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 Austria | 奧地利 | Vienna 世遺之都、音樂之都、夢之都與多元文化的共鳴之地 ( 含景點分享-中 ) 本篇章繼續介紹此行重點行程。

金色大廳 shot by Emma@Veinna,Austria .07 /2024.
前進維也納的最主要目的,當然是與學弟一家人的會晤。因為學弟由學生時代一直是學校管樂社的成員,吹的是低音號( tuba ),即便出了社會後仍舊因為愛好持續在工作之餘維持著這個喜好,時常跟樂團一起擔任演出。
這個好處是我時常因著學弟可以享受到許多美妙的管弦樂音樂演奏,也是因為如此,我後來也很喜愛管弦樂演奏。所謂近朱者赤,我對管弦樂的啟蒙的確正是受學弟的影響。然而,他這老爸也將這影響力延續到了自己女兒身上了。

淡水愛樂青少年團於維也納團練中@Veinna,Austria .07 /2024.
雖說,很難得可以在海外相聚,但由於他們是有重要比賽行程的,所以大部分時間,也都是在忙樂團的排練。我在他們抵達的當天先前往與之碰面閒談了一下後,他們就繼續後續愛樂節的開幕儀式與一連串的排練行程了 ( 幾乎都是整天 )。
再次碰面就是 7/ 6 的比賽當日了。比賽是在金色大廳舉行,一早我就整裝好前往金色大廳等待這群可愛的青少年樂團手們。
能跟著依「家屬」身分進入會場,聆聽所有不同國家的比賽樂團表演,真的是無比難得的經歷。我很幸福的享受了一整個早上的美妙音樂,是我此行維也納最享受的一天。
< 以下剪輯片段比賽的紀錄影片 >
比賽結果出來的速度令我有點驚訝,因為隔天就收到學弟的報喜,台灣的「淡水愛樂管樂團 Tamsui Philharmonic Winds 」,從全球 37 支隊伍中脫穎而出,贏得了青少年組的第一名 ! 然而,對於結果我到是沒那麼驚訝,因為淡水愛樂管樂團表現真的是非常好,這些小朋友與小朋友的父母為了這一場比賽,據說忙忙碌碌辛勤的籌備了一年多啊。 ( 註 1 )
主要也是需要籌備各項費用,還有跟一般學校不同,需要集結不同校的小朋友一同組練,各項艱辛比許多樂團更難,真心是趟非常艱鉅的任務,對音樂無真心喜愛極難達成。
我當天毫無疑竇是享受了半天的心靈饗宴阿,多虧這些辛勤的小小樂手們,心裡的感激真是很大,認識學弟真是讓我在管絃樂音樂路上的莫大福氣。
針對獲獎台灣的新聞與媒體報導截取三篇與大家分享如下:
點我➡️團員分散各校比賽當天首度全員到齊 淡水愛樂管樂團維也納奪冠
點我➡️台灣之光! 年均12歲「淡水愛樂管樂團」出戰奧地利比賽奪冠
點我➡️駐奧地利文化代表處 : 淡水愛管樂團

| 金色大廳 Musikverein;維也納音樂協會大樓 Wiener Musikverein
金色大廳 ( Musikverein;Goldener Saal ) 正式全名為維也納音樂協會( Wiener Musikverein ),該建築於 1870 年開放,有 2000 個觀眾席。是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所在地。該樓內有多個大小不一的表演空間,其中面積最大的便是金色大廳( 金廳 )因裝修精美,且音響效果出色,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樂廳之一。
維也納音樂協會大樓共有六個廳,分別名為大廳( 金色大廳;Goldener Saal )、布拉姆斯廳 ( Brahms-Saal )、玻璃廳 ( Magna Auditorium )、金屬廳 ( Metallener Saal )、石頭廳 ( Horst Haschek Auditorium )、木頭廳 ( Hölzerner Saal ),其中木頭廳不是音樂廳,而用來舉辦會議、展覽等活動用的展廳。

除此之外,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在大樓內擁有豐富的音樂史、手稿、樂譜、樂器等藏品。
( 註 2 )

美泉宮正門,本張照片取自維基分享。
| 美泉宮 / 麗泉宮 / 熊布朗宮 Schönbrunn Palace
美泉宮( Schönbrunn Palace ;Schloss Schönbrunn ),又譯麗泉宮,音譯為申布倫宮、申布隆宮、熊布朗宮,是一座充滿巴洛克藝術的皇家建築,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主要夏宮,亦曾是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的御用宮殿,也是如今維也納最負盛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美泉宮 shot by Emma@Veinna,Austria .07 /2024.
Schönbrunn ( 麗泉宮 ) 這個名字原意為「美麗的泉水」,源於作為宮廷飲用之自流井的水源而來。美泉宮採用哈布斯堡家族的代表顏色「金色」和「黑色」作為主體,總體面積腹地達 2. 6 萬平方米,其華麗程度據說僅次於法國的凡爾賽宮。
1743 年,奧地利女大公瑪麗亞•特蕾莎為彰顯皇家權威,下令在此地興建一座氣勢磅礴的皇宮和巴洛克式花園,此後美泉宮一直被擴建。現在的美泉宮共有 1441 間房間,其中 45 間對外開放供參觀,一開始的美泉宮很小,是分了好幾個批次被逐步擴建成現在的規模。整個宮殿以巴洛克風格為主基調,但其中有 44 個房間以洛可可風為主。
美泉宮背面的皇家花園是一座典型的法國式園林,碩大的花壇兩邊種植著修剪整齊的綠樹牆,綠樹牆內是 44 座希臘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園林的盡頭有一座「海神泉」( Neptunbrunnen ),向東便是皇宮名稱由來但卻又不很起眼的「美泉」,美泉的正對面是一片人造的羅馬廢墟( Römische Ruine )和一塊方尖碑。美泉宮的最高點是凱旋門( Gloriette ),海神泉的西側是動物園( Tierpark )和熱帶植物溫室( Palmenhaus )。
拿破崙戰爭時期,在此宣佈解散神聖羅馬帝國,成立奧地利帝國,1871 年又改組奧匈帝國,1918 年,隨著奧匈帝國在一戰的戰敗以及隨之而來的解體,此宮殿成為奧地利共和國的博物館,讓平民也能一窺皇家的輝煌,感受哈布斯堡帝國昔日的氣派。
美泉宮每年夏季會舉辦「美泉宮夏夜音樂會」,是由維也納愛樂樂團舉行的免費戶外古典音樂會。此傳統自 2004 年舉辦至今,最初稱為「歐洲音樂會」,2008 年以「夏夜音樂會」的名義舉辦,並沿用至今。
我前往的那天正好美泉宮正陸續在搭建要舉辦夏季音樂會的場地,到處都圍起來架設鷹架與音響設備、座位...等。所以正面的照片我也沒法拍到很美的,只有一兩張,然後我似乎也沒有存下來,這僅存的幾張還是我在自己 IG 當初發的限動抓下來使用的了。😅 當天我也沒有進入美泉宮參觀,我僅在外圍這圈發呆,看人家架設音樂會的場地。入內參觀的門票猶記似乎在 35 歐元左右 ( 註 3 )
,但我實際並未入內參觀,想想也不確定當時為何會這樣決定,但也沒有真的很抱憾到是。
只是光看美泉宮的門面如此富麗堂皇,相信裡面真的很值得參觀,有前往的朋友們建議還是可以好好花時間走走,整個熊布朗宮建議參觀時間:內部 1 個半小時、後花園約 2 小 時,慢慢看可以殺走半天至一天的時間。
【 寫在最後 】
奧地利之行,我七天六夜都住在維也納,其中有一天參加了當地的 tour 前往湖區的哈爾施塔特 ( Hallstatt ) 小鎮 。剩餘的時間都在維也納閒晃,並沒有一直去參觀博物館、聽演奏會或看展覽,但維也納這樣的藝文活動真的是多不勝數,只是每個要價都不便宜,最便宜的小展入場費都在 10 歐以上,稍微有些名氣的最便宜都在 35 歐往上跳,每個都想看也是所資不斐,所以建議有想去的人,還是先把自己較有興趣的行程規劃起來,有一些需要提早訂票的也先做好準備,否則也不是想看就能進的。然後查看看那些可以搭配 Vienna Pass 可能還有優惠。
以上就是我個人在維也納有踩踏到較著名的景點,當然維也納還有如聖史蒂芬大教堂、列支敦士坦博物館、市政廳、百水公寓、佛洛伊德紀念館、各音樂家們的紀念館......等數不清可以參觀的景點。大家都可以親自前往探索。
奧地利之旅的維也納市區景點介紹篇,將在這篇畫下句點,下一章節,會另外介紹哈爾施塔特 ( Hallstatt ) 一日遊。
咱們下一回見~😉
【 補充 】註 1 :
比賽是 2024/07/06 當天,結果是2024/07/07 出爐。此次參加的台灣團體除了「淡水愛樂管樂團」之外,還有彰化絃樂、台北中正國中 、成功高中、天母國中、新竹縣興隆樂團、新竹成功國小等七隊。( 天母國中贏得第二名,影片中奶黃背心那團 )。
學弟畢業後一直在雄工校友管樂團積極參與社團事務與表演活動。
註 2 :
金色大廳定期演奏會的票不容易購得,通常只針對特定會員販售。要取得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註 3 :
沒有進去,所以沒有紀錄,大概是印象中的記憶,但這網路都查得到,大家在自己查詢即可。
【延生閱讀】
| Austria | 奧地利 | Vienna 世遺之都、音樂之都、夢之都與多元文化的共鳴之地 ( 含景點分享-中 )
| Austria | 奧地利 | Vienna 世遺之都、音樂之都、夢之都與多元文化的共鳴之地 ( 含景點分享-上 )
| Austria | 奧地利 | Vienna 世界遺產之都、音樂之都、夢之都與多元文化的共鳴之地
更多中歐文章可至 【 旅行記事 】房間閱讀。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收藏、🤳分享
✍原創不易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或附上原文連結,非常感謝尊重原創。
🫰感謝您的打賞來支持我寫作的動力吧這邊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