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命C美白,維他命A抗老,維他命B修護,維他命E抗氧化...真的嗎?
這些說法你一定聽過,但實際上,C 有左旋C也有穩定型C,E 有天然型也有合成型,B3和B5又長得很像但完全不同…… 你擦的保養品,真的有你以為的成分嗎? 或者,你根本不知道它是哪一種?
今天這篇,我想幫你拆開「保養品裡的維他命成分」,看懂它們真正的結構、功能與邏輯。

維他命C:活性與穩定性的權衡
維他命C是保養界的大明星。它能抗氧化、提亮膚色、幫助膠原蛋白生成,是美白與初老族群最愛。
但問題來了:「你擦的是哪一種維他命C?」
- 左旋C(L-Ascorbic Acid):活性最強,也是最容易變色、氧化、刺激的那一種。不適合敏感肌,開封後保存條件也非常嚴格。
- 穩定型C(MAP、SAP、AA2G):活性雖然稍弱,但穩定性高、刺激性低,更適合長期日常使用。積效型選手,勝在耐用與安全。
順便說明一下:你會常聽到「早C晚A」這個建議,就是因為維他命C早上擦可以幫助肌膚對抗紫外線與日常氧化傷害。
維他命E:沉默型抗氧化推手
維他命E在保養品中常被忽略,但其實它是最重要的「防禦型配角」。
- 天然E(Tocopherol):皮膚可直接吸收,抗氧化力強。
- 合成E(Tocopheryl Acetate):穩定性較高,但需要經由皮膚代謝後才能發揮作用。
常見搭配是:維他命C+E+Ferulic Acid,三強聯手,大幅增強抗氧化與光穩定性,這組合是很多專業美白精華的核心設計。
維他命B3(Niacinamide,菸鹼醯胺):保養的萬用方
如果你擦過「控油精華」、「亮白化妝水」、「修護乳霜」,八成都見過B3的身影。
它能夠提亮膚色、淡化色斑、強化肌膚屏障、控油抗痘、抗炎舒緩,真的萬用。
而且重點是:穩定、低刺激、超好搭,C、E、A、玻尿酸它都能配。
但濃度太高(例如10%以上)可能對部分敏感肌造成微刺激,從低濃度開始比較保險。
維他命B5(Panthenol,泛醇):溫和修護肌膚
B5跟B3超容易搞混,但功能差異很大。B5是超穩定的修護型成分,最擅長的事情有兩件:
- 幫助肌膚保持水分(鎖水力強)
- 舒緩刺激、減緩紅癢反應
敏感肌、乾肌、醫美術後肌膚都很適合用含B5的產品。如果你用B3會刺刺的,B5是你值得轉向的安全牌。
Dani 送你懶人包
左旋C:抗氧化、美白、膠原蛋白。穩定性低。適合進階使用者、油性肌。
穩定型C:抗氧化、溫和提亮。穩定性高。適合敏感肌、日常保養。
維他命E:抗氧化、防護協同。穩定性高。適合所有膚質。
B3:控油、提亮、修護。穩定性高。適合痘肌、混合肌、暗沉肌。
B5:保濕、舒緩、修護。穩定性高。適合敏感肌、乾肌、術後肌。
早C晚A是有根據的使用模式
很多人聽過「早C晚A」,但不知道背後邏輯是什麼。那是我們下一篇要講的重點。
維他命A族群(Retinol、Retinal、A醇)怎麼用、怎麼選、怎麼不踩雷? 我們下篇文章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