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原生家庭對愛的表達較為內斂保守,
能夠一家人圍坐吃飯、在餐桌上和諧地開開玩笑,
對當時的我而言,這就是「溫暖」的樣子。今天,心中突然又想起了前任的父母。
我真的非常感謝他們曾與我分享了另一種「家的樣貌」,
原來無論年紀多大,依然可以擁抱摯愛、可以牽手散步,
可以記得彼此的喜好與小小心願,那種「被放在心上」的感覺,真的令人無比動容。
曾經,因為情感中的挫折,我走進了心理諮商的旅程。
那時的我困惑不已:為什麼曾經如此相愛的我們,卻讓彼此的關係逐漸變得沉重與煎熬?
經過幾次深刻的諮商後,我才慢慢明白,
原來,我一直活在對「家庭」的夢幻泡泡中。
我內心早已對許多事情有了預設:家事應該如何分擔?節日該如何慶祝?情緒又該如何被接住與珍視?
我以為這些都是「理所當然」。
於是,當現實與期待不符時,
我不自覺地將失落感投射到伴侶身上,
覺得只有我在努力經營,覺得對方不夠用心、不夠愛我。
但事實並非如此。
其實,他的個性與我截然不同,
他是個生活規律、情緒穩定的人,做事不邀功,過節也很平淡,
無論我的情緒如何起伏,他總是以一貫溫和穩重的方式回應。
後來,他的行為並沒有改變,
但我卻重新感受到了愛的存在。
我終於明白了:真正的改變,發生在我的「心」。
我的心,決定了我如何看待一切。
曾經那個滿懷執著的我,以為的「愛」其實是「情執」。
愛,不是改變對方來符合自己的期待,
而是允許彼此成為自己,
在彼此的不同中,依然選擇靠近、欣賞與感恩。
感謝曾經的自己努力愛過,
也感謝一路上遇見的每一個人,讓我更靠近愛的真實本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