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核時代
2025/5/17,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台灣將進入第一個沒有核能的夏天!

台灣的核電從1980年代核一廠正式啟用後,曾是台灣主要的供電能源;在1990年代後期才逐漸被燃煤發電取代;2020年代後才以燃氣為主要供電方式。
從台電網站資料得知,再生能源已經成為台灣第三大的供電能源,且佔比持續上升中。

選股邏輯
上半年篩選出的個股,已有幾檔新的個股落入我的慢飆股觀察名單,其中泓德能源(6873)完全符合我的選股邏輯,也正式納入我的存股清單中。
我將我的左側投資的個股定為慢飆股,簡略來說有下述3+1條件:
- 股價長期向上 (避開下行風險)
- 營收持續年增 (高登模型的股利成長股)
- 需有現金殖利率保護 (>0即可)
- 產品貼近市場能見度 (加分選項)
其他選股邏輯細節2024年底已記錄我所有的持股清單
泓德能源(6873)
泓德能源營收主要為太陽能光電系統建置(90%以上),屬於綠能產業;相關資訊搜尋"泓德能源+moneydj"就有很多資訊了,我不是專業研究人就不再多贅述。

泓德能源官網首頁
國內主要的競爭上市櫃公司

來源: XQ資訊
買入理由
- 股價長期向上 (年線斜率>0)
- 營收持續年增 (近12季平均年增率>65%)
- 需有現金殖利率保護 (2024年現金股利5.26元+1.5元股票股利)
- 產品貼近市場能見度 (符合賴政府的綠能政策)

6873 泓德能源,2025/5/23收盤月線圖
對帳單

已於今年3/25購入,納入長線的衛星持股,截至5/24收盤未實現獲利10.96%。
更多長線持股配置 👉自組ETF | 系統性大跌後的配置策略
身邊總有幾個朋友知道自己有在投資,閒聊之餘都蠻免會問有哪些股票能買,當然面對較不熟的朋友我都一率都回答市值型或高股息的ETF,這到比較沒什麼問題。
比較熟的朋友和家人我都會大方的聊到近期有關注哪些股票,但往往看到我的未實現獲利後,都會問 "都漲這麼高了還能買嗎"?
一家公司的體質和獲利能力,不會因為近期股價波動和持有成本高低就改變;我的第一點買入理由是年線斜率>0,避開股價下行風險,避免無腦的信仰加值;第二點買入理由則是挑選營收成長的公司,希望配息每年增加,市場利用高登股利增長模型重新估值進而賺到價差。
我的衛星持股目標為年化20%以上的報酬,對於股價"只"漲了10%的股票,買入的理由都還在呢😎