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觀想的原因》

《無法觀想的原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二天和幾位朋友聊到觀想覆寫法,當內在負面小劇場無情上演時,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觀想〝好的劇情〞來覆寫內在的小劇場,然後讓未來的可能性朝著理想的方向前進。 我說:「觀想不用花錢,試一試沒有損失。」這句也是我一開始嚐試觀想的原因,然後我就開始面對自己內心對於想要的人事物,是如此虛弱、模糊而且沒有方向感。 我不知道劇情該怎麼進展比較好? 想得這麼美真的可以嗎? 按這樣發展真的對我有比較好嗎? 光是編織自己想要的劇情,就能發現自己內在充滿了質疑、不配得感和不想承擔結果的內建程式!我常把選擇權交出去,然後藉此逃避承擔結果的責任。 無法認知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樣的未來,這是無法透過觀想來覆寫內心負面感受的真正原因。我怎麼解決呢?這是一個自我探索的過程。 我想要好身材,但什麼是好身材?其實我一直沒有去挖掘細節,所以當我要觀想時,我腦海裡就沒有畫面。 我四處搜尋各種照片,直到我找到我理想的身材模特兒,然後存在我的手機裡,甚至把自己的臉P上去。我每天睡前會看一遍,觀想自己有這樣的身材時,我要穿什麼衣服出門?然後我去找相關的衣服,想像穿這些衣服的畫面。我也開始儲存健身女模特兒的美照,學習他們拍照的姿態,因為我身材練好了,才知道要怎麼擺拍。 在這一遍又一遍的觀想中,我在限動裡運動打卡己經快五個月了,我以前是連一個挑戰21天運動都跑不完的人。 每天睡前的觀想都成為我一早起床運動的動力,我在睡前把心裡能量調高,然後關機,隔天起床重新開機時,就可以連結到更好版本的自己。 透過觀想來調頻意識和潛意識的一致性,而潛意識儲存的是感受,所以我們透過意識的邏輯思考來確立目標後,就要透過觀想來帶動潛意識的感受也朝著目標前進。 所以我們的觀想要能進入情緒的狀態,如果不能投入其中,那代表細節不夠多,再去尋找更多的細節。 這是比較簡單的觀想項目,也是我第一個實驗的計畫,隨著我們想要的理想生活和適合自己的人際關係。我也都在建構細節當中,我慢慢記錄下來,希望是一個很落地的見證過程。 ⭐⭐⭐⭐⭐⭐⭐ 【莫莫服務項目】 ✪營養保健諮詢 ✪健康早餐計畫 ✪體重控制一對一輔導 ✪人類圖分析 ⬇️♥️進一步認識莫莫⭐⬇️ https://linktr.ee/Mona.gift



avatar-img
莫莫的非典型生活日記
8會員
50內容數
我的選擇總是非典型,我選的路就算黑暗也硬要走到底。所以我的人生很多轉折、很多故事,精彩的、奇怪的,慢慢講給你聽。脆弱的、深層的,要等我那天喝醉了,不小心講出來。 我的人類圖有樹洞的設計,所以我也喜歡聽故事,如果你有故事,那我有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部份的人不會去開創未來,原因是他們相信過去,比相信未來更多。 他們對「可能性」感到無奈,因為他們迷戀他們的過去,或者他們更愛他們的過去,而不是去迷戀另一個未來。 這會導致意識讀取過去的經驗,然後成為一個反應機制,運作在現下的事件中,這就是一個人的“潛意識程式”。 知識影響心智,而
當我們內在破碎,會呈現無法行動的狀態,我們製造能量的核心故障了,著火了、縮缸了、烏煙瘴氣,突然看不清楚自己的內心,所以動能消失。內在破碎是一種心病,思考再多都沒有。 如果要淨化一杯充滿墨水的杯子,又不能選擇倒空而失去生命力時,那就是不斷注入清水。 治癒自己的內在,用這個邏輯來治癒更容易些。
三個月前和美國的一位朋友聊到近況,很多事都在她的意料之中,我覺得她好厲害,我問她是如何看清楚本質的? 她說她讀書,我開口要書目,以為是什麼心理、社會學、成功學等書籍,結果她給我「道德經、瑜伽經」。 沒有研究之前覺得道德經跟論語差不多吧?瑜伽經?我又不練瑜伽??😆 雖然我不明白這些書有什麼關聯
大部份的人不會去開創未來,原因是他們相信過去,比相信未來更多。 他們對「可能性」感到無奈,因為他們迷戀他們的過去,或者他們更愛他們的過去,而不是去迷戀另一個未來。 這會導致意識讀取過去的經驗,然後成為一個反應機制,運作在現下的事件中,這就是一個人的“潛意識程式”。 知識影響心智,而
當我們內在破碎,會呈現無法行動的狀態,我們製造能量的核心故障了,著火了、縮缸了、烏煙瘴氣,突然看不清楚自己的內心,所以動能消失。內在破碎是一種心病,思考再多都沒有。 如果要淨化一杯充滿墨水的杯子,又不能選擇倒空而失去生命力時,那就是不斷注入清水。 治癒自己的內在,用這個邏輯來治癒更容易些。
三個月前和美國的一位朋友聊到近況,很多事都在她的意料之中,我覺得她好厲害,我問她是如何看清楚本質的? 她說她讀書,我開口要書目,以為是什麼心理、社會學、成功學等書籍,結果她給我「道德經、瑜伽經」。 沒有研究之前覺得道德經跟論語差不多吧?瑜伽經?我又不練瑜伽??😆 雖然我不明白這些書有什麼關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這篇文章中,我延續《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一書的核心理念,分享了如何讓團隊對齊目標、讓任務有效落地的四個關鍵原則:相信任務、簡化行動、建立紀律與釋出指揮權。透過實際職場案例,說明當任務突然轉向或資源被重新分配時,領導者如何重新定位、穩住團隊,持續前行。
在這篇文章中,我延續《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一書的核心理念,分享了如何讓團隊對齊目標、讓任務有效落地的四個關鍵原則:相信任務、簡化行動、建立紀律與釋出指揮權。透過實際職場案例,說明當任務突然轉向或資源被重新分配時,領導者如何重新定位、穩住團隊,持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