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東縣東河鄉的都蘭山,是海岸山脈南段的最高峰,海拔1,190公尺,被譽為「美人山」。這座聖山不僅是卑南族與阿美族的信仰中心,更以其終年雲霧繚繞的神秘氛圍、豐富的生態景觀與原住民文化遺址,吸引無數登山愛好者前來探訪。沿著都蘭山步道,你將穿越茂密林蔭,揭開這座聖山的神秘面紗,體驗自然與文化的完美交融。
步道概況
- 所在縣市:台東縣東河鄉
- 步道類型:中級山步道
- 步道型態:折返路線
- 單程里程:3.8公里
- 海拔範圍:590~1,190公尺(高度落差600公尺)
- 路面狀況:原始路徑、木板步道
- 所需時間:往返約5小時30分鐘
- 最適季節:全年皆宜(建議攜帶雨具及登山杖)
- 申請入山/入園:無需申請
- 基點:都蘭山一等三角點(1,190公尺)
都蘭山步道屬於中級山徑,適合有一定登山經驗的健行者。步道前段林蔭遮蔽,後段稜線視野開闊,可遠眺浩瀚太平洋與蘭嶼、綠島(天氣晴朗時)。由於都蘭山面向太平洋,濕氣較重,午後常有降雨,建議攜帶雨具並選擇上午出發。
如何抵達
開車
從國道1號楠梓交流道下,接台88線轉國道3號,再依序沿台1線、台9線、台11線(海岸公路)行駛至149.6公里處(郡界)。尋找路邊標有「都蘭山」的大石塊及「都蘭山步道」指標,轉入岔路(北上左轉、南下左轉)。沿山路蜿蜒西行約4公里,即抵達林務局新建的二層式觀景平台,這裡是步道的起登點及停車場。大眾運輸
目前無大眾運輸工具可直達都蘭山步道停車場,建議自駕或安排包車前往。
起登點:都蘭山步道觀景平台停車場
步道路線
都蘭山步道全程3.8公里,往返約5.5小時,沿途設有數個重要景點,讓旅程充滿驚喜。以下是路線規劃:
- 都蘭山步道觀景平台停車場(起點)
- 觀景台(1.75公里,約60分鐘):步道前段穿梭於林間,陽光灑落,景色宜人。
- 普悠瑪祭台(0.55公里,約60分鐘):卑南族與阿美族的聖地,立有紀念碑石。
- 大石壁(1.4公里,約75分鐘):地質景觀壯麗,感受板塊運動的痕跡。
- 都蘭山三角點(0.1公里,約15分鐘):登頂後可俯瞰海岸山脈與太平洋。
- 返回起點(3.8公里,約120分鐘):沿原路折返,結束旅程。
都蘭山的自然與文化之美
聖山傳說
都蘭山是卑南族與阿美族的聖山,承載深厚的文化意義。在卑南族傳說中,祖先自南方島嶼遷徙至此,登上都蘭山後將泥土撒向大海,海水退去形成平原,族人遂在此定居。「普悠瑪」(Puyuma)意為「團結」,成為南王部落的名稱。阿美族則稱都蘭山為「dugus a du lan」,意指「石頭堆積之處」,視其為寶石的原鄉。步道2.3公里處的普悠瑪祭台遺址,是兩族立碑分界的象徵,訴說這片土地的歷史。
生態寶庫
都蘭山的生態多樣性令人驚嘆。步道前段陽光充足,長穗木等蜜源植物吸引斑蝶、粉蝶與小灰蝶翩翩起舞;林冠鬱閉後,樹蔭蝶等蛺蝶科活躍於林下。鳥類如綠繡眼、紅嘴黑鵯與烏頭翁隨處可見,晨昏時分或許能偶遇藍腹鷴或竹雞。稜線上,台灣獼猴、山羌與白鼻心等哺乳動物偶爾現身,蛇類與囓齒類也為生態增添活力。
植物方面,步道前段以蕨類為主,如台灣水龍骨、石吊蘭與金蟬蘭;海拔700公尺以上的雲霧帶,則以樟科木本植物與阿里山根節蘭、黃藤等草本植物為主。稀有植物如一條線蕨、台灣香蘭與山肉桂,更為這片綠意增添獨特魅力。
地質奇觀
都蘭山由板塊運動擠壓而成,屬年輕的脈層,地質活動頻繁。其高聳挺拔的外觀與大石壁等地貌,展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終年雲霧繚繞的氣候,讓山頭蒙上一層神秘面紗。
登山小叮嚀
- 最佳時機:全年皆可登山,但上午出發能避開午後降雨。
- 裝備建議:攜帶雨具、登山杖、防滑鞋與足夠飲水。
- 生態保護:請勿採摘植物或干擾野生動物,保持步道整潔。
- 安全第一:步道部分路段較原始,注意腳下安全,結伴而行更佳。
結語
都蘭山步道不僅是一場體力的挑戰,更是一趟深入自然與文化的旅程。從茂密的林間小徑到開闊的稜線景觀,從普悠瑪祭台的歷史傳說到豐富的動植物生態,這座聖山以其獨特的魅力,邀請每位旅人來探索。無論你是登山愛好者,還是尋求心靈洗滌的旅人,都蘭山都將帶給你難忘的回憶。
快收拾行囊,踏上這條通往「美人山」的步道,親身感受台東的自然與人文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