、訊號同步與互相信任的節奏。幫忙,其實是一種無聲的干擾。真正的合作,是讓每個人都能站穩自己的區域,並勇於發出訊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我鼓勵兒子參加比賽,但兒子卻拒絕,他透過比喻,讓我充分理解了他的心情。文章內容溫馨感人,讓人回味。
Thumbnail
我鼓勵兒子參加比賽,但兒子卻拒絕,他透過比喻,讓我充分理解了他的心情。文章內容溫馨感人,讓人回味。
Thumbnail
幼兒園是寶貝踏入校園生活的第一個階段,與分離焦慮主題不同,上學繪本書單希望能幫助孩子了解上學的原因、認識學校的作息與學習內容、如何與朋友相處,以及可能遇到的緊張、不安情緒,最後終將適應,並且欣然邁向上學之路。藉此建立孩子對校園生活的期待感,對學校有正向認識。
Thumbnail
幼兒園是寶貝踏入校園生活的第一個階段,與分離焦慮主題不同,上學繪本書單希望能幫助孩子了解上學的原因、認識學校的作息與學習內容、如何與朋友相處,以及可能遇到的緊張、不安情緒,最後終將適應,並且欣然邁向上學之路。藉此建立孩子對校園生活的期待感,對學校有正向認識。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Thumbnail
紀錄下在山上曾經發生的事情。 這批孩子在山上的狀態很好,雖然有著正值青春期的紛紛擾擾,但也有著青春期所具有的無限精力。這些精力從內在迸發,滿溢至每一吋身體,如同強力的馬達推動著他們,是一幅美好的畫面。
Thumbnail
紀錄下在山上曾經發生的事情。 這批孩子在山上的狀態很好,雖然有著正值青春期的紛紛擾擾,但也有著青春期所具有的無限精力。這些精力從內在迸發,滿溢至每一吋身體,如同強力的馬達推動著他們,是一幅美好的畫面。
Thumbnail
透過6歲兒子參與我的PMP證照慶祝餐會,他勇於舉手,上台自我介紹的過程,讓讀者可以感受到親子之間的溫馨和成長,同時也能從孩子的勇於舉手的故事中得到啟發。 這篇文章將帶給您溫暖的感受,同時激勵您勇於面對挑戰,勇敢追求夢想。
Thumbnail
透過6歲兒子參與我的PMP證照慶祝餐會,他勇於舉手,上台自我介紹的過程,讓讀者可以感受到親子之間的溫馨和成長,同時也能從孩子的勇於舉手的故事中得到啟發。 這篇文章將帶給您溫暖的感受,同時激勵您勇於面對挑戰,勇敢追求夢想。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前幾天妞的幼兒園是最後一天上課 學校辦了期末成果發表會,並且有個「抽獎」的環節 但是…您們知道的…因為獎項有大有小 孩子有時抽到獎了…反而不開心XDD 喜的是孩子的好友J送了妞另一個禮物 憂的是沒多久…J又反悔了想要回去GG 面對孩子間的人際議題,該怎麼解呢?
Thumbnail
前幾天妞的幼兒園是最後一天上課 學校辦了期末成果發表會,並且有個「抽獎」的環節 但是…您們知道的…因為獎項有大有小 孩子有時抽到獎了…反而不開心XDD 喜的是孩子的好友J送了妞另一個禮物 憂的是沒多久…J又反悔了想要回去GG 面對孩子間的人際議題,該怎麼解呢?
Thumbnail
幼兒開學了,家長要怎麼做呢?讓我們一起迎接上學吧!
Thumbnail
幼兒開學了,家長要怎麼做呢?讓我們一起迎接上學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