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王爾德的童話很難讀。
不是批判難看的意思。
而是以「童話故事」來說,王爾德寫的故事滿致鬱的(。)
看了心情通常不會很好 (˘・_・˘)
像是一點都不覺得快樂的《快樂王子》,莫名其妙犧牲且毫不值得的《夜鶯與玫瑰》,此外還有許多篇章......幾乎每一篇閱讀時都忍不住在心底抱怨、嘆息、翻白眼(。
還記得第一次看《自私的巨人》時有點生氣(?)
明明就是巨人私有的花園,為什麼只不過不願意開放給小孩子玩耍就要接受懲罰?
自己的東西一定要分享出去才叫不自私嗎?那我還是自私好了。(超級政治不正確w)
後來在看的時候,對於小男孩那段特別有感。
那已經是故事近尾聲,巨人發現小男孩身上有釘痕。剛開始直覺是「虐童」,可能那天從巨人的花園開心回家後因為某種緣故被打死,所以巨人後來才看不到他,直到變成天使的小男孩降臨要帶巨人上天堂。
這簡直社會案件!!!(#°Д°)
什麼暗黑童話!!(#°Д°)
可是後來仔細再看
只見孩子的一雙小手掌心上留有兩個釘痕,他的一雙小腳上也有兩個釘痕。
咦?這不是耶穌的聖痕嗎?
所以並非受虐痕跡只是成為小天使的印記?(˘・_・˘)
好喔。
總之不知為何突然沒消沒息的小男孩,就帶著一直等待他的巨人一起升天了(。)
這就是故事的結束。
童話和神話故事提到巨人時通常偏負面,不是又笨又呆又蠢就是很壞。
像是愚公移山、夸父追日,還有這篇只不過不想開放自家花園的巨人(欸
另外就是《傑克與魔豆》,我滿討厭這篇故事。
傑克靠著魔豆長出的莖闖入巨人的家,巨人的母親(or 太太)好心掩藏他的行蹤,但他不但不離開還一直跑去偷東西。
發現小偷的巨人當然要追,然後就因為傑克砍斷莖而摔死,從此傑克和母親便靠著從巨人那裡得到的財寶,過著幸福的日子。
據說這個故事要教人「把握機會」以及「勇氣和堅持的力量」???
闖進別人家偷東西還把人殺了,這有什麼正向意義??
不能因為對方是巨人就把所作所為合理化吧 (゚Д゚*)ノ
除非那些金銀財寶都是巨人搶奪來的,但故事裡都沒提到啊 (゚Д゚*)ノ
總之從小看童話時我腦袋都在想這些,一點童心都沒(揍
但《自私的巨人》這段劇情給予我《錯置的變奏童話II(06)》的靈感。
將巨人與小男孩之間的關係代入精靈王與聖山。
很多故事都有巨人死亡後變成自然一部分的橋段,像是《夸父追日》。
精疲力竭的夸父倒地不起,他的手杖化為桃花林,而他的軀體成為一座大山,名為夸父山。
在我腦中便跟《自私的巨人》相融合,成為如此橋段:
變成精靈的小男孩與巨人相會,為了永遠與小男孩相伴的巨人昇華了生命,化為一座巨山成為精靈男孩永遠的棲所,守護並陪伴彼此。
文章裡有些對話也暗示跟這段童話有關,包括要前往的地方叫做「巨人的花園」,希望有把聖山威嚴又慈藹且帶有童心的一面呈現出來XD
順提,「提拿佩提斯」是 tinea pedis 的音譯,至於 tinea pedis 是什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