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股癌 Podcast EP557》的重點筆記整理×懶人包×投資觀點,涵蓋【關稅戰降溫暫時利多】、【中東AI投資引爆話題】、【AI供應鏈基本面仍強】、【關稅政策仍具變數】等內容。
【關稅戰降溫暫時利多】:中美雙方調整關稅稅率,激勵市場情緒短期回暖。
【中東AI投資引爆話題】:NVIDIA(輝達)在中東宣布大型 GPU 訂單,引發市場劇烈反應,但實際規模解讀分歧。
【AI供應鏈基本面仍強】:雖先前市場恐慌,基本面未改變,ODM、散熱等仍具題材
【股市反彈速度驚人】:4月恐慌拋售後快速反彈,市場情緒轉多,追價風險上升
【關稅政策仍具變數】:選舉前戰略性讓利可能只是權宜之計,後續仍有風險。
🌎 世界經濟與股票投資:
【關稅戰暫時和緩,但不代表結束】
- 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已降至約 50%,中國對美國則降至約 10%。這場在瑞士協議後展開的關稅緩和,是市場近期反彈的重要利多。
- 主持人提醒:此舉如 2018 年川普第一任一樣,為年底選舉操作鋪路,拉貨期過後關稅可能再升,終局仍未確定。
- 過往零售業與白宮會面後,也曾要求延後徵稅以保住民調,推估類似戲碼將重演。
- 預估未來 6–7 月可能再度調高關稅,造成供應鏈重新混亂,需審慎規劃中期布局。
【NVIDIA(輝達)在中東的訂單背後意涵】
- 傳出 NVIDIA 宣布中東將部署 18,000 台 Grace Blackwell Supercomputer,但定義模糊,引發三種市場解讀:
- 若真為 18,000 台 rack(伺服器機櫃),代表超級牛市劇本,供應鏈全面大爆發。
- 若為約 3,000 rack(依據 500MW 資料中心推算),屬於中性偏樂觀,有實質補足 AI 需求的效果。
- 若只是 18,000 顆 GPU,實質影響有限,象徵意義居多。
- 主持人傾向認為實際數量偏向保守版本,呼籲市場需理性判讀,不宜過度追價。
- 過去市場恐慌時,主持人堅持「AI 不是假議題」,而是「估值」與「市場情緒」錯配。
- 供應鏈如 ODM、散熱器、機殼、供電晶片等,具備需求補足與爆發條件。
- 中東資金可能如過往一樣「接盤」,如被國巨事件套牢,市場熱度與基本面仍須仔細評估。
【市場情緒過熱,小心追高風險】
- 市場從 4 月的全面悲觀,一夕之間轉為爆量上漲,主持人直言「看不懂到底在噴什麼」。
- 許多人 FOMO 回補持股,但風險點在於短期利多皆為情緒型、缺乏實質基本面支撐。
- 主持人認為:「這個總統真的有辦法單靠喊話撼動市場」,但提醒這些效果遲早會遞減收斂,投資人不宜盲目跟風。
- 提醒:不要因為行情好就亂改操作策略,多空切換需有中心思想,否則將是最容易賠錢的族群。
【投資邏輯與調整策略】
- 指出多數投資人無法長期打敗指數,建議以大盤 ETF(如:0050、S&P 500 等)為核心資產配置。
- 「多空頻繁切換」是賠最多的投資行為,強調要有「中心思想」與長期規劃。
- 分享自己的資金調整策略:減少指數 ETF 與期貨部位,轉而布局中小型股。
【台股關注產業鏈方向】
- 台積電(TSMC)N2(2 奈米)製程為未來重點,相關設備供應商可關注。
- 眼鏡代工廠拿下國際大廠訂單,引起主持人關注,認為具備潛力。
- AI、機器人仍屬主流,但需以區間操作應對估值波動。
- 看好 ODM 廠(原始設計製造商),若價格低估仍具進場價值。
🎯 股癌 EP556 觀點小結|從川普喊盤到中東 AI 資金潮,市場是否走向失速?
1. 關稅政策緩和是假象,年底選舉才是真相
- 短期利多只是煙霧彈:中美調降關稅激勵股市反彈,但主持人提醒這是「暫緩」非「終局」,參考 2018 年川普操作套路,選前讓利、選後補刀可能再度上演。
- 中期風險未解決:市場忽視「後手關稅」的不確定性,主持人建議拉貨潮後應留意潛在供應鏈混亂。
2. 中東 AI 訂單真真假假,理性解讀為上策
- 三版本推測分別為:18000 rack、3000 rack、18000 GPU,市場反應過熱但缺乏明確數據佐證。
- 中東資金過往也曾成為「高點接盤者」,如國巨事件,提醒投資人:「AI不是假議題,泡沫的是情緒和估值」。
- 供應鏈確實有補單需求,如 ODM(原始設計代工)、散熱模組、機殼等,但仍須對新聞數據做出篩選判斷。
3. 股市情緒反轉快速,操作策略不宜搖擺
- 從 4 月恐慌拋售到 5 月追價狂熱,變化之快令人措手不及,主持人直言「不知道在噴什麼」。
- 警告:追高風險上升、情緒性利多難以持續,建議「保持操作中心思想」,避免頻繁切換多空方向。
4. 投資布局調整:從ETF轉向中小型股與特定題材
- 減碼大盤 ETF、期貨部位,將資金轉向具成長潛力的中小型股。
- 看好主軸:
- 台積電(TSMC)N2 製程供應鏈;
- AR/XR 眼鏡代工新動能;
- AI 與機器人題材採「區間操作」,跌深才補。
- 強調:即使不進場主動操作,長期持有 ETF(如 0050、S&P500)仍是穩健策略。
🛡️ 免責聲明
本篇內容為個人聆聽《股癌 Podcast》(主持人:謝孟恭)後所做之重點整理,主要透過 AI 協助摘要與彙整,並由本人進行資訊校正與補充整理,以方便自己與讀者快速回顧節目內容。
投資涉及風險,任何操作請務必自行判斷與審慎評估,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保證獲利之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