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2020年8月18日的日記,我曾寫道:今天中午因為一則新聞,難過到流淚不止。一名懷孕31週的媽媽騎機車載著兩歲的女兒去買早餐,結果被後方吊車撞倒,媽媽爬起來,赤腳跑過去用力拍打吊車車門,哭喊她的女兒在車子底下,卻來不及救回她的女兒,令人心碎。這位即將臨盆的母親,要如何開心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悲劇一再發生,要怎樣才能做到100分的保護?!
想到最近在網路上看到的兩個影片;一隻猴媽媽一手抱著猴寶寶一手忙著揮開遊客的手指,因為遊客想要摸她懷裡正在吃奶的猴寶寶,遊客揮之不去的手惱怒猴媽媽,儘管發不出聲音,但光看猴媽媽口形,真的會以為她在罵人。後來猴寶寶伸出手握住遊客的手,知道遊客沒有惡意之後,猴媽媽就不再氣沖沖的揮來揮去,但還是不願意讓猴寶寶多跟遊客接觸,於是將寶寶帶離開。另外一個畫面則是六月下旬再次當媽媽的貓熊圓圓,利用吃剩的竹枝及竹葉,在產房外築了個巢,圓圓將竹枝及竹葉撥到牆角,用頭把橫豎交錯的竹葉推壓平,巢的周圍較蓬鬆像個淺碟形狀,然後把「圓仔妹」叼到辛苦完成、看起來更蓬鬆軟的新床上。圓圓幫「圓仔妹」築的巢,連保育員都覺得比他們鋪得更舒服。
母親總是為孩子撐起保護傘,卻難擋雷電般突如其來的意外;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一切彷彿命中注定,又似乎原可避免,就像在戶外聽見雷聲震天價響時,要尋找遮蔽物,一聽到吊車轟隆隆的引擎聲,提醒自己記得趕緊閃避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