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空難除了機長,其實國家航空管理以及航空公司管理和政策都有莫大關係。而巴西3054空難,就是因為管理不善多於機長因素的慘劇。
巴西3054空難
一輛客機在一個下雨的夜晚嘗試降落,這本是常有的事。但機長因為膽心,一再向空管確認機場是否能安全降落。空管回復說沒有人回報過會打滑,所以沒有問題。
但空管不知道的是,這班機有一側反推出了問題,會影響制動距離。而這個機場在跑道不夠長上也是惡名昭彰。結果飛機打滑衝出跑道撞上了航司總部以及附近加油站,造成機上187多人和地面上12名人員離世。

事後證實航司以及監管機構都有問題,機場配套以及安全措施不足,空管人員還經常超負荷。雨天時跑道排水有問題而被封,3054班機降落前不久才解封。由種種問題加總而成的災難,責任最後都推到了機長身上,又是另一個故事。
而對於事件分析,在技術層面上長風的解說會多一點,本片聚焦於受難者家屬以及相關管理人員的狀態為主。大家可以合著一起看,更多方面的了解這件事。
片中還提到另一起戈爾航空的空難,長風也有一條解說。大家有興趣也可以了解一下:
現在,先回到這輯紀錄片上。
事情大環境背景
要了解為甚麽會有這樣的亂局,要先理解一下大環境。
在當時的新總統上台下,巴西經濟變好。人們的消費力和意欲都直線上升。到處出遊成為了熱潮,加上本來交通規劃問題令很多市民為了效率都會選擇國內航班多於地面交通。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一個航空管理機構以快但兒戲的方式成立。當中的人不理解航空業以及相關情況,就只懂一般公司管理連公共政策都還在修行中。航司為了營理也是各種超賣,令管理更為混亂,機場長期塞滿了鼓燥的民眾。
對於空管員來說也不好過,因為滿天飛機令空管員每人要管14班飛機,壓力之大令人不堪負荷。
機場硬件面對這種情況也是來不及更新,根本不能配合暴增的需求。機場運營只顧得上疏導人流,安全性被放到極低的位置。
遇害者角度
- 等著家人被報出名來的煎熬,心底知到很難有完整大體的傷痛,到最後面對大體的撕心裂肺
- 等接機人的還要看這家人班機出事,傷害更大
- 這起空難是因為管理不善造成,特別是機場在雨天以及有機長回報打清滑下,還是不停用跑道
- 啥也不懂、形象極差、態度涼薄的民航局總裁迪妮絲就是罪魁禍首
- 航司、管理當局等持份者的漠視和推諉令人憤怒

救難者和倖存者角度
倖存者主要是來自於航司大樓中的救難人員。事發時現場有約200名救援人員。
- 環境有如人間煉獄,溫度極高加上濃煙令搜救困難
- 因為機內本身的大量燃油以及撞上了加油站,燒起大量燃油導致溫度之高是水柱還沒到火場就蒸發了
- 高溫還引致樓宇結構受傷倒塌,嚴重影響搜救、尋找遺體以及證據保存
- 空軍竟然能錯吧機上咖啡機誤當駕駛艙通話記錄器送出美國,著實令人語塞
航司及製造商角度
- 為了省錢,兩方面都不願為飛機加裝警報器
- 為了降低燃油成本,飛機在降落前載著被需要多的燃油。多餘的重量會增加制動距離,提升降落難度。在意外發生後也會令災難更嚴重
- 為了推卸責任,在記者會上隱瞞了飛機硬件的問題。
- 為了航班安排最大化,不讓機師選擇在更大更安全的機場降落。加上雨天會增加需要的制動距離,令機師最擔心的事成了事實
- 訓練不足令機師未能了解新降落安排及改變慣性降落方式
民航局及空軍角度
- 沒有妥善監督機場的更新及提升安全性
- 真的要求班機改機場降落的話,可能還會因為為乘客帶來不便而被投訴
- 放任航司為了效率和益利需亂來(需沒明說但個人覺得不能排除貪腐問題)
- 完美漠視問題的嚴重性,機場一片混亂但民航局的人在開派對
- 有外行管內行之嫌
- 對空管員的慘況視而不見,事後還對敢於罷工提意見的空管員秋後算帳。而空管員的待遇也沒顯著提升
- 空軍甚至不敢上節目說出自己一方的觀點
3054號班機空難後的多方對立局面
家屬要求明確,就是
- 真相大白
- 涉事人能夠受到應得懲罰
- 安全性改善
最後,還是沒有一點能夠達成。
當中就涉及不言而喻的貪腐,令民航局以及航司的人最後都脫身。因為法律漏洞而全身而退的空客公司。最後還是在矛盾中得不到定論的真相。危險的機場被私有化,在安全性成疑下還要擴建,還是令人無話可說。
對於民眾的指控,迪尼絲至今還是一副高高在上的臉,拒絕承認錯誤。航司和空軍選擇逃避面對事實,連回應都不及。
家屬的路,還很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