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政經風險升溫,包括美國對中國與全球供應鏈的關稅壓力,以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於法說會中依然表示對2025年保持「樂觀期待」,並指出鴻海今年將展現強勁的成長力道。
根據劉揚偉說法,雖然消費智能產品銷售預期全年大致持平,但「雲端網路產品將是主要成長引擎」。鴻海目前AI伺服器接單暢旺,尤其在北美主要雲端服務商(CSP)需求持續推升下,AI伺服器的營收不僅大幅成長,產品平均單價也顯著提高。他強調,AI伺服器業務未來幾季將呈現持續倍增的態勢。
鴻海目前全球伺服器市占率約40%,為全球主要雲端廠商的重要供應夥伴,涵蓋NVIDIA、Amazon、Microsoft、Google等關鍵客戶。董事長也強調,公司在AI伺服器生產上的自動化與良率提升,讓整體製造效率逐步提高,為長期成長奠定基礎。全球AI投資熱潮升溫,中東成為新戰場
呼應鴻海對AI伺服器市場的強烈信心,NVIDIA於今日宣布與沙烏地阿拉伯合作興建AI超級工廠,未來五年內預計部署數十萬顆先進GPU,總金額達200億美元。美、沙雙方並預計投資高達800億美元在AI與雲端基礎建設,這也與鴻海在中東的布局相互呼應。劉揚偉指出,鴻海多年來在沙國深耕,不僅與當地成立電動車合資公司,其子公司FIT也開發充電樁,並與上游晶片廠與下游品牌密切合作,有機會參與中東AI重大基礎建設專案。
他表示:「客戶的採購將在品牌伺服器與ODM之間做平衡,鴻海會積極爭取機會。」
人形機器人:下個十年的新支柱
除了AI伺服器之外,劉揚偉也在法說會中首度提及「AI人形機器人將成為未來十年產業的支柱之一」,隨著全球勞動力短缺、自動化升級需求快速攀升,AI驅動的機器人應用正從工業場域進入商業與家庭領域,而鴻海也已展開相關技術佈局,結合AI、機器視覺、運算平台與機構設計優勢,進軍高階智慧型機器人市場。
建立韌性供應鏈、區域製造強化布局
面對全球局勢不確定性,鴻海強調其**「區域製造 + 全球協同」**策略持續發揮效果,目前在全球共計佈局233個據點,橫跨24國。劉揚偉指出,鴻海早在四、五年前就看到區域製造趨勢,提前布局,如今在美洲、歐洲、印度都具備獨立營運能力,有效降低關稅與政策風險對供應鏈的衝擊。
鴻海正走在AI產業轉折點的核心
從AI伺服器、智慧製造到人形機器人,鴻海在2025年展現出全面的技術與製造升級能力。面對全球超過千億美元的AI基礎建設投資熱潮,公司已建立成熟且具彈性的供應鏈體系,並在AI伺服器市占與產品技術上具備領先優勢,隨著全球資本支出持續聚焦在「算力」、「自動化」與「智慧運算設備」,鴻海無疑正處於這場AI工業革命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