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也是福利?
朋友公司上周發了個公告,老闆娘有一批衣物供同仁免費索取,同仁們猜想可能是老闆娘某個活動的運動服沒發完,還有人幻想是老闆娘名牌二手衣要出清,大家看的公告時心中充滿想像,覺得是個額外的福利,心情是好的。
但是現實很骨感,現場看到的是老闆娘女兒穿過不要的或是要汰換的衣服,一件件放在地上,多是T恤牛仔褲此類休閒服,或許也不算便宜,但同仁們還不至於買不起,當下生出一種被羞辱感,有點被老闆娘施捨,自己就是次人一等的感覺。較資深的員工說這種行為老闆娘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卻沒有引起大家的厭惡感。之前是交給老闆資深能幹的秘書處理。她會事先篩選衣服型式及衣況,與公司內部員工配對。對於剛入職場治裝費可能較低的新進員工,就挑些比較正式上班可穿的衣服,跟員工說老闆娘看她們剛出社會,這些是她女兒只穿過一次的,看喜不喜歡,喜歡的可以拿走。休閒一點的衣服,就看家中有差不多年紀女兒的,說年輕女孩身材與喜好還沒定型,衣服換得快,這些也算是有牌子的服飾,老闆娘想到你家女兒差不多大,可能也適合自己女兒的這些衣服,看看喜不喜歡。這些被問到的員工心中都是感到溫暖的,因為老闆娘看到家人會想到自己,有種把自己當家人的錯覺(雖然是能幹秘書的手筆)。
這位能幹的秘書除了找出員工與老闆家人的一些共通點,發揮共情的效果,也一定會問當事人是否喜歡,給予充足的尊重感。要做到如此,除了要善體人意,了解同仁們的家庭背景,還必須是老闆旁邊的人,大家才會相信是老闆的美意。
可惜這位秘書已經離職,今年這工作交給總務部門執行。總務部門只是機械化的遵照辦理,沒有進一步的思考,少了對「人」的關注,整個行動就走味了,老闆娘的形象翻了車,這件事成了同仁們私下吐槽的靠北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