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73 泓德能源 | 零核時代的慢飆股

投機遊戲-avatar-img
發佈於飆股的形狀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零核時代

2025/5/17,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台灣將進入第一個沒有核能的夏天!

raw-image


台灣的核電從1980年代核一廠正式啟用後,曾是台灣主要的供電能源;在1990年代後期才逐漸被燃煤發電取代;2020年代後才以燃氣為主要供電方式。

從台電網站資料得知,再生能源已經成為台灣第三大的供電能源,且佔比持續上升中。

raw-image



選股邏輯

上半年篩選出的個股,已有幾檔新的個股落入我的慢飆股觀察名單,其中泓德能源(6873)完全符合我的選股邏輯,也正式納入我的存股清單中。

我將我的左側投資的個股定為慢飆股,簡略來說有下述3+1條件:

  1. 股價長期向上 (避開下行風險)
  2. 營收持續年增 (高登模型的股利成長股)
  3. 需有現金殖利率保護 (>0即可)
  4. 產品貼近市場能見度 (加分選項)

其他選股邏輯細節2024年底已記錄我所有的持股清單

👉 3年存股分享-慢飆股選擇策略




泓德能源(6873)

泓德能源營收主要為太陽能光電系統建置(90%以上),屬於綠能產業;相關資訊搜尋"泓德能源+moneydj"就有很多資訊了,我不是專業研究人就不再多贅述。

泓德能源官網首頁

泓德能源官網首頁


國內主要的競爭上市櫃公司

來源: XQ資訊

來源: XQ資訊





買入理由

  1. 股價長期向上 (年線斜率>0)
  2. 營收持續年增 (近12季平均年增率>65%)
  3. 需有現金殖利率保護 (2024年現金股利5.26元+1.5元股票股利)
  4. 產品貼近市場能見度 (符合賴政府的綠能政策)


6873 泓德能源,2025/5/23收盤月線圖

6873 泓德能源,2025/5/23收盤月線圖


對帳單

raw-image


已於今年3/25購入,納入長線的衛星持股,截至5/24收盤未實現獲利10.96%。






更多長線持股配置 👉自組ETF | 系統性大跌後的配置策略



身邊總有幾個朋友知道自己有在投資,閒聊之餘都蠻免會問有哪些股票能買,當然面對較不熟的朋友我都一率都回答市值型或高股息的ETF,這到比較沒什麼問題。

比較熟的朋友和家人我都會大方的聊到近期有關注哪些股票,但往往看到我的未實現獲利後,都會問 "都漲這麼高了還能買嗎"?

一家公司的體質和獲利能力,不會因為近期股價波動和持有成本高低就改變;我的第一點買入理由是年線斜率>0,避開股價下行風險,避免無腦的信仰加值;第二點買入理由則是挑選營收成長的公司,希望配息每年增加,市場利用高登股利增長模型重新估值進而賺到價差。

我的衛星持股目標為年化20%以上的報酬,對於股價"只"漲了10%的股票,買入的理由都還在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投機遊戲
7會員
29內容數
投機遊戲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美元定存、美元儲蓄險、美元保單值得買? 當初跟理專以及保險業務員購買的美元產品,有被提醒匯率風險嗎?
Thumbnail
2025/05/02
美元定存、美元儲蓄險、美元保單值得買? 當初跟理專以及保險業務員購買的美元產品,有被提醒匯率風險嗎?
Thumbnail
2025/03/22
定期定額 VS 單筆投資,其實只是個假議題? 定期定額成本鈍化 ≠ 報酬鈍化
Thumbnail
2025/03/22
定期定額 VS 單筆投資,其實只是個假議題? 定期定額成本鈍化 ≠ 報酬鈍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盤點六月台灣十大離岸風電相關新聞,有時加註個人評析,跟大家做分享交流。 本月新聞與煙硝主要圍繞在R3.2的結果什麼時候公告。
Thumbnail
盤點六月台灣十大離岸風電相關新聞,有時加註個人評析,跟大家做分享交流。 本月新聞與煙硝主要圍繞在R3.2的結果什麼時候公告。
Thumbnail
地窄人稠的台灣,適合廢田種電乎?台灣有這樣的條件嗎?為了廢核,搞風電,搞緑電,是不是有些搞錯方向。 我自己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但有興趣鑽研這方面的議題,曾看過不少文獻。我自己沒有答案,但是,看到這一張〔國家地理雜誌〕2023年攝影大賽得獎相片,使得我產生很大的疑惑與感觸!
Thumbnail
地窄人稠的台灣,適合廢田種電乎?台灣有這樣的條件嗎?為了廢核,搞風電,搞緑電,是不是有些搞錯方向。 我自己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但有興趣鑽研這方面的議題,曾看過不少文獻。我自己沒有答案,但是,看到這一張〔國家地理雜誌〕2023年攝影大賽得獎相片,使得我產生很大的疑惑與感觸!
Thumbnail
ESG今周刊|核能電廠 沒有核災威脅!比爾蓋茲、童子賢都為核融合前景按讚,為何美國小型核電廠SMR仍胎死腹中? 各國積極衝刺零碳發電政策,小型核能電廠(SMR)因為沒有核災威脅,可以快速設廠而被寄予厚望,但是核廢料、成本太高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 以今周刊品牌的影響力,文中提到…
Thumbnail
ESG今周刊|核能電廠 沒有核災威脅!比爾蓋茲、童子賢都為核融合前景按讚,為何美國小型核電廠SMR仍胎死腹中? 各國積極衝刺零碳發電政策,小型核能電廠(SMR)因為沒有核災威脅,可以快速設廠而被寄予厚望,但是核廢料、成本太高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 以今周刊品牌的影響力,文中提到…
Thumbnail
淨零排放成為全球綠色發展的重要指標,台灣政府也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如何在淨零排放的浪潮中尋找到商機,並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從淨零排放轉型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紹台灣的淨零排放政策和中小企業的商機,並分析淨零排放轉型的挑戰和策略,希望能夠
Thumbnail
淨零排放成為全球綠色發展的重要指標,台灣政府也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如何在淨零排放的浪潮中尋找到商機,並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從淨零排放轉型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紹台灣的淨零排放政策和中小企業的商機,並分析淨零排放轉型的挑戰和策略,希望能夠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火報記者 陳聖偉 / 綜合報導 全球已有150個國家參與淨零排放(Net Zero)環境永續目標,國發會於2022年協同各部會提出完整版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並於2023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行政院也跨
Thumbnail
火報記者 陳聖偉 / 綜合報導 全球已有150個國家參與淨零排放(Net Zero)環境永續目標,國發會於2022年協同各部會提出完整版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並於2023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行政院也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