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8 國慶演說之旅3 - 武昌及揭竿起義推翻帝制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第一章 武昌旅行之推翻帝制歷程介紹

1911年10月10日,就是下圖這個地方,開響了第一槍,誕生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這是位在武漢張之洞路及首義路交界的湖北省總工會,也是過去新軍工程8營的舊址。

這是位在武漢張之洞路及首義路交界的湖北省總工會,也是過去新軍工程8營的舊址。

一群充滿理想抱負的人,從武漢的武昌成功起頭,發起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帝制。而一切的起源,來自於滿清政府的無能為力,跟西方列強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例如租界、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關稅自主權等,賣掉國家籌碼及人民的利益。

(尤其是關稅自主權,關稅及本土海關皆掌握在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手裡,雖然解決了晚清政府的財庫問題,但缺點就是西方列強掌握海關籌碼。像在民國初期本土貨就被課重稅,並且進貨到地方還要抽釐金,讓本土產業陷入不平等競爭被洋貨擊敗。)

這是在武漢的辛亥革命博物館拍攝的照片

這是在武漢的辛亥革命博物館拍攝的照片

在受到西方經濟力及政治力壓迫下,最先看不下去的孫中山,於1894年成立興中會,並在隔年發動廣州起義。但失敗後被清廷通緝,被港英政府驅逐出境,在流亡倫敦期間還被誘捕綁架因此鬧出外交風波,使孫中山備受國際關注,變成國際知名的革命家。

raw-image

後來革命思想不斷在中國傳播,期間也成立了不少的革命團體,例如黃興、宋教仁成立的華興會等。這些革命團體最終於1905年日本東京,結合組織成了中國同盟會,目標就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主張廢除帝制,創立主權在民的共和國家。

raw-image

但除了主張共和的革命黨人外,也有一派聲音希望體制內改革,發展成君主立憲國體的國家。可能認為國家還是要有一個君主比較穩定,而且看到日本的成功,讓他們看到希望。

像是湯化龍,成立了湖北諮議局等地方議會,並請願清廷能夠召開國會。但最後請願失敗 ,且清廷搞出皇族內閣下,最終立憲派也心灰意冷,部分轉向革命的行列。

(像臺灣過去也有武裝抗日及立憲民主2種路線,一開始武裝抗日是主流,最後變成以議會請願運動為主,希望能夠取得自治。)

raw-image

1911年5月,滿清政府宣布了讓所有人憤怒的政策,清廷打算將民間投資的鐵路企業收歸國有,當作抵押品向英、法、德、美借款,以修築鐵路,統一全國的鐵道。但清廷不退款給原有投資的股民,只換發國家股票,引發群眾的暴怒。(一種企業送給美國等列強還不退款的概念?)

後來民眾開始抗爭,從罷市罷課,最終演變到武裝衝突。尤其四川的衝突最嚴重,釀成成都血案,因此清廷派了重兵鎮壓四川暴動,同時把位在武昌的湖北新兵調去四川。此時湖北軍力空虛,也讓革命黨抓到起義的契機。

raw-image

1911年9月24日,在同盟會中部總會推動下,有2個革命組織,分別為共進會及文學社,在武昌胭脂巷召開聯合會議,密謀起義計畫,預計在中秋節10月6日揭竿起義。但後來軍備不足,預定起義的時間順延10天,改到10月16日準備起義。

raw-image

但事情來的突然,10月9日共進會成員孫武,在寶善里製作彈藥時失事引爆,引來巡捕搜查。相關革命黨的名冊、起義計畫等資料被曝光後,清軍接續抓了彭楚藩、劉復基、楊宏勝等,文學社、共進會及前日知會等革命黨人。在1911年10月10日早上,總督瑞澂下令下,將彭劉楊三人斬首示眾、殺雞儆猴,並進一步對其餘革命黨人展開大搜索。

raw-image

整個革命黨人心惶惶,黨員名冊掌握在清軍手上,被抓是遲早的事情,所以只能拼死一戰,提早起義。於是在1911年10月10日晚上7時許,革命軍的城外輜重隊以縱火為號,開始整裝集結。最終在晚上8時許,就在下圖的新軍工程8營(現為湖北省總工會),開響了第一槍,開啟了整場武昌起義的戰鬥。

raw-image

整個革命軍 先是衝向中和門(現為起義門),占據中和門上的楚望台軍械庫補充彈藥,接續再以中和門、保安門等高地當作砲陣地,不斷猛轟湖廣總督署。經過通宵激戰後,最終在10月11日清晨,攻克總督署拿下武昌城,取得在辛亥革命中的首場勝利。

這是在首義路上的起義門,是武昌僅存的城門之一,附近有楚望台,被作成展示武昌首義的公園。

這是在首義路上的起義門,是武昌僅存的城門之一,附近有楚望台,被作成展示武昌首義的公園。

後來花了2天的猛攻,也把武昌旁邊的漢陽及漢口2鎮攻下,成功占領整個武漢(武漢是武昌及漢陽的合稱)。起義成功後,革命軍黨人就把原本的湖北諮議局,改成了鄂軍都督府,擔任後續兩個多月辛亥革命,中央軍政府的重責。同時鄂軍都督府也是亞洲第一個共和政府、以中華民國為名的第一代政府。(來用中華民國的護照,跟第一代的政府合照~)

這是武漢的古蹟,鄂軍都督府。現被改造成辛亥革命博物館的北館作過去革命的展示。

這是武漢的古蹟,鄂軍都督府。現被改造成辛亥革命博物館的北館作過去革命的展示。

隨著革命軍在湖北各地起義成功,整個湖北省宣告獨立脫離清帝國的統治,同盟會的宋教仁便開始起草「中華民國鄂州臨時約法」,當作鄂軍都督府及湖北省的根本大法。基本上這個臨時約法已經有憲法的雛形,前面規範人民權利義務、後面講政府組織,政府組織方面是典型西方的三權分立架構,還沒出現後來權能區分五權的型態。

raw-image

因為武漢造反,清廷開始鎮壓平亂,重新任用袁世凱指揮北洋軍隊反攻。在武漢的革命黨人便開始了持續42天的陽夏保衛戰(陽夏是漢陽及舊稱夏口的漢口合稱)。1911年11月3日同盟會的黃興來到武漢,作為民軍暫時總司令,指揮保衛戰的戰事,但最後漢陽及漢口失守,革命軍最終只剩下武昌城堅守著。

這是放在辛亥革命博物館內的一幅名為「黃興到」的作品。

這是放在辛亥革命博物館內的一幅名為「黃興到」的作品。

但也因為有保衛戰拖住清軍主力,給其他各省的革命黨人創造反抗時機,在2個月的期間內,先是湖南,再來是陝西、江西、山西、雲南......

raw-image

貴州、上海、浙江等各個南部的省份宣告獨立。最後1911年12月2日南京也獨立的情況下,整個南北對峙的格局也形成。(南部是革命黨人宣布獨立共和的省份、北部是清帝國及北洋軍隊仍掌握的省份)

raw-image

在各省響應起義期間,同盟會的孫中山一直在海外爭取募款,直到1911年12月才回國。那時革命黨人已經在籌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17省的代表投票之下,孫中山獲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在1912年1月1日於南京宣示就任。

raw-image

清廷的統治崩潰,整體大局已定,於是清廷的北洋軍隊跟革命黨人,進行南北議和停戰,原站在清廷一方的北洋軍首領袁世凱,跟革命黨人交換條件,只要讓清帝退位就給袁作大總統,於是最終在袁世凱逼宮之下,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宣告退位,帝制終結、共和既定。

raw-image

雖然清帝退位辛亥革命已結束,但北洋軍隊主張君主立憲(君權),及南方革命黨人主張共和(民權)的爭論仍然持續著,但這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不可否認的是,辛亥革命的成功,在亞洲開始了民主共和的國家體制嘗試。1912年3月公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其中第2條「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亦確立了民權時代的到來。但對於如何具體實施民主,就有各樣的探索。

raw-image

第二章 共和體制下的權力運作思考

關於權力,孫中山將過去的歷史分成了幾個時期

  • 首先是人和獸鬥的時代,人類在野外與獸競爭,誰氣力大誰就握有領導權。
  • 後來進入畜牧時代,人民看天吃飯,需要神的慰藉,聽神旨意,來到了神權時代。
  • 接著有力的武人和大政治家壟斷權力,自立為王,由君王代表國家,進入君權時代。
  • 到了近代,啟蒙帶來的革命之下,部分國家廢除君主,還權於民,迎來民權時代。
這是武漢黃鶴樓園區裡的一處涼亭。

這是武漢黃鶴樓園區裡的一處涼亭。

在孫中山的年代,都還在爭論民權還是君權好,甚至美國的學者認為,中國的文化程度比不上歐美不適合民權,因此鼓吹了袁世凱君權復辟。

但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仍堅持在中國實現民權,理由有2個,1個是順應世界的潮流,第2個是能夠縮短國內的戰爭。畢竟如果有皇帝這個位置的話,大家就會為了爭這個位置發動戰爭,倒不如讓所有人民當皇帝,決定代理人來治理國家,免得戰爭。

這是在楚望台上的共和石。

這是在楚望台上的共和石。

對於民權,孫中山有他的名詞解釋,「民」指的是有團體有組織的眾人,「權」是力量、威勢,民權就是人民的政治力量。那政治又是什麼?「政」是眾人之事、「治」是管理,管理眾人之事便是政治。

對於操作政治的這股力量(權力),孫中山跟一般西方的觀點就有點不同了,西方比較偏向將權力視為武器,而孫中山常常把這股力量比喻成機器。

這是鄂軍都督府前廣場的夜景,眼前的雕像就是孫中山本人。

這是鄂軍都督府前廣場的夜景,眼前的雕像就是孫中山本人。

西方比較人性本惡的概念吧,認為一旦人握有過大的權力,必然會幹壞事,欺壓其他人,所以要將權力分立,也就是典型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分立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制衡」,每個人只能握有部分權力,利用有限的權力當作武器互相攻擊,來達到制衡的效果。

這也是黃鶴樓園區裡的涼亭及湖。

這也是黃鶴樓園區裡的涼亭及湖。

孫中山則比較人性本善的觀念,認為權力就像是機器的各個部件一樣,會互相合作讓國家運轉,分立的目的是為了能超然獨立運作並合作。就像考試權,孫中山說過去中國考試制度,沒有被皇帝壟斷而獨立行使。其獨立運作方式,連外國學者都極為讚美。

(孫中山常常把政府比喻成機器,也提到中國的政治法律書參照日本將政府衙門譯作「機關」,「機關」在過去中國多指機會的意思,但譯作「機關」其意思就跟機器相同)

這也是黃鶴樓園區裡的景致。

這也是黃鶴樓園區裡的景致。

孫中山雖比較樂觀看待權力,但也知道權力的危險需要控制。但控制的方式跟西方分立制衡不同,是用權能區分及四種政權,這2個方式來實行。

這邊是在東湖裡一處名為行吟閣的建築上,往屈原雕像及東湖拍攝的景色。

這邊是在東湖裡一處名為行吟閣的建築上,往屈原雕像及東湖拍攝的景色。

在權能區分方面,孫中山覺得西方人對權力太懼怕了,認為權力只要設計的好,也是能夠安全使用的。就像早期發明出來的電燈很危險,畢竟是電光,管理不當會電死人,所以一開始不敢給一般人使用。但電燈經工程師改良,設計可輕易開關的按鈕後,讓一般人就算沒有電學知識,也能把極危險的電光當作一般傢俱使用一樣,一般人有「權」簡易操作電燈開關,啟動開關後,如何發光就交給有「能」的電燈內部電路處理即可。

這個是在糧道街附近的一個小巷拍的。

這個是在糧道街附近的一個小巷拍的。

孫中山還提了車夫案例,像是若要趕行程前往某個目的地,也能交給對路況很熟的車夫載過去,不需同時掌控行程下,還要知道路怎麼走。路要怎麼走就交給有「能」的車夫就好,一般人只需要有「權」掌控行程即可,將權能區分。(怎麼讓我想到某個開車的總統競選廣告)

這邊是在曇華林商店街附近的武昌城牆。

這邊是在曇華林商店街附近的武昌城牆。

人民就算沒有治理國家的專業,也有「權」掌握國家。至於詳細怎麼治理國家,就交給超然的總統協調有「能」且各自獨立的五權政府合作施政。政府雖萬能但權力掌握在人民手上,使人民能輕易的操作。

這是在東湖行吟閣旁邊的肯德基。

這是在東湖行吟閣旁邊的肯德基。

綜整上面所述,大概就是如下圖的差別。

raw-image

讓我想到去年立法院,在過國會調查權法案的時候,國民黨站在加強國會調查權這一方,比較偏向西方加強立法院武器的概念;民進黨主導的行政院,則是站在質疑國會能否干涉行政院專業的一方,有種孫中山權能區分的觀念。感覺國民黨跟民進黨是不是靈魂交換了。

另外總統先前召開五院協商,啟動中華民國獨有的憲法第44條總統的院際調解權,並說五院像五根手指,併攏才有力量。很有孫中山政府機器論,及權能區分、萬能政府的概念。(其實民進黨才是真正的孫中山粉絲?)

這裡是戶部巷附近的斗級營商店街。

這裡是戶部巷附近的斗級營商店街。

回到孫中山的理論,雖然權跟能區分了,但具體人民在發揮權力操作有能政府上面,孫中山提出四種政權的概念。

孫中山說西方實施代議政體,以為有選舉權就是民權的全部了,但其實這樣就像早期彈棉花的機器,蒸氣把活塞推出去後,還要請小孩手動把活塞拉回來,只有推出去的力,沒有自動拉回來的力,非常不方便。

起義門及楚望台。

起義門及楚望台。

於是孫中山參考了,瑞士及美國西北幾邦的制度,設計了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四種政權。尤其是罷免權,可以防止一些例如有錢就賣身,分贓貪利的豬仔議員恣意妄為。一旦人民發現政府機器走歪了,可以即時按暫停把政府拉回來,讓政府機器同時有推出去及拉回來的力。

整體來說,人民有四種「政」權(眾人之事),可以箝制政府的五權「治」權(管理)。

辛亥革命博物館內部,展示一些民國推翻滿清後的新規定,例如禁止販賣人口、豬仔等。

辛亥革命博物館內部,展示一些民國推翻滿清後的新規定,例如禁止販賣人口、豬仔等。

綜整人民掌握政府的方式,孫中山有權能區分跟四種政權2個手段,西方則是運用權力分立來制衡。過去中華民國修憲其實有意將憲政,從權能區分架構走向西方分立制衡狀態,但有幾個問題值得探討。

  • 針對控制總統這個職位方面,把象徵權能區分的國民大會凍結後,罷免總統的權力落在人民手上,有達到孫中山認為的可以「輕易」關掉並收回政府機關的效果嗎?
  • 或者既然要走權力分立制衡的道路,我們真的有跟西方一樣制衡行政權的武器嗎?例如跟西方一樣的國會調查權,或者像法國能對內閣提送一刀斃命的不信任案。

現在制衡中華民國總統或行政權的手段中,孫中山的控制方式不好用,也沒有像西方一樣有夠強的制衡力道,或許總統及內閣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只有四年一次的韁繩能拴住。

武漢作了一條光谷空軌列車,這是在空軌車站旁拍的。

武漢作了一條光谷空軌列車,這是在空軌車站旁拍的。

接下來再用孫中山理論的觀點,看看中共的制度吧。基本上中共跟辛亥革命的革命軍一樣都是主張共和的,他們也很直接的把國號取名成共和國,憲法第2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也確立了共和國體,理論上應該也要是民權時代。

辛亥革命博物館是一處紅色景點,也有展示中共在建設武漢的歷程。

辛亥革命博物館是一處紅色景點,也有展示中共在建設武漢的歷程。

他們確實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間接選舉產生,相當於國會的角色,「形式上」代表十四萬萬中國人的民意。全國人大再產生出國務院總理,相當於總理或首相,並組成內閣(國務院)執政,就很像一般的內閣制國家一樣。(其實有更詳細選舉產生流程,這邊就不贅述。)

但理論上代表十四萬萬民意的全國人大及國務院,在權力行使上,還是比不過中共中央總書記,而總書記就相當於黨主席一樣,本身是由九千萬個共產黨員決定產生,只有約整體中國人1/14的民意,整個國家由僅1/14民意的黨主席及黨領導。延伸孫中山的權力歷史論,現在的中國大陸,應該是黨權時代吧。

這是在武漢一處紅色景點「毛澤東同志主辦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所拍攝的。

這是在武漢一處紅色景點「毛澤東同志主辦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所拍攝的。

再引申孫中山機器一推一拉的理論(不一定是指選舉及罷免),人民將共產黨推出去作為執政黨運作後,若執政黨的黨意跟民意相悖時,人民有任何形式可以把政府拉回來嗎?

也是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的景觀。

也是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的景觀。

讓我想到關乎兩岸關係的基礎「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所延伸的兩岸不得片面改變現狀原則。綜整上述兩岸在運作民權所探討的問題下,若臺灣的總統及行政團隊(內閣),未跟立法院及民間討論;以及大陸方面,僅1/14民意的總書記及共產黨,繞過國務院、全國人大常委會及民間,兩邊直接單方面協議兩岸的主權,是不是也算片面改變現狀?

也是紅色景點的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

也是紅色景點的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


第三章 武漢旅遊散記之城市機能觀察

來到武漢,第一眼看到他們呈現出來的城市印象是滿滿的櫻花,因為3月是武漢櫻花盛開的期間,是許多遊客前往賞櫻的熱點。幸好我是4月去的,避開了人潮。

這邊是光谷空軌車站前的櫻花印象。

這邊是光谷空軌車站前的櫻花印象。

武漢的櫻花當初是日軍在二戰期間占據武漢大學種的,後來中日建交後,日本民間持續贈送武漢大學櫻花,產生現在的盛況。(現在這些櫻花都變綠葉了XD)

raw-image

武漢大學裡面還有一個櫻花城堡,看起來古色古香,原以為是某個歷史古蹟,結果只是他們的學生宿舍。

raw-image

剛好遇到接近世界地球日的時候,看到武漢大學在展示一些湖北自然資源研究、執法、管理的成果,像是有地質工作圖表、岩芯樣本的資料服務等。

但有些口號的東西看不懂,例如貫徹黨的三中全會精神、決勝十四五、謀劃十五五關鍵之年、深化兩上四服務行動等。

raw-image

湖北同時也是荊楚文化的發源地,發源自周朝時期稱霸南方的楚國,也興起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

唐宋時期湖北作為連通四方的通衢,在南北東西文化交流下,文人騷客也在湖北留下許多詩篇。

湖北省博物館有個鎮館之寶,是以前越王勾踐持有的劍,但要看的人太多,排隊太長進不去🥲

湖北省博物館在展示過去春秋戰國時期的各方勢力圖。

湖北省博物館在展示過去春秋戰國時期的各方勢力圖。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傳說有仙人來過下面的黃鶴樓呀,然後騎著黃鶴👋🏻了。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雖然現在改建的黃鶴樓跟過去相比離長江遠一點,但應該也能感受一下過去詩人遠眺長江的感覺。長江對面原來從唐朝那時候就叫漢陽了,就是當初陽夏保衛戰失守的漢陽。倒是古鸚鵡洲這個沙洲已經不在了。

raw-image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當初崔顥也是在傍晚時分看長江邊的景色,崔顥眺望不了他的家鄉,這邊也眺望不了臺灣。

眼前就是鐵路、車輛兩用之武漢長江大橋。

眼前就是鐵路、車輛兩用之武漢長江大橋。

來到東湖則有滿滿的端午感,前面有個閣樓,因屈原於江濱行吟澤畔而命名,就讓我想到三閭大夫跟漁父的邂逅。另外武漢的園林造景還不錯,感覺樹木花草有用心修剪照顧,整個環境看起來乾乾淨淨蠻美觀的。

raw-image

武漢的城牆也逐步在修建,變成觀光景觀,城牆內還有武昌城史館,展示整個武昌城及起義的歷史。好像步行街在大陸城市是個標配,旁邊有個曇華林還有更遠的戶部巷,都是專門給行人通行的逛街景點。

raw-image

武漢還蹦出了觀光用的空軌列車。

紅色景點周邊的街道整理的更整齊,這裡的車開的很慢。在路幅狹小或人多的地方,汽車即使開到行人後面,都會默默跟著。整條街道好像禁止汽車按喇叭,使汽車無法逼車趕行人,讓行人可以自在的散步。附近就是毛澤東在武漢的舊居,以及毛澤東主辦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raw-image

進入農民運動講習所,看到了中華民國的國旗以及總理(孫中山)遺像,那時1927年國共關係很好,當初國民黨為了對抗北洋政府,第一次進行國共合作,毛澤東當初就在這邊講課,講授農民問題、農村教育等。旁邊還掛著布條寫著「維護總理農工政策 實行耕者有其田」這些孫中山及國民黨的民生政策。

raw-image

整個武昌,可以感受到滿滿民國的革命氣息,有很多辛亥革命有關的紀念碑及雕像,像是眼前的走向共和雕像等,走在路上就會不小心又起義了。

raw-image

武昌也有一些過去革命團體的秘密據點,像是下圖的聖約瑟學堂是以前日知會的據點。日知會是早期主張推翻清政府的組織,但主要成員被捕入獄後,就沒在運作了。裡面的成員也後續轉入文學社或共進會,一同推動後來的武昌起義行動。

raw-image

附近的道路及地鐵站,也因為武昌起義而命名,像是首義路站、和下圖的彭劉楊站等,用來紀念當初10月10日早上,彭劉楊三烈士就義的事蹟。

raw-image

我們到現在也還在過雙十節呢,過著中華民國的國慶🇹🇼。原來10月10日作為國慶日是當初湖北代表爭取的。

去年國慶賴總統的祖國論,引起輿論的軒然大波。但讓我更有印象的是,賴總統的國慶演說中,開場問候結束後,最開始的三段話。

辛亥革命博物館內展示的辛亥百年紀念內容。

辛亥革命博物館內展示的辛亥百年紀念內容。

  • 「113年前,一群充滿理想抱負的人揭竿起義、推翻帝制。他們的夢想是建立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國;他們的理想是打造一個自由、平等、博愛的國度。」
  •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75年前的古寧頭戰役、66年前的八二三戰役,我們不分先來後到,不分族群你我,守住了臺澎金馬,守住了中華民國。」
  • 「45年前的『美麗島事件』以及前前後後一連串的民主運動,一批批同樣懷有民主夢想、自由理想的人,無畏犧牲,前仆後繼,用生命推開民主的大門,一百多年來,人民想要當家作主的願望終於實現。」

能夠提到完整113年中華民國的史觀,以民進黨的總統來說實為罕見。

上述3起事件發生地都完成造訪了,探索了中華民國的各項面貌🇹🇼,包含創立共和、兩岸對戰、戒嚴轉型等,用不同族群的角度,完成並寫下這些國慶演說之旅的紀錄☺️。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r840506的沙龍
0會員
37內容數
這是ur840506的沙龍,一個放旅行及訪查心得的地方。
ur840506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29
新店是新北市下一步要執行土地整體開發的區域,也就是新店都市計畫的B、F、J三個單元,最快今年或明年將公告區段徵收,並且工程施作,包含地上物拆遷、整地鋪路等。
Thumbnail
2025/05/29
新店是新北市下一步要執行土地整體開發的區域,也就是新店都市計畫的B、F、J三個單元,最快今年或明年將公告區段徵收,並且工程施作,包含地上物拆遷、整地鋪路等。
Thumbnail
2025/05/28
為了排除企業投資台灣缺地的障礙,2019年行政院公布「工業區更新立體化發展方案」,加強工業區土地利用效率並投入能源管理節電,其中在土城工業區就有五大都更案已經施作或完工。除此之外土城彈藥庫也隨著臺北看守所得搬遷,預計區段徵收重劃新的司法園區。
Thumbnail
2025/05/28
為了排除企業投資台灣缺地的障礙,2019年行政院公布「工業區更新立體化發展方案」,加強工業區土地利用效率並投入能源管理節電,其中在土城工業區就有五大都更案已經施作或完工。除此之外土城彈藥庫也隨著臺北看守所得搬遷,預計區段徵收重劃新的司法園區。
Thumbnail
2025/05/27
馬崗村落混雜著石頭屋跟現代的水泥建築,早期居民拓墾沒有土地所有權概念,石頭屋隨地而建,後來土地總登記時,土地歸為少數人名下,多數居民僅有地上權,有房無地,過著定期交租金給地主的生活。
Thumbnail
2025/05/27
馬崗村落混雜著石頭屋跟現代的水泥建築,早期居民拓墾沒有土地所有權概念,石頭屋隨地而建,後來土地總登記時,土地歸為少數人名下,多數居民僅有地上權,有房無地,過著定期交租金給地主的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繼隋末農民起義,李唐一統天下,更發生了爭儲兵變:六四玄武門之變。 然後,隨著唐太宗李世民的登基,我們將要正式展開關於唐朝的旅程!
Thumbnail
繼隋末農民起義,李唐一統天下,更發生了爭儲兵變:六四玄武門之變。 然後,隨著唐太宗李世民的登基,我們將要正式展開關於唐朝的旅程!
Thumbnail
習近平拆除闖王像的後果是什麼?聲援中東人民的中國志士命運如何?請看本期的兩篇精彩故事!
Thumbnail
習近平拆除闖王像的後果是什麼?聲援中東人民的中國志士命運如何?請看本期的兩篇精彩故事!
Thumbnail
單田芳評書《童林傳》第二十二回,說到雍親王到訪山東「聖手崑崙鎮東俠」侯大俠和「一輪明月照九州」侯二俠的家,二位俠客聽說雍親王來了,都歡歡喜喜、恭恭敬敬地迎接,彷彿蓬蓽生輝、臉上有光⋯⋯
Thumbnail
單田芳評書《童林傳》第二十二回,說到雍親王到訪山東「聖手崑崙鎮東俠」侯大俠和「一輪明月照九州」侯二俠的家,二位俠客聽說雍親王來了,都歡歡喜喜、恭恭敬敬地迎接,彷彿蓬蓽生輝、臉上有光⋯⋯
Thumbnail
武德六年,八月。 東南道行臺僕射輔公祏據丹陽反,僭稱宋王。 李淵將要安排一場「真正」的內部平定戰役。
Thumbnail
武德六年,八月。 東南道行臺僕射輔公祏據丹陽反,僭稱宋王。 李淵將要安排一場「真正」的內部平定戰役。
Thumbnail
一名刺客,捨身將訊息傳遞給了李建成。 道宗牽動天下的「統一大計」,也將由此開始啟動……
Thumbnail
一名刺客,捨身將訊息傳遞給了李建成。 道宗牽動天下的「統一大計」,也將由此開始啟動……
Thumbnail
文翁治學與司馬相如的崛起,為華陽國帶來了不少新的改變。 制度上,漢武帝開始在蜀郡設置都尉,即漢朝自有武力。與之搭配的,則是華陽各郡縣開始築城。 而蜀志在漢武帝年間最後的記錄,就是將都尉擴增為兩部。 一主外羌,一主漢民。 漢武帝決定,要放棄西南的治權。
Thumbnail
文翁治學與司馬相如的崛起,為華陽國帶來了不少新的改變。 制度上,漢武帝開始在蜀郡設置都尉,即漢朝自有武力。與之搭配的,則是華陽各郡縣開始築城。 而蜀志在漢武帝年間最後的記錄,就是將都尉擴增為兩部。 一主外羌,一主漢民。 漢武帝決定,要放棄西南的治權。
Thumbnail
西漢開張,華陽國贊助了劉邦,並且保持著奧妙的平衡關係。 但不論巴志還是漢中志,都出現了一段極大的空白,然後……大家都變成了為漢朝盡忠的好寶寶了。 這個重大的轉變,不在於武力的征服。 而是「教育」。
Thumbnail
西漢開張,華陽國贊助了劉邦,並且保持著奧妙的平衡關係。 但不論巴志還是漢中志,都出現了一段極大的空白,然後……大家都變成了為漢朝盡忠的好寶寶了。 這個重大的轉變,不在於武力的征服。 而是「教育」。
Thumbnail
先總統 蔣公在剿匪戰爭的緊要關頭竟不幸逝世!蔣總統 經國是如何打敗共匪,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基礎的?欲知中華民國在平行宇宙的命運如何,本文不可不讀!
Thumbnail
先總統 蔣公在剿匪戰爭的緊要關頭竟不幸逝世!蔣總統 經國是如何打敗共匪,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基礎的?欲知中華民國在平行宇宙的命運如何,本文不可不讀!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文徵明《滕王閣序》,高清附釋文已編輯成冊頁 - 每日頭條https://kknews.cc/culture/enlyjvr.html#amp_tf=%E4%BE%86%E6%BA%90%EF%BC%9A%251%24s&aoh=17076604789024&referrer=https%3A%2F%
Thumbnail
文徵明《滕王閣序》,高清附釋文已編輯成冊頁 - 每日頭條https://kknews.cc/culture/enlyjvr.html#amp_tf=%E4%BE%86%E6%BA%90%EF%BC%9A%251%24s&aoh=17076604789024&referrer=https%3A%2F%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