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中國票房的成功,原本以為《長安三萬里》是娛樂導向的歷史大改編,像是製作公司追光動畫在「白蛇」系列對傳統內容的重新演繹,沒想到這部片竟相當的「藝術」,不但沒有好萊塢式的娛樂架構,甚至套不上電影類型,在長達近三小時的片長裡,娓娓道來帝國輝煌時代面臨轉折時期裡主角們的人生際遇,的確也是對歷史的重新詮釋,但毋寧更貼近真實。
以勤勤懇懇,木訥內斂的「邊塞詩人」高適作為主角相當高明,出身父祖皆為武將的官宦世家,一心想效法父祖以武功成就功業,卻陰錯陽差以詩聞名,生涯一直不高不低,直到晚年才有一展長才的機會,這樣的人生際遇對於社會上一般(有點年紀的)的觀眾,相信是容易產生共鳴的,縱然是在不同的時代。
另一位貫穿全片的主角李白,對於後世的我們來說,可說是唐詩的代表人物,形塑為灑脫不羈,縱情狂傲的人物也符合我們對於天才的想像,而他因為恣意大膽,讓人生跌宕起伏,發達時眾人簇擁,高適也難以接近,而在幾次失意時才又回到忠誠可靠的主角身邊,高適總是一在明裡暗裡的協助鼓勵摯友,幾次一起飲酒作詩,暢懷歡樂卻也令人唏噓。
兩個個性截然不同的莫逆之友,因為性格成就不同的際遇,像極了這個真實世界既意外又合情合理的人生,最後兩位主角皆安於自己選擇的生命旅程,或許就是這部片想要傳達的人生哲理。
其他盛唐著名詩人杜甫、王維,還有書法草聖張旭等角色也在片中各自以鮮明的個性出現,許多耳熟能詳的唐詩在全片以台語配音的吟誦下別有一番風味自不在話下,應該也更貼近當時代的河洛古音。
最有趣的是,片中兩位主角從年經時期開始,直到晚年幾次的裸身的相撲較量,以今日的眼光看來頗有男同志的意味,片末看到高適似乎終生未娶(李白則有兩任妻子),也讓這份情愫充滿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