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七層溝通:模型與全景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Part I|The Seven Layers of Communication: The Model and the Panorama


1-1|溝通迷宮:覺醒的起點

我們從小就學會說話,但沒有人教我們如何真正「溝通」。在成長過程中,我們以為開口表達、點頭回應、展現表情就足夠了,卻一次次在關係中感到挫敗,明明「說了」,對方卻「沒懂」;明明「聽了」,心卻毫無共鳴。

實例:「我已經告訴你三次了!」母親懊惱地對孩子喊道。孩子委屈回應:「但你沒說清楚要什麼時候做完...」這不僅是記憶或理解的問題,更是溝通層次未能對齊的結果。

溝通,是人際關係的起點,也往往是誤解與痛苦的根源。多數人沒有意識到,溝通其實是一個深層的「內在工作」,我們帶著什麼信念說話、帶著什麼情緒聆聽,這些都遠比話語本身更具力量。換句話說:「不是你說了什麼,而是『你是誰』在說。」

這本書,旨在幫助你走出語言的迷宮。你將看到一張從語言表層到心靈深處的地圖,七層溝通模型。從這張圖開始,覺醒溝通的真正力量。


自我反思:回想你最近的一次溝通挫折,你認為問題出在哪一層?是資訊不清晰,還是情緒未被理解?又或者是更深層的價值觀衝突?


1-2|傳統教育的溝通盲點

學校教導我們文法、作文、簡報技巧,甚至辯論與邏輯,卻鮮少教導我們:

  • 如何辨識話語背後的情緒
  • 如何傾聽別人的潛台詞與真正需求
  • 如何將內在的體悟清晰地轉化為言語
  • 更重要的:如何用語言來連結,而非防禦或操控

實例:一位管理者對下屬說:「這份報告需要再修改」。表面上是資訊傳遞(L1),但下屬可能聽到的是責備(L3),而管理者真正的意圖可能是希望共同達到更高標準(L4)。這種層次錯位,正是傳統教育未能教導我們覺察的部分。

傳統教育將「語言」視為技能,卻忽略了它是意識的展現。結果,我們精通「說話的方式」,卻沒人告訴我們「為何說話」,或「如何真誠地表達」。

這也解釋了為何,儘管資訊如此發達,人與人之間卻前所未有地感到孤獨與隔閡。

小結:當我們認識到語言教育的侷限,就能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溝通模式,並尋求超越表層技巧的深度連結。這正是七層溝通模型的價值所在。

自我反思:你在學校學到的溝通技巧,是否真正幫助你建立了深度連結?哪些關鍵能力是你必須自行探索、學習的?


1-3|七層全景:從表面到心靈共鳴

七層溝通模型分為以下七層,每一層都代表一種更深刻的連結方式:

raw-image


每一層都如同一扇門,從外而內,從淺入深。大多數人困在前兩層,不自覺地將語言當成交易與控制工具,而非橋樑與鏡子。真正的深度溝通,始於第三層,成熟於第五層,圓滿於第七層。

實例分析: 當伴侶說「你又工作到很晚」,這句話可能在不同層次有不同解讀:

  • L1(資訊層):陳述一個工作時間的事實
  • L3(情緒層):表達思念或不滿
  • L4(意圖層):希望對方調整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 L5(信念層):質疑「工作至上」的價值觀


溝通障礙常出現於雙方在不同層次解讀同一句話的情況下。



1-4|溝通的七層架構

每一層不僅是溝通內容的轉變,更是心靈位置的轉換。這不只是一張模型圖,而是一套實踐地圖:

  • 第1~2層是「表達技巧」的領域 —— 關注「說什麼」與「怎麼說」
  • 第3~4層是「情緒與意圖」的領域 —— 關注「為什麼說」與「帶著什麼感受說」
  • 第5~7層則進入「價值與靈性」的層次 —— 關注「是誰在說」與「超越語言的共鳴」


這七層,恰如佛法所說的「信解行證」四步:你得先「聽見」(L1-2)、再「理解」(L3-4)、進而「實踐」(L5-6),最後「證入」無言的共鳴(L7)。

實例:一位資深主管與新進員工的職涯對話

  • 普通對話(L1-2):「你需要提升專業技能。」(僅傳遞資訊和建議)
  • 深度對話(L3-5):「看到你的熱情,讓我想起自己當年。我相信每個人都有獨特天賦,你的創意思維是難得的優勢,如何在現有框架中發揮,是值得探索的方向。」(包含情緒共鳴、意圖傳達和價值觀分享)

小結:當我們理解這七層架構,就能有意識地選擇在適當情境中,進入適當的溝通深度,而非被動地停留在表層交流。

自我反思:你與不同人(伴侶、家人、同事、朋友)的溝通,通常停留在哪一層?有哪些關係,值得你嘗試更深一層的連結?


1-5|成長與年齡的對應

不同年齡與人生階段,對應著不同的溝通能力與理解深度。簡要如下:

raw-image

這也解釋了為何不同年齡對「溝通」的需求與誤解,往往源自「層次不對位」的錯配。

實例: 父母(中年,L4-5)對青少年子女說:「我關心你的未來,希望你能理解我的用心。」(意圖層) 青少年(L2-3)聽到的是:「他們又想控制我了。」(情緒層)

代間溝通指南

  • 與兒童溝通:使用具體例子,避免抽象概念
  • 與青少年溝通:先確認情緒,再討論事實和原因
  • 與青年溝通:分享經驗但不強加結論,給予選擇空間
  • 與中年溝通:尊重其經驗與貢獻,探討更深層意義
  • 與老年溝通:珍視其智慧,耐心聆聽生命故事

第一部小結: 七層溝通模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視角,看待人際互動中那些被忽略的維度。當我們意識到溝通不僅是資訊交換,更是心靈狀態的映射,就能開始轉化我們的對話品質。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在各個層次上修練溝通能力,從而創造更有意義的連結。

自我反思:想想你與不同年齡層人士溝通時的挑戰,嘗試辨識其中的「層次不對位」現象。下次溝通前,你可以如何調整自己的溝通層次,以增進理解?


raw-image



七層溝通診斷表(情境版)

請根據你在真實生活中遇到以下情境時的反應與感受,對每題評 0~3 分:

0=完全不符合|1=有時符合|2=經常符合|3=非常符合


🔹【L1|資訊層】事實、數據、指令

(關鍵詞:效率、邏輯、指示)

  1. 當對方繞圈子時,我會直接打斷,請他說重點。
  2. 我處理工作溝通時會特別注意內容是否明確、具體。
  3. 我習慣傳訊息前用「一句話說完我要說的重點」。
  4. 對我來說,有沒有「講清楚」比有沒有「講感受」更重要。
    👉 總分:____ /12

🔹【L2|詞語層】語言選擇、語氣、語境

(關鍵詞:語感、美感、修辭)

  1. 當我要婉轉拒絕別人時,我會反覆思考該用什麼詞最恰當。
  2. 我會調整語氣與措辭來配合不同的對象(如上司、朋友、家人)。
  3. 我喜歡觀察別人說話的用字遣詞,能從中感受他們的態度或立場。
  4. 我覺得話說「怎麼說」常常比「說什麼」更重要。
    👉 總分:____ /12

🔹【L3|情緒層】情感、反應、能量

(關鍵詞:感受、情緒察覺、共感)

  1. 當對方用不耐煩或冷淡的語氣說話,我會立刻察覺到情緒變化。
  2. 我有能力讓人感到被理解,而不是只是被回應。
  3. 我對於溝通中自己的語氣與情緒變化,能有所覺察。
  4. 遇到氣氛僵硬的時候,我會試圖緩解情緒、找回溫度。
    👉 總分:____ /12

🔹【L4|意圖層】動機、目的、潛台詞

(關鍵詞:策略、潛意識、洞察)

  1. 聽別人說話時,我常會思考他「其實想要什麼」。
  2. 即使表面上在閒聊,我也會關注對方話中是否藏有訊號。
  3. 我會依照情境選擇要「表達多少」,甚至故意留白。
  4. 我會根據對方的語氣與順序,猜測背後的情緒或目的。
    👉 總分:____ /12

🔹【L5|信念層】價值觀、立場、世界觀

(關鍵詞:觀念差異、價值衝突、包容)

  1. 當我和別人意見不合時,我會先想「他為什麼會這樣想」。
  2. 我可以和價值觀不同的人好好對話,不急著爭辯。
  3. 我對「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立場」這件事,感到尊重與好奇。
  4. 我相信,深入溝通就是理解對方的世界怎麼運作。
    👉 總分:____ /12

🔹【L6|靈魂層】深層連結、存在感、共振

(關鍵詞:同頻、靈性連結、非語言)

  1. 有些人即使沉默,我也能感受到他們是否「在場」。
  2. 跟某些人聊天時,我會有一種「彼此懂得」的安心與共鳴。
  3. 我珍惜與那些「靜靜坐著也不尷尬」的朋友。
  4. 我相信,有些話不是要「說出來」,而是要「被感受到」。
    👉 總分:____ /12

🔹【L7|空性層】無言之境、無我、靜默溝通

(關鍵詞:無聲、內在寧靜、超越語言)

  1. 在深度禪修、念佛或獨處時,我感受到某種說不出的寧靜與合一。
  2. 我曾與某人對視或靜默,卻比千言萬語更能理解彼此。
  3. 我能在內心安住,不急著用語言填滿每段空白。
  4. 有時我感覺,真正的溝通發生在語言之外。
    👉 總分:____ /12

📘 分數解讀建議

raw-image



🔍 診斷結果反思

  1. 你的溝通強項在哪幾層? 這些層級如何影響你的人際關係?
  2. 你的待探索區域是哪幾層? 這些層級的缺乏會在哪些情境中造成挑戰?
  3. 你的溝通模式是否呈現某種特定趨勢? 例如:
    • 上層偏高、下層偏低(重視事實與技巧,較少情感深度)
    • 下層偏高、上層偏低(偏好感性與深度連結,較少結構性)
    • 中層偏高(善於情緒與意圖層面的互動)
    • 均衡發展(各層面皆有一定能力)
  4. 在未來3個月,你想優先發展哪一層的溝通能力? 請思考具體的實踐步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覺行の靜心創作
51會員
203內容數
「覺行」——覺悟而行。 喜歡用簡單的話,說深的理; 像一筆勾勒,畫出複雜中的秩序。 細節是我眼中的光,結構是心裡的靜, 文章是圖,也是一場心的對話。 我把佛法放進生活,讓故事說話, 讓智慧在日常裡發芽。 而與AI的對話,是另一場修行。 我相信,真正的溝通,不止於語言,共同走向覺醒的路上。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以自身和旁人的經驗,來分享如何良好溝通。建立良好的溝通,不僅能在初期過濾掉不適合的案件,也能在過程中達到最佳的效果。
Thumbnail
以自身和旁人的經驗,來分享如何良好溝通。建立良好的溝通,不僅能在初期過濾掉不適合的案件,也能在過程中達到最佳的效果。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數位溝通變得日益重要,但文字的使用可能無意間傷害到他人。有效的文字溝通需要不斷練習和學習,並讓每一次交流都成為一個美好的體驗。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數位溝通變得日益重要,但文字的使用可能無意間傷害到他人。有效的文字溝通需要不斷練習和學習,並讓每一次交流都成為一個美好的體驗。
Thumbnail
說話的語氣對人際關係的影響至關重要。本文介紹瞭如何改變說話的語氣,從親子關係到夫妻、同事間的溝通,作者提出了多種方法。例如,從微細的細節做起,重視感恩、透過傾聽提高溝通品質,以及使用三明治溝通法。該文章的內容豐富且討論深入,對維護良好人際關係很有參考價值。
Thumbnail
說話的語氣對人際關係的影響至關重要。本文介紹瞭如何改變說話的語氣,從親子關係到夫妻、同事間的溝通,作者提出了多種方法。例如,從微細的細節做起,重視感恩、透過傾聽提高溝通品質,以及使用三明治溝通法。該文章的內容豐富且討論深入,對維護良好人際關係很有參考價值。
Thumbnail
重要的對話像是理念或政見的討論,通會都有以下三個共同點: 1. 一定會有歧異,參與對話的人不可能意見完全相同。 2. 對話過程感覺會很艱難、棘手。 3. 除了對話之外,還有後續其他的事要被完成,要導出實際的行動或改變 試著回想一下和別人進行重要的對話的經驗,結果如你預期嗎?相信不會每一次都順利。
Thumbnail
重要的對話像是理念或政見的討論,通會都有以下三個共同點: 1. 一定會有歧異,參與對話的人不可能意見完全相同。 2. 對話過程感覺會很艱難、棘手。 3. 除了對話之外,還有後續其他的事要被完成,要導出實際的行動或改變 試著回想一下和別人進行重要的對話的經驗,結果如你預期嗎?相信不會每一次都順利。
Thumbnail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職場,溝通技巧都是設計系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透過發表和講故事的訓練,學生們潛移默化地培養了這些技能。在面對同事討論專案時,如何抓住要點、傳達訴求,以及說服他人都是溝通技巧的一部分。這些技能無形中提升了設計系學生的表達能力,讓他們在職場上比其他人更具競爭力。
Thumbnail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職場,溝通技巧都是設計系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透過發表和講故事的訓練,學生們潛移默化地培養了這些技能。在面對同事討論專案時,如何抓住要點、傳達訴求,以及說服他人都是溝通技巧的一部分。這些技能無形中提升了設計系學生的表達能力,讓他們在職場上比其他人更具競爭力。
Thumbnail
團體生活充斥著溝通,培養溝通能力是重要的。長期溝通可能帶來疲憊感,轉個方向討論重要性與雙向利益能改善。
Thumbnail
團體生活充斥著溝通,培養溝通能力是重要的。長期溝通可能帶來疲憊感,轉個方向討論重要性與雙向利益能改善。
Thumbnail
溝通表達培訓師張忘形花費3年時間寫作,結合自身經驗、觀察與學習,透過分析個人信念、人際界線、各類情緒、人格特質等面向,學會什麼是溝通?怎麼說比較好?
Thumbnail
溝通表達培訓師張忘形花費3年時間寫作,結合自身經驗、觀察與學習,透過分析個人信念、人際界線、各類情緒、人格特質等面向,學會什麼是溝通?怎麼說比較好?
Thumbnail
近期在上一門溝通技巧與觀察的課程,我想這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技巧,從一般的人際關係到職場管理位階,甚至到更專業的治療性關係,當中如果缺少這兩個要素,在一般關係進行上溝通會出現阻礙,在職場溝通上會失去目的且沒有效率,在治療性關係溝通上會很難建立彼此的信任,因此當這兩者並行時才能維繫人與人的關係。
Thumbnail
近期在上一門溝通技巧與觀察的課程,我想這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技巧,從一般的人際關係到職場管理位階,甚至到更專業的治療性關係,當中如果缺少這兩個要素,在一般關係進行上溝通會出現阻礙,在職場溝通上會失去目的且沒有效率,在治療性關係溝通上會很難建立彼此的信任,因此當這兩者並行時才能維繫人與人的關係。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正言溝通是一個關於溝通和理解的方法,核心在於非暴力溝通,透過觀、感、需、求的四個步驟,幫助人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觀點、情緒感受、需求和請求。了解正言溝通的核心理論和實踐方法,有助於維護人際關係,遠離口角之爭。對於網絡言論亂象等問題,正言溝通也能起到促進溝通和理解的作用。
Thumbnail
正言溝通是一個關於溝通和理解的方法,核心在於非暴力溝通,透過觀、感、需、求的四個步驟,幫助人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觀點、情緒感受、需求和請求。了解正言溝通的核心理論和實踐方法,有助於維護人際關係,遠離口角之爭。對於網絡言論亂象等問題,正言溝通也能起到促進溝通和理解的作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