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談)從籃球防守看懂真正的高效團隊合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從籃球場的防守區,看懂高效團隊關於合作的智慧


合作,只是幫忙嗎?

在職場裡,常常聽到一句話:

「要學會和別人合作。」

不論是新人訓練、團隊會議,甚至在KPI職能評鑑裡,「合作能力」被視為一項極為重要的指標。大多數人對「合作」的直覺理解,就是:「互相幫忙、互相補位、保持和諧。」

但,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

最近對團隊裡一位夥伴的觀察,我問了問自己:「所謂的合作,真的是相互幫忙嗎?」


總是笑瞇瞇、樂於助人,是最佳合作夥伴?

這位夥伴,人非常客氣、與人為善,跟他互動都會覺得很舒服。樂意幫忙,連不是份內的事,當別人有小缺口,都會「順手補一下」。

連其他人缺資料,也沒催促,自己默默把缺的那塊補齊;工作流程中某個人掉鍊子,也選擇靜靜把漏洞補好。

這樣的夥伴,在傳統團隊中,會被誇讚願意捨身為別人的「合作典範」——因為好說話、不計較、補位快。

但在我的觀察中,這並不是高效團隊期待的樣子。


茶水間的對話,揭開「順手合作」的盲點

有天在茶水間,我跟夥伴聊到這件事。

我說:「據我觀察,你常會順手幫別人補位,這樣的合作方式,你怎麼看?」

他笑了笑說:「既然大家是同一個團隊,公司也強調合作分工的理念,本應互相協助,這樣運作才會順暢,況且今天我幫別人,明天別人也會幫我。難道不是這樣嗎?」

他這麼說,似乎完全合理,無懈可擊。

但我忍不住反問:「你覺得,這樣的順手幫忙的習慣,有助於我們形成一個高效團隊嗎?」

他頓了頓,顯然沒有想過這個角度。

「為什麼?幫助別人,與高效團隊又有甚麼關係?」

這是他當時真心的疑問。


大學打籃球時,教練告訴我們的事

我說:

「你知道嗎?以前大學打籃球時,在進行防守時,教練常提醒我們三件事。」
  1. 每個人都有自己明確的防守區域。
    無論是中鋒、前鋒還是後衛,每個人都有自己該負責的位置。這個區域內,發生什麼事,第一責任人就是你,因為球隊把這個地方交託給你了。
  2. 不能悶著頭防守,要不斷喊話。
    當對方球員突破你的防守區域時,不能只有自己死守,而是要喊出來:「換防!」、「協防!」、「過人喔!」,要讓鄰近隊友知道現在發生了什麼事,因為你不是孤單一人,你還有隊友。
  3. 隊友要及時回應,不能只是默默補位。
    當主要防守人喊出來時,鄰近的隊友要大聲回應:「我來!」、「你退!」、「包夾!」,讓發出需求的隊友知道,你已經做出反應。
raw-image


所有人在初期練習時,都免不了被教練反覆提醒,大家加入球隊在個人技術都有一定基礎,但在整體運作上卻漏洞百出,甚至心態會有點抵觸,覺得很麻煩,靠直覺打就好。但當大家在真實比賽中慢慢體會到協同威力,團隊的效率,甚至高度專注下進入集體心流,真的會讓人有淋漓盡致的高峰體驗。


你順手補了,但他人卻沒意識到自己漏了

我說:

「你知道你的狀況是什麼嗎?為什麼會阻礙高效團隊的形成呢?」

就像你在場上,看見隊友沒守好,他沒喊、你也沒提醒,只是直接衝去補位。

這樣的行為,有兩個問題:

  1. 沒有信任隊友的能力。
    因為心理上你不相信對方,不相信他能補救,乾脆自己做了就好,因為這樣最快。
  2. 剝奪了隊友成長的機會。

隊友根本沒意識到自己漏防了,也不會從這次經驗中學到怎麼防好這個區域。

raw-image


長久下來,這樣的漏洞會一直存在,你的無聲補位,造就團隊整體極限的天花板。

當然,你可能會覺得錯不在你,可能是對方沒有工作品質,但我們討論別人並沒有意義,可以優化的就是眼前自己的行為。


真正懂合作,是信任、溝通、回應

我告訴他:

「高效的團隊,必須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區域,站穩自己的位置,同時不斷地發出訊號,讓整個隊伍保持同步,並能針對別人發出的訊號做出反饋與行動。」

  • 要練習信任別人負責的守備範圍。
  • 當自己出現漏洞時,要明確表達需要他人協助的需求與指示。
  • 隊友喊出漏洞時,除了行動補位,也要回應讓對方知道自己的行動。
  • 如果你看到對友漏洞時,需要喊出來,不能只有默默補位。

這樣的合作模式,才是真正高效的基礎。


合作是為了讓彼此有空間站穩

那天的對話,後來夥伴跟我說:

「原來我的順手幫忙,可能對團隊是種干擾……」

我說:

「這不是干擾,是你的好意沒有對上團隊的節奏。」

幫人是好事,但如果從沒告訴對方需調整的部分,就永遠都學不會。

如果一個團隊,都是靠彼此默默補位來運作,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但實際上是漏洞百出,因為沒有人真正面對自己的區域責任,這樣的團隊在太平盛世沒問題,真正進入風暴圈時,是會解體的。

或許這是觀察一件事的時空視角差異,當我們把視角拉到長期的未來,考慮到團隊的成長與可能性,就需要調整對應的管理作為。


領導者的角色,是設計出「信任與訊號流動」的場域

這次對話後,我自己也反思,作為主管,會不會一不小心,落於誰幫太多、誰做太少的爭論,應該是:

  • 要怎麼讓每個人敢站穩自己該站的位置?
  • 要怎麼讓大家習慣發出訊號,而不是悶著頭自己做?
  • 要怎麼讓團隊進入那種高效的「心流狀態」,而不是補來補去的假性合作?

這些,才是領導者真正該思考的事。


合作,不應只有善意,更該是成長節奏的拿捏

未來,需要時不時提醒自己:

「合作不是把對方的事補起來,而是讓他站穩,讓他知道他漏了哪裡,然後一起守住這個區域。」

順手幫忙很容易,但站穩位置,敢喊敢應,才是團隊真正的力量。


讀到這邊的你呢?

你的團隊裡,有沒有那種「順手合作型」的夥伴? 你又是怎麼看待「合作」這件事的?

歡迎留言給我,我們一起思考,怎麼讓合作,不只是善意,而是高效的節奏流動。

也歡迎把內容分享給需要的夥伴,一起學習與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啃談』Ken's Talk
4會員
32內容數
2025/04/29
服務業該不該對客戶分級?在「以客為尊」的款待精神下,我們是否仍能實施資源的策略性配置?這篇文章從課堂上的商業案例出發,延伸至房地產與飯店業的實務經驗,深度探討「制度上的公平分級」與「態度上的真誠款待」如何並存,並提出透明、可監督的機制設計,讓每位客戶都感受到被尊重,同時讓企業資源運用達到最佳效益。
Thumbnail
2025/04/29
服務業該不該對客戶分級?在「以客為尊」的款待精神下,我們是否仍能實施資源的策略性配置?這篇文章從課堂上的商業案例出發,延伸至房地產與飯店業的實務經驗,深度探討「制度上的公平分級」與「態度上的真誠款待」如何並存,並提出透明、可監督的機制設計,讓每位客戶都感受到被尊重,同時讓企業資源運用達到最佳效益。
Thumbnail
2025/04/25
在職場協作中,認知差異往往被誤認為是溝通問題。本文從一段魚骨圖的討論出發,拆解「事實 vs 問題」的本質差異。透過下雨的生活比喻與認知機制解析,提醒我們:許多痛苦來自於「解錯問題」。接受事實,是修養;解決問題,是能力。只有釐清,才能在職場中真正高效,也才能停止不必要的抱怨,專注於行動。
Thumbnail
2025/04/25
在職場協作中,認知差異往往被誤認為是溝通問題。本文從一段魚骨圖的討論出發,拆解「事實 vs 問題」的本質差異。透過下雨的生活比喻與認知機制解析,提醒我們:許多痛苦來自於「解錯問題」。接受事實,是修養;解決問題,是能力。只有釐清,才能在職場中真正高效,也才能停止不必要的抱怨,專注於行動。
Thumbnail
2025/04/23
一位曾經共事的夥伴準備再次轉職,談起過往第一份工作的主管與影響時,讓我深刻看見職場早期的「習慣養成」,其實很多時候不只關乎個人努力,更來自於環境、風格與制度的「格式化訓練」。這篇文章,記錄我從觀察、理解到陪伴他的過程,也思考作為主管,我們究竟能不能成為那位真正給出解藥的人。
Thumbnail
2025/04/23
一位曾經共事的夥伴準備再次轉職,談起過往第一份工作的主管與影響時,讓我深刻看見職場早期的「習慣養成」,其實很多時候不只關乎個人努力,更來自於環境、風格與制度的「格式化訓練」。這篇文章,記錄我從觀察、理解到陪伴他的過程,也思考作為主管,我們究竟能不能成為那位真正給出解藥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 為您帶來掌握高效團隊的三大關鍵秘訣 🌟 你是否渴望打造一個高效且成功的團隊?在我們最新一期的Podcast中,揭示了《#高效團隊默默在做的三件事》,無論你是領導者還是團隊成員,都將受益匪淺。 🔑 重點一:打造安全感 高效團隊的首要任務是創造一個讓成員感到安全的環境。通過認
Thumbnail
🌟 為您帶來掌握高效團隊的三大關鍵秘訣 🌟 你是否渴望打造一個高效且成功的團隊?在我們最新一期的Podcast中,揭示了《#高效團隊默默在做的三件事》,無論你是領導者還是團隊成員,都將受益匪淺。 🔑 重點一:打造安全感 高效團隊的首要任務是創造一個讓成員感到安全的環境。通過認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章主要討論如何建立一支高效率的團隊,並深入剖析2012年的湖人隊所面臨的角色衝突及解決之道。同時參照貝爾賓博士的理論,提出團隊成員的類型及角色,並探討團隊應該如何適度結合各類型的成員。最後,從主管及下屬的角度提出建議,以改善團隊綜效,化解衝突。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章主要討論如何建立一支高效率的團隊,並深入剖析2012年的湖人隊所面臨的角色衝突及解決之道。同時參照貝爾賓博士的理論,提出團隊成員的類型及角色,並探討團隊應該如何適度結合各類型的成員。最後,從主管及下屬的角度提出建議,以改善團隊綜效,化解衝突。
Thumbnail
在現今職場環境中,溝通技巧被視為職業成功的關鍵。無論是團隊協作、項目管理,還是客戶溝通,有效的溝通都能夠顯著提升工作效率,並建立穩固的人際關係。然而,許多人在職場溝通中遇到挑戰,如誤解、衝突,甚至是合作障礙。因此,掌握職場溝通的技巧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將深入探討有效溝通的5大秘訣,
Thumbnail
在現今職場環境中,溝通技巧被視為職業成功的關鍵。無論是團隊協作、項目管理,還是客戶溝通,有效的溝通都能夠顯著提升工作效率,並建立穩固的人際關係。然而,許多人在職場溝通中遇到挑戰,如誤解、衝突,甚至是合作障礙。因此,掌握職場溝通的技巧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將深入探討有效溝通的5大秘訣,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建立高效的工作團隊所需的要素,從激勵和溝通到目標設定和團隊文化。團隊中最有影響力的人通常是真誠且善於聆聽的人,而不一定是經理或領導者。透過激勵、測試、測試再測試和克服人為障礙的過程,可以建立一支高效的團隊文化,這對團隊的成功至關重要。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建立高效的工作團隊所需的要素,從激勵和溝通到目標設定和團隊文化。團隊中最有影響力的人通常是真誠且善於聆聽的人,而不一定是經理或領導者。透過激勵、測試、測試再測試和克服人為障礙的過程,可以建立一支高效的團隊文化,這對團隊的成功至關重要。
Thumbnail
隨著疫情的變化,運用科技的連結,管理者能一目瞭然各員工的職責,團隊文化與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大於辦公室位置距離,書中有團隊架構和文化的設計,三C模型可以指明實現團隊和文化目標所需的發展方向,打造理想的工作團隊需要學會設定團隊期望值並進行溝通。
Thumbnail
隨著疫情的變化,運用科技的連結,管理者能一目瞭然各員工的職責,團隊文化與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大於辦公室位置距離,書中有團隊架構和文化的設計,三C模型可以指明實現團隊和文化目標所需的發展方向,打造理想的工作團隊需要學會設定團隊期望值並進行溝通。
Thumbnail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下,建立一個高效合作的團隊能夠促進創新,提升工作效率,並最終推動企業實現商業目標。因此,團隊協作課程成為了企業培訓計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本文將深入探討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團隊協作的5大策略。
Thumbnail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下,建立一個高效合作的團隊能夠促進創新,提升工作效率,並最終推動企業實現商業目標。因此,團隊協作課程成為了企業培訓計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本文將深入探討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團隊協作的5大策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