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之旅 1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近半年來,我幾乎每個月都會離開高雄,到台中或台北,參加Satir的工作坊。這個月,是到基隆,不是參加工作坊,而是重回我小四~國中畢業的舊地,好好感受一下自己的年少。

北上高鐵

北上高鐵

  照往例,都會自拍一下。或許是對比於這趟的「年少」之旅,也或許是忘了刮鬍子,看到這張自拍照,我竟有了自己已「垂垂老矣」之感。

  回想起二月下旬,自己也曾重回自己高中母校。學校當然還在,但,學校對面,自己曾住過的三處公寓,全都改建成電梯大廈社區了。所以當然也找不到,自己曾幾乎每日一餐的麵店、水餃店。

  這次出了基隆火車站,雖然海洋廣場是新的,但,巿區、商場,感覺雖然已近50年的時間,卻改變不大,就連田寮河的味道,似乎都沒什麼改變。我還一直以為,我會找得到自己小學、國中曾住過的故居。

  我還印象深刻,自己在仁一路,就曾住過單號、雙號兩間平房。但這次,只看到仁一路單號,完全沒有雙號。路上問了一位年長的婦人,她回應我:來基隆住了十多年,完全不知道仁一路有雙號。看來,我的舊居,已成了田寮河的一部分了

  信一路的故居,應該是已改建成商場了。還好,信二路的故居還在,但,我卻不怎麼認得了,應是當年,從未站在過對面,好好省視一下自己家的外觀。

信二路故居

信二路故居

  原本還打算重回仁一路單號後山去健行一下,但,既找不著故居,也找不著山路。只好改變預定的行程,直接回成功國中母校看看。

  好漢坡(石梯)還在,當年每天都要爬得氣喘吁吁。

好漢坡起點

好漢坡起點

終於快登頂了

終於快登頂了

  只是,怎麼感覺學校變小了。或許因為少子化之故,查了網上資料,當年共有33班,現在只剩14班了。校園內的羽球場消失了,校園外的集合場也變超小了。

  晚上,依舊是「20、30、40、60」四人的小聚。之前都是在台北,這次則是高雄的60+、桃園的40+、台北的30+,全都來基隆相聚。

  由於我北上的途中,都在跟ChatGPT對話,所以晚上的相聚,話題也常繞回GPT。甚至有人因為舊友的政治立場改變,還用GPT來模仿回應,以維繫住原有的關係。

  雖然我還沒買付費版,但,生平第一次使用GPT來生成Q版照片,挺有意思的 XD

Q版「螢火」居酒居

Q版「螢火」居酒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屘寶💞大齡南㚘
18會員
639內容數
邀請台灣、香港、中國三地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雖然都是華人,但有著不同性別、不同性傾向、不同成長經歷。但都符合一些人性原則:「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珍貴、美好的」、「生命的傷口,也是生命的窗口」、「真實自我,幸福人生」。期許通過「生命陪伴生命、生命感動生命、生命影響生命」的方式一起生命學習成長。
屘寶💞大齡南㚘的其他內容
2024/07/14
  開春之後,終於再次來到龍泉寺登山口。只是,這次不再是雅座、盤榕,而是直奔「泰國谷」。   難度雖不及「好漢坡」,但我又多了半歲,後半段幾乎只能用「悽悽慘慘」來形容,延途當然還是休息了兩三次。   泰國谷果然是個拍照的好景點,又有鬚根林、又有懸崖感、又有谷地感。只可惜,到達之後,我花了太多時間
Thumbnail
2024/07/14
  開春之後,終於再次來到龍泉寺登山口。只是,這次不再是雅座、盤榕,而是直奔「泰國谷」。   難度雖不及「好漢坡」,但我又多了半歲,後半段幾乎只能用「悽悽慘慘」來形容,延途當然還是休息了兩三次。   泰國谷果然是個拍照的好景點,又有鬚根林、又有懸崖感、又有谷地感。只可惜,到達之後,我花了太多時間
Thumbnail
2024/06/27
【貴人 D】   上一篇曾提到的 D,帶我們爬完觀音山之後,還提供了去他家小聚的機會,當晚我立時詢問:是否可以開放讓「大齡南友」來辦居家小聚,D 也完全同事。   只可惜,D 家不算在高雄巿中心,雖然離捷運站也只是步行10來分鐘而已,後來還是沒有辦成。 【貴人 L】   算是上天聽到了我
Thumbnail
2024/06/27
【貴人 D】   上一篇曾提到的 D,帶我們爬完觀音山之後,還提供了去他家小聚的機會,當晚我立時詢問:是否可以開放讓「大齡南友」來辦居家小聚,D 也完全同事。   只可惜,D 家不算在高雄巿中心,雖然離捷運站也只是步行10來分鐘而已,後來還是沒有辦成。 【貴人 L】   算是上天聽到了我
Thumbnail
2024/06/26
【貴人 J】   前一篇提到的「社交」模式,嚴格說起來,已經是我的「找一半」模式了。所以我總以為,原本不認識、而願意出來直接碰面的,應該就是相互有意思了。直到 J 的出現,才讓我明瞭,還是有人不以「找對象」為目的、而就僅僅是「認識」新朋友而已。   但這卻觸動了我另一個想法:原本就有20多年豐富
Thumbnail
2024/06/26
【貴人 J】   前一篇提到的「社交」模式,嚴格說起來,已經是我的「找一半」模式了。所以我總以為,原本不認識、而願意出來直接碰面的,應該就是相互有意思了。直到 J 的出現,才讓我明瞭,還是有人不以「找對象」為目的、而就僅僅是「認識」新朋友而已。   但這卻觸動了我另一個想法:原本就有20多年豐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接續上週我的旅行故事(一), 今天要來分享接續去過的幾個國家, 一起來搭上時光旅程回憶班機吧! 🚞花蓮 在我前幾篇的職涯故事階段,有六年在台北的日子. 那時只要想放自己假就會坐火車+租機車去秘密基地花蓮, 台北到花蓮,真的很近! 一個人的旅行去了好幾次, 每次大概都會去固定幾個
Thumbnail
接續上週我的旅行故事(一), 今天要來分享接續去過的幾個國家, 一起來搭上時光旅程回憶班機吧! 🚞花蓮 在我前幾篇的職涯故事階段,有六年在台北的日子. 那時只要想放自己假就會坐火車+租機車去秘密基地花蓮, 台北到花蓮,真的很近! 一個人的旅行去了好幾次, 每次大概都會去固定幾個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想想這兩年的旅行,可以說是全年無休的到處跑,真是比打卡上班還認真,而到了高雄,因計畫這次旅居半年,所以相對行程也較散漫,也可以好好看看高雄的生活。 這裡,沒有聽不懂的原住民和客家人說話,出現在耳邊的,是熟悉到不行的閩南語,因出生在台南,或許在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想想這兩年的旅行,可以說是全年無休的到處跑,真是比打卡上班還認真,而到了高雄,因計畫這次旅居半年,所以相對行程也較散漫,也可以好好看看高雄的生活。 這裡,沒有聽不懂的原住民和客家人說話,出現在耳邊的,是熟悉到不行的閩南語,因出生在台南,或許在
Thumbnail
3月底回了一趟台灣,這次依舊來去匆匆,但除了該赴的約,行程外還是多了些插曲,這種一攤接一攤的生活雖然很累,心境上卻讓我感到年輕了好幾歲。 前資深台北人的台北生活 「喂?你現在在哪?」 「我在善導寺附近,啊你勒?」 「我剛跟朋友吃完飯現在正在散步回台北車站的路上啊。」 「那從哪過來啊
Thumbnail
3月底回了一趟台灣,這次依舊來去匆匆,但除了該赴的約,行程外還是多了些插曲,這種一攤接一攤的生活雖然很累,心境上卻讓我感到年輕了好幾歲。 前資深台北人的台北生活 「喂?你現在在哪?」 「我在善導寺附近,啊你勒?」 「我剛跟朋友吃完飯現在正在散步回台北車站的路上啊。」 「那從哪過來啊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107 本日書寫主題: 今天一天我們試著留心觀察身邊的人,用具體描繪的方式記錄他們有趣的反應,並試著命名這個反應背後的情緒/狀態/感受。 ✍️今天跟相識30多年的朋友去老梅石綠槽、金山老街踏青。 其中一位老友帶領著我們三位,從相約出發地點到旅程結束。 回到30年前的她是非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107 本日書寫主題: 今天一天我們試著留心觀察身邊的人,用具體描繪的方式記錄他們有趣的反應,並試著命名這個反應背後的情緒/狀態/感受。 ✍️今天跟相識30多年的朋友去老梅石綠槽、金山老街踏青。 其中一位老友帶領著我們三位,從相約出發地點到旅程結束。 回到30年前的她是非
Thumbnail
三月初和一群朋友去臺南兩天一夜輕旅行。 府城初春,氣溫宜人,正是閒逛好時節。白天到老城區走走停停看看,賞美術館、嘗小吃、逛商店,傍晚去安平看夕陽、吹海風、食海鮮,夜晚老宅酒吧聽音樂、品美酒、聊人生。 本來無意為文記錄,這幾個禮拜一些浮光掠影好像萬花筒一樣總在腦海翻轉,不寫出來有點可惜,還
Thumbnail
三月初和一群朋友去臺南兩天一夜輕旅行。 府城初春,氣溫宜人,正是閒逛好時節。白天到老城區走走停停看看,賞美術館、嘗小吃、逛商店,傍晚去安平看夕陽、吹海風、食海鮮,夜晚老宅酒吧聽音樂、品美酒、聊人生。 本來無意為文記錄,這幾個禮拜一些浮光掠影好像萬花筒一樣總在腦海翻轉,不寫出來有點可惜,還
Thumbnail
寫在前面: 自從2020年疫情的爆發後,深居簡出的我很久沒有搭火車去外縣市晃晃看看,尤其是到一個相對於鄉下交通和資源發達的城市走走。距離上次搭火車去高雄走走晃晃,翻了一下GOOGLE相簿是2020年十月份了,那是涼爽的秋季日子,和老弟去看傍晚場的重返大螢幕的《星際效應》,滿滿感動的餘韻和配樂空靈感
Thumbnail
寫在前面: 自從2020年疫情的爆發後,深居簡出的我很久沒有搭火車去外縣市晃晃看看,尤其是到一個相對於鄉下交通和資源發達的城市走走。距離上次搭火車去高雄走走晃晃,翻了一下GOOGLE相簿是2020年十月份了,那是涼爽的秋季日子,和老弟去看傍晚場的重返大螢幕的《星際效應》,滿滿感動的餘韻和配樂空靈感
Thumbnail
臨時起意的屏東小旅行,我背上相機、騎著摩托車,一路往南騎。走經萬丹市區,越過竹田,暫歇於潮州,接著往內埔方向走,最後沿著麟洛回到屏東市區。 大學四年、碩士兩年半都在桃園就讀,畢業工作一年半才回到家鄉屏東,長達 8 年都在外縣市,導致剛回來的時候,就連屏東周遭有什麼景點都不清楚,也因此有了更強烈的意
Thumbnail
臨時起意的屏東小旅行,我背上相機、騎著摩托車,一路往南騎。走經萬丹市區,越過竹田,暫歇於潮州,接著往內埔方向走,最後沿著麟洛回到屏東市區。 大學四年、碩士兩年半都在桃園就讀,畢業工作一年半才回到家鄉屏東,長達 8 年都在外縣市,導致剛回來的時候,就連屏東周遭有什麼景點都不清楚,也因此有了更強烈的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