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在「426大遊行」後的全面開戰?台灣政壇大清算即將來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台灣政壇上,賴清德的一席話如同投下一枚震撼彈。他在一次記者會上不僅提到「綠共」,還點名「藍共」與「白共」,並高喊「我們要一起反共」。這番言論瞬間引爆輿論,究竟是單純的政治反擊,還是預告一場大規模清查的開端?從「426大遊行」到賴清德的強硬回應,這一切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意圖?

「426大遊行」與賴清德的怒火

一切要從「426大遊行」說起。這場由國民黨與民眾黨聯合發起的活動,號稱是對民進黨政府政策的不滿宣洩。遊行中,他們將矛頭直指民進黨,將活動定調為「反綠共」,暗指民進黨有共產主義傾向,甚至試圖將「綠共」這個標籤貼在執政黨身上。這樣的定調,對民進黨來說無疑是一記重擊,尤其是對賴清德這位性格鮮明的政治人物而言,更是火上加油。

賴清德是誰?他是那位在礦工家庭長大、從基層一步步爬上來的政治硬漢。他的成長背景塑造了他嫉惡如仇、記恨心強的特質,甚至有人形容他「有點小心眼」。當國民黨與民眾黨喊出「反綠共」,等於是踩了他的痛腳。對賴清德來說,這不僅是政治攻擊,更是對他個人價值觀的挑釁。他怎麼可能忍氣吞聲?

遊行後不久,賴清德在一次記者會上丟出了震撼彈。他說:「不只是綠共,還有藍共和白共,我們要一起反共。」這句話瞬間扭轉局勢,從被動挨打轉為主動出擊。他不僅反駁「綠共」的指控,還將國民黨(藍)與民眾黨(白)拉下水,暗示在野黨也有「親共」嫌疑。這一招可謂高明,既轉移焦點,又為後續行動埋下伏筆。

賴清德的策略:先內後外,步步為營

賴清德的政治風格有個鮮明特點:先從內部下手,再對付外部敵人。這種「先內後外」的策略在他過去的行動中屢見不鮮。例如,他曾針對民進黨內的「害群之馬」展開大規模清查,抓出一批違紀或爭議人物。這樣的做法有雙重效果:一是整肅黨紀,鞏固自己的權威;二是向外界展示決心,讓後續對在野黨的行動顯得「公正合理」。民眾會想:連自己人都抓了,抓你們又有什麼不對?

這種策略並非偶然,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賴清德知道,如果一開始就對在野黨下手,可能被批評為「政治報復」。但如果先清理自家門戶,再轉向對手,就能在輿論上站穩腳跟。他要讓民眾覺得,這不是針對某個黨派,而是「全面反共」的正義之舉。

抓完自己人,接下來自然是在野黨。賴清德的言論已經透露出訊號:國民黨與民眾黨得小心了。他提到的「藍共」與「白共」,絕不是隨口說說,而是有備而來。問題是,他會怎麼出手?目標又是誰?

清查目標:誰是「藍共」與「白共」?

賴清德這次清查的焦點,很可能鎖定那些「經常去中國大陸接受招待」的在野黨成員。這些人可能是國民黨或民眾黨的黨員、幹部,甚至是地方要員。他們或許以旅遊、交流為名,接受中共相關部門的招待——食宿全包、機票報銷,甚至還有「人頭費」可拿。這樣的行為,在賴清德眼中,就是「親共」的鐵證。

別以為賴清德只是嚇唬人。他手上有什麼牌?答案很簡單:出入境記錄。這不是什麼高科技手段,而是政府隨手可得的資料。只要比對這些人的旅行紀錄,看看他們一年去大陸幾次、跟誰見面、拿了什麼好處,就能輕鬆鎖定目標。更可怕的是,他可能進一步挖掘這些人的通訊紀錄,甚至啟動監聽,挖出整個「團伙」。

被鎖定的人會面臨什麼指控?「共諜」是其中之一,但前提是他們得在政府機關內竊取情報。如果只是黨務人員或地方幹部,「共諜」這個帽子可能扣不上。這時,「第五縱隊」就派上用場了。這個詞最早由政治學者沈伯洋提出,指的是潛伏在內部、與外部勢力合作的「在地協力者」。賴清德只要把這個標籤貼上去,再加上「干擾選舉」「破壞政府運作」等罪名,就能名正言順地展開行動。

賴清德的行動藍圖:全台大清查即將展開

賴清德的野心絕不只限於雙北、宜蘭或高雄。他要的是一場全台範圍的「大清掃、大清算」。根據他的行事風格,這波行動可能從重點縣市開始,逐步擴散到其他地區。花蓮、雲林、苗栗……沒有哪個地方能置身事外。只要有「藍共」或「白共」的嫌疑,他就不會手軟。

賴清德會怎麼做?首先是情報蒐集。台灣的監聽系統早已涵蓋數十萬人,雖然平常沒時間逐一分析,但一旦鎖定目標,就能迅速調閱檔案。其次是交叉比對,將出入境記錄、財務往來與通訊內容拼湊起來,形成完整證據鏈。最後,他可能推動修法,例如強化《反滲透法》或《國家安全法》,為大規模逮捕提供法律依據。

除了顯而易見的黨員,還有另一群人值得注意:那些帶團去大陸的「領隊」。這些人表面上是組織旅遊,實際上卻負責聯繫中共單位,安排招待並分發好處。他們可能是地方黨部幹部、選舉樁腳,甚至是退休公務員。賴清德一旦挖出這些人,等於抓住了一條「食物鏈」,順藤摸瓜就能牽連更多人。

若賴清德的行動如果成功,將引發一場政治大地震。在野黨勢力可能被重創,國民黨與民眾黨的幹部恐面臨清洗。與此同時,民進黨內部的權力結構也可能因此調整,賴清德的地位將更加穩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周子愉
17會員
51內容數
用獨到觀點,分析國際局勢與台海政治,給讀者不一樣的思考角度。
周子愉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國民黨預計8月至9月進行黨主席選舉,台北市長蔣萬安近期連續拋出「消滅中華民國的是共產黨與民進黨」論述,並在2025年4月17日北檢抗議中率先提出倒閣主張,這除了是建構讓蔣萬安搶下黨內中生代話語權外,也讓蔣在未來(可能是2032或2036)攻總統大位。
Thumbnail
2025/04/29
國民黨預計8月至9月進行黨主席選舉,台北市長蔣萬安近期連續拋出「消滅中華民國的是共產黨與民進黨」論述,並在2025年4月17日北檢抗議中率先提出倒閣主張,這除了是建構讓蔣萬安搶下黨內中生代話語權外,也讓蔣在未來(可能是2032或2036)攻總統大位。
Thumbnail
2025/04/17
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台灣作為中國潛在軍事行動的焦點,其防禦策略備受關注。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於2025年4月12日發表文章,題為「『別慌張,但也別放鬆』:台灣計劃將7-11連鎖店作為戰時樞紐」,報導稱台灣可能利用其超過13,000家便利商店作為戰時樞紐,供民眾在基礎設施中斷
Thumbnail
2025/04/17
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台灣作為中國潛在軍事行動的焦點,其防禦策略備受關注。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於2025年4月12日發表文章,題為「『別慌張,但也別放鬆』:台灣計劃將7-11連鎖店作為戰時樞紐」,報導稱台灣可能利用其超過13,000家便利商店作為戰時樞紐,供民眾在基礎設施中斷
Thumbnail
2025/04/08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威脅,若中國不在4月8日前撤回對美國34%的反制關稅,美國將從4月9日起對中國加征50%的額外關稅。這一表態進一步加劇了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並引發全球市場的劇烈波動。美中雙方在這場關稅戰中的底氣來源到底是什麼?關稅戰對兩國經濟的具體影響又是什麼?,甚至對普通民眾生活是否產生深遠衝
Thumbnail
2025/04/08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威脅,若中國不在4月8日前撤回對美國34%的反制關稅,美國將從4月9日起對中國加征50%的額外關稅。這一表態進一步加劇了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並引發全球市場的劇烈波動。美中雙方在這場關稅戰中的底氣來源到底是什麼?關稅戰對兩國經濟的具體影響又是什麼?,甚至對普通民眾生活是否產生深遠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青鳥行動」牽涉到憲法與國會,然而,改革國會與修憲並非突然冒出來的議題....
Thumbnail
「青鳥行動」牽涉到憲法與國會,然而,改革國會與修憲並非突然冒出來的議題....
Thumbnail
台灣政治的觀察隨筆
Thumbnail
台灣政治的觀察隨筆
Thumbnail
黃國昌及柯文哲遇到違建問題處理了但是賴清德沒有依然當選~~ 居住正義這東西早已淪為口號~~
Thumbnail
黃國昌及柯文哲遇到違建問題處理了但是賴清德沒有依然當選~~ 居住正義這東西早已淪為口號~~
Thumbnail
賴清德改方針是沒什麼問題!​問題在於同樣的邏輯為何不一的人做就是舔共?​
Thumbnail
賴清德改方針是沒什麼問題!​問題在於同樣的邏輯為何不一的人做就是舔共?​
Thumbnail
中華民國在台灣候任總統賴清德已經公布了國家安全團隊的主要成員人事任命,直接展現了其對區域安全和外交議題的堅定立場,並準備在5月20日就任。在當前困難的地緣政治環境下,這些任命正好來臨,因為台灣面臨來自共產中國的加劇壓力,後者宣稱自治的台灣島是其領土的一部分。
Thumbnail
中華民國在台灣候任總統賴清德已經公布了國家安全團隊的主要成員人事任命,直接展現了其對區域安全和外交議題的堅定立場,並準備在5月20日就任。在當前困難的地緣政治環境下,這些任命正好來臨,因為台灣面臨來自共產中國的加劇壓力,後者宣稱自治的台灣島是其領土的一部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