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Trump gives automakers some tariff relief
以下是此舉的重點解析:
一、關稅調整措施重點
1. 「去重疊」課稅(De-stacking)
- 取消「重疊課稅」,未來汽車進口只需繳納最高的一項關稅,不會再同時繳鋼鐵、鋁、汽車或與中國相關的毒品貿易關稅。
- 舉例:若汽車同時涉及鋼材與整車進口,只會就汽車部分繳納關稅,節省成本。
2. 關稅回溯退還(Retroactive Reimbursement)
- 已繳交的多重關稅可申請退還,對現金流緊繃的汽車製造商是一大緩解。
3. 外國零件關稅補貼
- 對未能即時國產化的外國零件,提供:
- 第一年:3.75%車價抵扣
- 第二年:2.5%車價抵扣
- 未來逐步取消補貼
- 該比例根據目前約15%進口零件比例推算(25%關稅 × 15% = 3.75%)
二、戰略用意與經濟效果
川普的主要政治訊號:
- 符合「美國製造再出發」政策主軸
- 給予汽車產業過渡期,而非直接放寬核心關稅(如整車25%)
- 向密西根州等汽車工業州釋放利多,為2025總統大選造勢鋪路(此命令在空軍一號上簽署、赴密西根造勢前發布)
對汽車業者的影響:
- Ford 與 Stellantis 皆發表支持聲明,顯示業界普遍視此舉為「利好但仍不夠」
- GM 尚未釋出具體回應,表示須待4月30日Q1財報會議進一步解析
三、市場與投資觀察點

四、政策核心訊息:
「在美國完成生產,就能贏。」
— 白宮商務部官員的話精確體現這項政策背後的結構性誘因: → 把供應鏈搬回美國,是唯一能享關稅優惠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