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遠端工作的其中一個煩惱,何時要換匯?
根據我過去7-8年的經驗,從18-19美元回升到20-22美元低點,再到近年的美元高點以及昨天的震撼教育,內心經歷過不少恐慌後整理出以下幾點心得:
- 定期換匯、不要預設最高最低點
定期換匯適度讓成本平滑化,可以秉持$30以上多換一點台幣,但不要因匯率差就完全不換匯,這樣會讓一反彈FOMO心態過於強烈(因為等太久了)。之前我的經驗,20-22年就是因為美元過低,導致22年美國升息初期反彈回$28-$29就急於換匯。- 不要只看美元兌台幣
因為遠端工作多了不少workation的機會,這兩年也趁日圓低點換了不少日幣,這些不同外幣也可以讓你在一些極端行情可以有更多選擇,比如出國旅遊使用之前換的日幣減少台幣花費。
- 美元計價的投資
在美元弱勢時,可以把股市定期定額的錢調節多一些至美股市場多一些,減少台幣的花費,同時仍能參與股票市場。如果有閒錢可以配置一些黃金ETF避險。
以上不是最佳化配置建議,我也不是總經、匯市專家,僅提供一些小技巧讓心情穩定,不讓大環境過度的影響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