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很喜歡做白日夢,總是想著長大要過怎樣的生活,媽媽是專職家庭主婦,小時候的活動就是早上跟著媽媽去菜市場買菜,雖不是甚麼有趣的活動,但自己總能在生活中找到一點樂趣,喜歡看著人群熙熙攘攘爭先恐後的,耳邊不斷從來叫賣聲與殺價,時不時更有機車闖入人群,需提大包小包,還會被人群推擠,對於還是小孩子的我,深感有趣,也把每次去市場當作我的每日任務之一。
如果問我,理想的退休生活該是怎樣?想像中應該是住在離市區不遠,但也不要太市中心,最好附近還有一個菜市場,偶爾上上課參加活動,偶爾約朋友見面吃吃飯,開心時自己烹煮一道料理請朋友吃,或是盡情運動,心理想著這就是我理想生活吧,與媽媽的生活似乎有一點點相近,但實際上,媽媽有很多說不出的委屈,經常抱怨自己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為了家庭只能這樣被困住。為甚麼有這種差別,難道退休生活只能整天旅遊、吃飯看電影,然後不用做家務?我想答案顯而易見肯定不是。
一個是迫於無奈,被困住被強加的生活型態,另一個則是可以自由選擇想做的事,即便兩者生活樣態很接近,但心境卻可完全不同,那麼該怎麼打造理想的退休生活呢,有太多的故事告訴我們,很多人一旦退休後,失去人生目標,迅速衰勞老、退化,甚至記憶力下降,因為我們太依賴工作,太依賴職位,可以問問自己,當抽掉工作後,自己的角色是甚麼?有沒有想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為甚麼退休後才能做?
組成人生的要素及角色有很多,但太多人把工作職業當作唯一目標,因為最直覺,也不用思考自己想要甚麼,且工作中的報酬,具體化了努力的印記,忙碌的工作讓自己停下思考,但當工作消失後,會發現重心沒了,失去人生意義,就像過去的信仰被掏空,可惜的是,往往要等到真正退休時刻才會發覺自己甚麼都沒有留下,但說到底,工作只是賺取生計的一個方法,可以從中獲取成就感及自我實現,但將人生全部壓在工作上,就好像將所有資源壓在同一個賭注上,終究有風險存在,如何調配好生活,維持重心,不只是退休後才開始想,應該此時此刻開始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