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從2019年的【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後,漫威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簡稱MCU),突然少了讓人翹首的盼頭,畢竟規模拉這麼大,明星不要錢的用,張飛打岳飛,帶來全球27億美金的票房,從2008年的【鋼鐵人】到2019年的【終局之戰】、【蜘蛛人:離家日】,整個狂歡行動達到高潮;當迪士尼的大頭認為MCU就這樣穩了,把費吉大人調去主理星戰系列,結果「無限傳奇」(The Infinity Saga)階段結束後,「多重宇宙傳奇」(The Multiverse Saga)的概念,根本把MCU搞成一團亂,每部作品各司其政,好像家裡沒大人一樣,「多元宇宙」是什麼概念,沒人講得清楚,為了衝串流平台的量,影集、電影、動畫糊成一團,有佳句無佳篇,沒看這一部,你也別懂下一部,多得是硬生出來的政治正確作品,更別提有些寧可消失在MCU時間軸的作品。對漫威的失望,在迪士尼的鮑伯艾格上台,費吉大人歸位整頓後,2025年,我們終於可以相信漫威一點了,特別是看了【雷霆特攻隊】。

電影上映前,知道主角是【黑寡婦】葉蓮娜、「紅衛兵」阿列西肖斯塔科夫、「模仿大師」,【獵鷹與酷寒戰士】「美國特工」約翰沃克、【蟻人與黃蜂女】「幽靈」艾娃史塔爾,加上【美國隊長】系列的「冬兵」巴奇巴恩斯,集結不同電影的反派角色,面對玩兩手策略的瓦倫提娜,和實驗室做出來的最強「哨兵」BOB,感覺很像是隔壁棚的「自殺突擊隊」跑過來複製貼上,但電影並非這麼一回事,特別是有A24團隊的加入。
我一直覺得漫威電影好看的部分,就是容納不同特色的創作者加入,在「英雄」的命題下,各方人馬可以做出什麼樣的詮釋。這次找來2023年以【怒嗆人生】聲名大噪的傑克史崔爾Jake Schreie,擔任【雷霆特攻隊】的導演,連同攝影指導、剪輯、配樂、演員,都找來了過去曾經擔任 A24 電影的電影人,讓電影充滿著A24電影的特色。
什麼是A24電影的特色?首先,A24這間電影公司支持導演創作風格,給予充分的個人風格與視覺語言表達空間,不干涉太多商業化的包裝,加上樂衷探索邊緣議題,讓角色的心理層面、個人情緒、心理創傷先行,容納許多好萊塢商業電影不想處理的邊緣人物或非主流議題,佐以高質感的美術與攝影風格,有品質地混搭類型電影,強調創作自由的獨立精神,讓A24從2012年成立至今,就以不妥協主流市場,「作者導演之家」的聲譽快速崛起,像是【仲夏魘】、【月光下的藍色男孩】、【聖鹿之死】、【媽的多重宇宙】等都有強烈導演簽名。。
這回漫威找來A24團隊合作,並沒有想要複製魯蛇出頭天的故事,它讓電影進入這群反派角色的心理層面,這也讓第一幕簡介完主角登場的第二幕,突然拉高電影好看的部分。

以前漫威電影多半講的是「故事」,這讓故事裡的角色塑造很弱(當然也有成功的例子像是【星際異攻隊】。),這點在漫威第一和第二階段還可以硬撐,靠著不斷刷臉,建立觀眾的認同;但家大業大後,【終局之戰】後的第四到五階段,只靠故事已經沒什麼發揮,來來去去的角色,翻來覆去的故事,能講的就是這些,觀眾對角色們沒有認同感,加上開枝散葉的多重宇宙故事,註定是一本爛帳,只能用更多的奇觀特效來獲得短暫且廉價的注意力。
這次【雷霆特攻隊】讓角色先行,立住角色性格,故事曲線自然就出來了;黑寡婦、紅衛兵、冬兵、美國特工、幽靈(模仿大師真的是來沾醬油的,就不算在內),在他們原本的電影裡,扮演著反派或是邊緣角色,他們的存在是為了襯托主角,扮演別人英雄路上的試煉關卡;但這樣的人物,內心活動究竟如何,沒人在乎,如今把這群魯蛇集結一堂,原來,他們也在尋找歸屬感與自我救贖。

對我來說,看【雷霆特攻隊】,我對標的是【鋼鐵人3】,電影都在試圖討論一個英雄人物的內在陰暗面的部分,身為英雄,並非表面的光鮮亮麗,很多戰爭是來自內心的活動。在電影裡,「哨兵」的出現,這個體內藏著太陽爆炸之力的男人,強到沒有敵人,這群魯蛇怎麼打都打不過;「哨兵」的出現,讓「雷霆特工隊」產生了集體意識,小隊於是產生;只是「哨兵」體內還有個「虛無」,當「虛無」壯大時,「哨兵」的人格就消失。因為同理心,一群人踏進「虛無」的內在,找尋BOB。
在父女和解大戲後,因為同理心,葉蓮娜帶領眾人(以及觀眾)進入「虛無」—那座由創傷建構成的黑暗世界。這段形似【媽的多重宇宙】的畫面,也是許多人討論【雷霆特攻隊】的好壞評價差異的段落,它將商業電影第三幕的高潮動作戲,交給角色們去處理無法釋懷的悔恨,當葉蓮娜發現獨坐的BOB,「這裡並沒有死亡,只有無盡的痛苦。」,困在人生狹縫中動彈不得,面對完全孤獨的恐懼,對照眾人活在不堪回首的悔恨停滯感,用最笨拙(卻也最有效)的方式「擁抱」來結束這場治癒的戰鬥。這場戲,讓人對於這群「失敗者」產生認同,在漫威故事線中,或許他們無法成為英雄,但可以成為一個「被別人需要的人」。

看著銀幕上的角色,有多少人是想到自己在現實中的處境?當你思考到這一點,【雷霆特攻隊】就成功了一半,看電影不就是追求這種情感上的共鳴嗎?!A24團隊將漫威的次級角色們—不太可能成為英雄的人團結在一起,沒有想要用正義感拯救世界,取而代之的是在不屬於的世界中迷失,每個人都在和內在的虛無鬥爭…越想當個好人,做些好事,卻總是迎來失敗和失望,如今,終於有部漫威電影,只關注角色的個性和行為,一步步地讓觀眾理解甚至愛上他們,雖然在漫威英雄電影的框架下,【雷霆特攻隊】能揮灑的空間有限,只是這並不只是魯蛇的續集電影,他們不是英雄也不是惡棍,而是一群可愛到可以讓人愛的角色。就像從預告到電影,都用了1987年星船合唱團Starship的「Nothing Gonna Stop Us Now」來點題,「We can build this dream together,Standing strong forever,Nothing's gonna stop us now」我們可以一起逐夢,傲然挺立到永遠,誰都阻止不了我們,好吧,我買單。
從「故事裡的角色」,到「角色裡的故事」,【雷霆特攻隊】可能不是漫威電影宇宙最需要的英雄電影,藉由簡單卻聰明的故事,讓角色自由生長,就有它的樂趣在。電影最後,揭示這群「雷霆特攻隊」是「新復仇者聯盟」(也就是這部電影正式的片名,這種行銷手法真的不會造成混亂?),對我來說,期待值也在片尾拉到最高,一方面,相對於新美隊獵鷹也在籌組的「新復仇者聯盟」,兩者互爭商標使用權,那邊的正義道德價值觀,對比這邊容納更多陰暗灰色的行事準則,一方師承有自,一方官方認證,兩個「新復仇者聯盟」誰能奪得最終「英雄/復仇者」詮釋權?我蠻期待的!另一方面,面對第六階段的大事:【復仇者聯盟 5:末日之戰】、【復仇者聯盟 6:秘密之戰】,同性質的角色組織與故事,兩個只會留一個,當電影的第二個彩蛋,將時間設在14個月之後,在電影院裡,我不禁喝采鼓掌,兩個「新復仇者聯盟」…【雷霆特攻隊】讓我對每年四月底、五月初的星期三晚上,又開始有了期待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