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力量:你的人生,其實由習慣主導《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圖 / Pexels

你每天做的事,真的是自己決定的嗎?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候:下班回家,把包包往沙發上一丟,就自然地走向廚房打開冰箱;假日明明沒設鬧鐘,卻還是在平常上班的時間醒來;或者手機滑完一輪社群,才突然想到,啊~我原本是想查明天的天氣。這些事,我們幾乎沒特別想,但卻一次又一次地重演。

這不是因為我們缺乏意志力,而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在默默跑著一套叫做「習慣」的自動程式。根據杜克大學心理學家 Wendy Wood 在2006年的研究,人類每天有超過40%的行為,其實都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而是由習慣驅動的。換句話說,我們以為自己在做決定,其實是習慣在幫我們自動導航


一本書,揭開習慣背後的秘密機制


那習慣到底怎麼形成?又能不能改變?這就是《習慣的力量: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這本書想回答的問題。

這本書的作者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是《紐約時報》的普立茲獎記者,他很擅長把複雜的科學研究講得像故事一樣有趣。他透過各種案例和訪談,帶我們一步步認識習慣是怎麼養成的,又該怎麼調整,甚至用來改變整個公司或社會的運作方式。


「習慣迴路」:大腦的省力三步驟


raw-image

圖片來源:https://news.readmoo.com/2022/06/08/the_power_of_habit/

書裡提到一個關鍵概念叫「習慣迴路」,也就是每個習慣都包含三個元素:提示(Cue)、慣性行為(Routine)、獎酬(Reward)。搞懂這個結構,是我們開始改變的第一步。

為了說明這點,書裡舉了一個經典的老鼠實驗。研究人員讓老鼠在T字型迷宮裡找巧克力。一開始老鼠還得摸索,但訓練久了,大腦的活躍區域從一路思考轉為只在起點提示聲響起,和最後找到巧克力那一刻特別活躍,中間反而冷靜下來。這代表老鼠的大腦把這個過程變成一種「自動導航」,交給基底核(Basal Ganglia)處理,而不是用耗能又忙碌的新皮質(Neocortex)。

raw-image

圖片來源:https://blog.17rich.com/review-power-of-habit/

簡單說,習慣是大腦為了省力,而設計的一種聰明偷懶法。


一個意外的發現:從烤肉串到城市安全

raw-image

圖 / AI生成

有趣的是,這本書的靈感之一,是來自杜希格在伊拉克戰區的採訪。他聽到一位美軍軍官在巴格達南方一個小鎮,用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手段,阻止了一場可能爆發的暴動。原來,這位軍官發現每次暴動前,群眾會先在廣場聚集,人越來越多、攤販出現、氣氛熱絡,最後有人丟石頭或瓶子就能點燃整個場面。結果這位軍官決定:不讓攤販進到廣場。群眾肚子餓了、找不到東西吃,大家就散了。留在廣場的這條習慣鏈就這樣被斷開了。

軍官回憶說:「一旦我明白了那只是個習慣時,要改變它就開始有跡可循。」


改變一個習慣,整個人生都會跟著轉動

raw-image

圖 / Pixabay

還有一個故事是關於莉莎‧艾倫,一位曾經陷入肥胖、債務纏身、職涯混亂的女性。她後來決定戒菸,然後整個人都不一樣了。她不只戒了菸,還瘦了下來,學會理財,進了研究所,有了穩定工作,甚至買了房子。

科學家研究她後發現,一個「關鍵習慣」(Keystone Habit)被改變後,整個生活模式就像骨牌一樣連鎖反應,重新排列組合。就像推倒第一張骨牌,一切跟著開始動起來。


習慣,不只是個人選擇,更是集體力量


從城市的衝突,到我們生活裡的小選擇,從一塊烤肉串到一支香菸,《習慣的力量》讓我們看到,那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習慣,其實正一點一滴地塑造我們的行為、文化,甚至命運。而只要我們願意去觀察、去理解,就能找到改變的開關。

這本書出版之後,引發了整個習慣研究的熱潮。像是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的《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BJ.福格(BJ Fogg)的《設計你的小習慣(Tiny Habits)》等書,都是在這個基礎上更進一步,提供了實際可行的做法。這些方法也被大量應用在企業文化、教育訓練、健康促進等領域。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圖 / 博客來


習慣,是你可以練出來的超能力


現在我們知道,習慣可以被拆解、被設計、被重建。我們也知道,改變雖然不容易,但絕對不是運氣或天賦,而是一種可以練習的技能。這些關於習慣的知識,不只是充滿希望,更是每個想變得更好的人,值得好好抓住的力量。

回頭看看你的生活,那些每天重複的小動作,是不是已經悄悄決定了你會變成什麼樣的人?接下來,你又想為自己重新養成哪些好習慣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今天也在學腦科學
10會員
6內容數
【用腦科學,駕馭人生】 有些改變,不是靠努力,而是靠理解自己。 這個專欄,每週陪你一起學腦科學,從專注、時間、情緒到習慣,慢慢練習,慢慢變得更好,走向想要的人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書的書寫主軸其實是習慣,內容在其他書中也都大略提過,所以今天這篇你可以當成是習慣的複習!用以檢視你自身的習慣與工作狀況。
Thumbnail
本書的書寫主軸其實是習慣,內容在其他書中也都大略提過,所以今天這篇你可以當成是習慣的複習!用以檢視你自身的習慣與工作狀況。
Thumbnail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Thumbnail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習慣構成生活的基本單位,每個習慣造就了每個小結果,最終影響人生。改變始於足下,從性實習慣開始,最終影響整個世界。
Thumbnail
習慣構成生活的基本單位,每個習慣造就了每個小結果,最終影響人生。改變始於足下,從性實習慣開始,最終影響整個世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本名為《逆習慣》的好書,講解了習慣對人生的影響,並分享了故事和心得。內容廣泛涉及習慣的形成、影響、以及改變習慣的方法,讀者可以從中汲取改變自己習慣的啟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本名為《逆習慣》的好書,講解了習慣對人生的影響,並分享了故事和心得。內容廣泛涉及習慣的形成、影響、以及改變習慣的方法,讀者可以從中汲取改變自己習慣的啟示。
Thumbnail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某些習慣對我們的影響力遠超過其他,這些習慣被稱作「核心習慣」。《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作者Charles Duhigg指出「核心習慣」的行為模式,在重塑商業運作和個人生活方式上具有顯著的力量。透過核心習慣所引發一連串的行為改變,逐漸地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某些習慣對我們的影響力遠超過其他,這些習慣被稱作「核心習慣」。《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作者Charles Duhigg指出「核心習慣」的行為模式,在重塑商業運作和個人生活方式上具有顯著的力量。透過核心習慣所引發一連串的行為改變,逐漸地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在Charles Duhigg的《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中,深入探討了習慣對於人類行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習慣來改善我們的工作和生活。Duhigg指出,大腦會尋找省力的方式來處理日常活動,讓習慣成為處理這些活動的主要方式。這是因為我們在動腦的過程中會耗掉許多能量,而習慣能讓大腦擁有更多休息,
Thumbnail
在Charles Duhigg的《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中,深入探討了習慣對於人類行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習慣來改善我們的工作和生活。Duhigg指出,大腦會尋找省力的方式來處理日常活動,讓習慣成為處理這些活動的主要方式。這是因為我們在動腦的過程中會耗掉許多能量,而習慣能讓大腦擁有更多休息,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