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機會和Angie對話,她(區嘉雯)會說:「不要害怕,阿Pat永遠愛你,你不需要懷疑!」她希望觀眾可以從另一角度反思甚麼是愛,「我們謝票的時候會問觀眾有沒有立遺囑?如果還沒有就要馬上去做,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不要讓對方陷於疑惑或艱難境地,導演說遺囑是給身邊人的最後一份情書,告訴對方自己的愛和關懷,我希望觀眾能收到這份信息。」
李琳琳被Pat這個角色吸引,更為區嘉雯的Angie而感動,那一天兩人坐在涼亭拍結局最後一幕,琳琳姐說:「當我看着Angie的眼睛,眼神像在訴說為我所做的一切,那一刻令我很感動忍不住就吻了她,吻了一下覺得不夠又再吻,這是拍戲以來從沒有過的感覺。」
明報周刊 第四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追夢人‧電影魂│封面故事
導演楊曜愷新作《從今以後》昨日(4月16日)舉行首映禮,
雖然李琳琳現時聽力有問題,但她指拍戲的時候沒有影響,只是人多的時間雜聲多會比較辛苦,她又透露自己的右耳狀況比較差:「不過戴咗助聽後就好啲冇裝到管。」

區嘉雯指曾看過李琳琳的演出,並大讚她戲路廣,今次合作得很開心,她稱與李琳琳相處後發現兩人有很多共通點,例如大家曾讀同一間學校(德望),所以較容易溝通。
「琳琳姐參與的電視電影睇過唔少,一直覺得這位女演員跟其他演員好唔同,好Stylish。我細過佢少少,我呢啲讀蕃書嘅,你唔Stylish都不會看上眼,所以當時已覺得佢好Stylish。」HK01訪問

區嘉雯分享角色設定上,琳琳姐飾演的 Pat 比較爽朗,也合符對方性格和氣場。而她飾演的 Angie 則比較女性化,她需要練習用較高的聲調說話,拍攝時更有駁髮,以經營一個比較柔的形象,襯托琳琳姐的爽朗和持重。

Ray 提醒大家,平安紙(遺囑)不只是法律保障,也是你對最疼愛的人的情信,「平安紙等於是跟你的愛人說,我一直有關心你,我有替你着想。
李琳琳:「這個戲沒有壞人與好人之分, 每個人都是為自己着想,燒到你那裏,你當然以自己的利益行先。所謂好壞,只是觀點與角度。」
「電影著重人與人的關係,拍攝前演員們會排戲,但不只是圍讀,而是情景練習,Ray會隨機給一個情景,你就要利用背景故事思考該如何反應。電影與話劇相比,對白不是太多,但情緒與反應需要在一兩個鏡頭內表現出來;排戲交流後演員就可進一步展現觸覺,每人互相都有種認識了數十年的相知感。」

men's uno HK 從今以後丨專訪導演楊曜愷與演員區嘉雯
問及導演有否考慮過在選角上採用真正的女同志,透過其自身經驗令角色更生動自然,「我會以專業演員作優先考慮,畢竟他們戲劇經驗豐富,即使未必有切身經驗,但在聊天交流時,我可以感受到他們是怎樣的人,是否適合演繹這個角色。」
琳琳姐過往在邵氏和電懋一向飾演較為女性化的角色,如在《青春的旋律》(1968)頂着一頭長頭髮、穿迷你短裙和長靴載歌載舞,或在《金玉奴》(1965)裏穿一身古裝,刻意提高聲線念出對白。琳琳姐坦言這與她本身的性格差異甚大,「我是一個比較『硬淨』的人,不喜歡拖泥帶水。楊導演的厲害之處,就是觀察到我這個面向,願意讓我飾演這個較為男性化的角色。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原載「睇戲喇喂」專頁: 《從今以後》 不只是暮年同志,也是連結兩代影人的緣份
Ray相約琳琳姐見面,「其實當時都驚,但傾咗個幾鐘,發現她平易近人,聽我解釋完劇本就話有興趣,不過就話:『我已經好多年冇拍戲,你見到我個樣係點,你再諗清楚係咪搵我拍。』好直接爽朗。
琳琳姐自言是舊派演員,說話字正腔圓,被導演溫馨提示,「我習慣逐個字發音,有做戲的感覺,但導演很溫柔地叫我收細一點,生活化一點」。「以前拍劇試過有導演要求演員拍六十幾次,但又講唔到有咩做得唔好,就是都有拍這戲的梁愛,令到佢當時好冇信心。」她大讚Ray觀察入微,細緻設定每個角色的心態,看到無論新舊演員都很清楚了解自己做甚麼。



am730專訪|李琳琳演女同志主動咀區嘉雯 導演楊曜愷大讚:背影都有戲
「阿Ray做晒每個人嘅人物小傳畀我哋,譬如我會知道琳琳姐個角色嘅前半生,點樣同我互相扶持。」
對於Angie這個角色,起初她也有疑問,為什麼Angie會選擇打官司,而不是回老家和父母一起住,又或者提議為Victor照顧嬰兒一起居住?
Pat 和 Angie 的家好像有錢,但都是藍領的,這在近來香港電影中較少見,又比如一開始看到兩位女主角去街市買菜……
區:對,去旺角街市而不是去 City Super。
問:觀眾能慢慢從角色的對話中聽到人物的距離,不是想像中那麼親密。你怎樣理解 Angie 與 Pat 家人的關係?
區:我想她為人比較單純,Pat 走後,對 Angie 來說真的太難受,Pat 的家人又要逼她走。
官司還是要打,明知輸也要,第一要告訴全世界我們是伴侶,不只是好姊妹,只因為法例不承認。她是要告訴他們,也是告訴世界,她是未亡人,而她的生命也不是他們想像中完全依靠 Pat。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在平靜環境中感受暴力──專訪《從今以後》楊曜愷、區嘉雯
嘉雯說,她今次的演繹並沒有刻意強調女同志的形象,畢竟年長愛侶的愛情比起激情,更多是一種無分性別、細水長流的情誼。二人生活簡單,閒時一起買餸、一起招呼親戚、偶爾買些花擺放家中,看似情同家人,卻比家族之愛更細膩。
問及理想愛情的模樣,應該是激情高漲抑或細水長流,嘉雯和 Ray 毫不猶豫選擇了後者,而這很大程度是基於二人多年前各自在外國生活的經歷。嘉雯憶述自己對三藩市的印象:「街上那些情侶,不分男女老少,通通都很激情,Sexual energy 強烈得我回家都想兜路行!」
Esquirehk專訪導演楊曜愷&主演區嘉雯|戲裡戲外探討愛的形狀 細水長流勝過一時激情?
藉著人物小傳,阿炳覺得角色即刻變得更有份量,再加上一些為演員預備的Improvisation(即興創作)workshop,讓他回到電影發生前的某段日子,用Improvisation去重現那些段落。
「做了這動作會在你的身體上產生了記憶,好像真的發生過一樣,我們可以帶着backstory和做過的Improvisation進入拍攝裡面。」
【專訪】《從今以後》導演楊曜愷 演員梁仲恆/文:王冠豪GARY(電影朝聖)
「香港生活『一定要有舊磚頭』;比如話,你有錢剩就要儲首期準備供樓;比如話,交租交一世好唔抵。」
「做男人更加要有層樓,如果唔係唔洗旨意娶老婆!」「阿成最後叫 Angie 走,直情『嘩!我做番一個男人啦!』我而家可以維護我屋企,把東西拿回來給我的子孫,做回父權社會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